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大气污染控制试卷A

上传人:德****1 文档编号:966796 上传时间:2017-05-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大气污染控制试卷A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大气污染控制试卷A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大气污染控制试卷A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大气污染控制试卷A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大气污染控制试卷A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大气污染控制试卷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大气污染控制试卷A(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大气分子量:干洁空气的平均分子量是 28.966,标准状态下,密度为 1.2932.温室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氟利昂、水蒸气等,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的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3.酸沉降:ph 小于 5.6 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称为酸雨。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因化石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形成硫酸和硝酸,又以雨雪雾等形式返回地面,较酸沉降。酸沉降是指某一平面上具有致酸潜势的物质的积累。4.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100

2、 微米的颗粒物。5.总吸入颗粒物(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大于等于 10 微米的颗粒物。6.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及有机化合物(c1-c10) ;二次污染物: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如臭氧,硫酸烟雾和光化学烟雾。7.光化学烟雾:是在太阳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主要成分有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酮类和醛类等。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

3、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性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二级: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三级: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地区;二类区委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是适量的空气、足够的温度、必要的燃烧时间、燃料与空气的充分混合。空燃比(AF)定义: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质量发热量:单位量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即反应物开始状态和反应物终了状态相同情况下(常

4、温298K,101325Pa)的热量变化值,称为燃料的发热量,单位是 KJ/Kg9.3T:燃料完全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空气充足情况下,温度条件(能维持在较高的温度下) ,时间条件(燃料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应超过燃料燃烧所需要的时间) ;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燃料与空气中的氧充分混合,湍流有助于破坏燃烧产物在染料颗粒表面形成的边界层)时间,温度,湍流统称为 3T。10.空气过剩系数: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量,并把实际空气量 Va 与理论空气量 之比定义为空气过剩系数 11.高低位发热量:发热量是反应物开始状态和反应产物终了状态相同的情况下的热量变化。高位发热量包括燃料燃烧生

5、成物中水蒸气的汽化潜热;低位发热量是指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仍以气态存在时完全燃烧过程所释放的热量。12.氮氧化物 来源:一方面由自然界中的固氮NOx菌、雷电等自燃过程产生;另一方面由人类活动产生(燃料高温燃烧占 90%以上,其次是化工生产中的硝酸生产、硝化过程炸药生产和金属表面硝酸处理)燃烧系统中排出的氮氧化物 95%以上是 NO,其余主要为 NO2.13.NOx 生成与温度的关系:室温条件下,几乎没有生成,并且所有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氮;800k左右,生成量仍少,但一氧化氮比二氧化氮多;常规燃烧温度大于 1500K,一氧化氮占大多数。14.物理吸附:是由于分子间范德华力引起的,特征有吸附质与吸

6、附剂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吸附过程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吸附为放热反应,可逆化学吸附:是由于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化学键力引起的,是单层吸附,吸附需一定活化能,吸附力较强。特征有吸附有很强的选择性;吸附速率较慢,达到吸附平衡需相当长时间;升高温度可提高吸附速率;不可逆。同一污染物可能在较低温度下发生物理吸附,较高温度下发生化学吸附。15.吸附等温线:当吸附质和吸附剂较长时间接触后,将达到吸附平衡,平衡吸附量是吸附剂对吸附质的极限吸附量,也叫静吸附量分数或静活性分数,用Xt 表示,无量纲。吸附达平衡时,吸附质在气固两相中的浓度关系,一般用吸附等温线表示。21 大 气 污 染 : 系 指

7、由 于 人 类 活 动 或 自 然 过 程 使 得某 些 物 质 进 入 大 气 中 , 呈 现 出 足 够 的 浓 度 , 达 到了 足 够 的 时 间 , 并 因 此 而 危 害 了 人 体 的 舒 适 、 健康 和 人 们 的 福 利 , 甚 至 危 害 了 生 态 环 境 。 一 次 污 染 物 : 直 接 从 污 染 源 排 放 到 大 气 中 的 原始 污 染 物 。 二 次 污 染 物 : 是 指 一 次 污 染 物 与 大气 中 已 有 组 分 或 几 种 一 次 污 染 物 之 间 经 过 一 系 列化 学 或 光 化 学 反 应 而 生 成 的 与 一 次 污 染 物 性

