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三知识汇总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6723391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三知识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三知识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三知识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三知识汇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三知识汇总 一、基础知识: 容易读错的字音: (jin)缄默开花(ji)结果事情(ji)结果攻(ji)讦 造句: 看着他缄默的样子,我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看!那棵桃树结果了。 “无论我们怎么努力,事情的结果也不会改变了。”姐姐垂头丧气地说。 当众攻讦他人的隐私是不道德的。(攻讦: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隐私而加以攻击(多指因个人或派系利害矛盾)。 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商量或者向别人提出要求的句子。一般是降调,语气坚决的句子句末标点用叹号;证据缓和的句子句末标点用句号。 如: 你不应该在教室里打闹。 打开门,帮帮我吧! 二、文学常识: (一)你知道吗? 四面胡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留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二)、悯农(一)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写出丰收的场景。 2、表示丰富场景的句子是:四海无闲田。 3、“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愤慨和对农民真挚的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