8、质 不同 的 新 的 污 染 物 质 。酸 沉 降 : 因 化 石 燃 烧 和 汽 车 尾 气 排 放 的 NO,.和 SO, , 在 大 气 中 形 成 硫 酸 , 硝 酸 及 其 盐 类 , 又以 雪 , 雨 , 雾 等 形 式 返 回 地 面 , 形 成 酸 沉 降 。 酸 雨 分 布 ; 我 国 酸 雨 主 要 分 布 在 长 江 以 南 , 青藏 高 原 以 东 的 广 大 地 区 及 四 川 盆 地 。煤 的 工 业 分 析 ; 包 括 测 定 煤 中 水 分 , 灰 分 , 挥发 分 和 固 定 碳 , 以 及 估 测 硫 含 量 和 热 值 , 是 评 价工 业 用 美 的 重

9、 要 指 标 。3 空 气 过 剩 系 数 : 实 际 空 气 量 V0 与 理 论 空 气 量之 比 V0a. 4.集 气 罩 : 用 以 收 集 污 染 气 体 的 装 置 。 5、 挥 发 性 有 机 污 染 物 : 是 一 类 有 机 化 合 物 的 统称 , 在 常 温 下 它 们 的 蒸 发 速 率 大 , 易 挥 发 。 6、 气溶胶:气体介质和悬浮在其中的分散粒子所形成的系统。气溶胶粒子是指沉降速度可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固液混合离子。 7、理论空气量:.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映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8、大气稳定度:.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

10、易于发生对流。 9、气体吸收:.气体吸收是溶质从气相传递到液相的相际间传质过程。 10、气体吸附:气体吸附是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祖分被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的过程。 11、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 12、环境空气:.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报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13、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14、能见度:.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用 m 或 km。 15、 有 效 躯 进 速 度 : 在

11、 实 际 中 常 常 根 据 除 尘 器结 构 型 式 和 运 行 条 件 下 测 得 除 尘 效 率 , 代 入 德 意希 方 程 反 算 出 相 应 的 躯 进 速 度 。 16、 城 市 热 岛 效 应 : 是 指 城 市 中 的 气 温 明 显 高于 外 围 郊 区 气 温 的 现 象 。 17、 烟 气 脱 销 : 除 通 过 改 进 燃 烧 技 术 控 制 NOx排 放 外 , 有 些 情 况 还 要 对 冷 却 后 的 烟 气 进 行 处 理 ,以 降 低 NOx 排 放 量 18、 控 制 流 速 法 : 系 指 在 罩 口 前 污 染 物 扩 散 方向 的 任 意 点 上 均

12、 能 使 污 染 物 随 吸 入 气 流 流 入 并 将其 捕集 所 必 须 的 最 小 吸 气 速 度 。1、气溶胶状态污染物:粉尘 烟 飞灰 黑烟 雾 2、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不大于 100 的颗粒物mPM10: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不大于 10 的颗粒物3、我国大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型为主,主要为 TSP、二氧化硫4、煤的工艺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5、元素分析:用化学方法测定去掉外部水分的每种主要成分 C H N S O 等含量6、煤的成分表示方法:收到基 空气干燥基 干燥基 干燥无灰基 7、硫酸浓度越高,酸露点越高

13、8、对流层:H 升高 100m 温度降低 0.65 度 平流层不随高度变化 中间层: H 越高 T 越低 暖层:H 越高 T 越高 散逸层:气温很高9、大气压垂直分布 H 越高 P 下降10、逆温:辐射 下沉 平流 锋面 湍流 11、三理论:梯度输送 湍流统计 相似 四假设:污染物浓度在 yz 轴上符合正态分布 在全部空间风速稳定、均匀 源强是连续均匀地 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质量守恒 12、常用粒径定义方法:显微镜法 筛分法 光散射法 沉降法 13、孔隙率:粉体颗粒间和内部空隙的体积与堆积粉体的总体积之比14、在高温范围内,粉尘比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在低温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中温范围内

14、,粉尘比电阻达到最大值15、爆炸必须具备的条件:存在能量足够的火源 可燃物与空气或者氧构成的可燃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316、常用除尘器:机械 电 袋式 湿式 17、净化技术指标:处理气体流量 净化效率 压力损失18、除尘器结构相同时几何相似放大或缩小,压损基本不变19、旋风除尘器影响因素:二次效应 比列尺寸 烟尘的吸附过程:外扩散 内扩散 吸附20、催化剂中毒: 反应物种少量杂质使催化剂活性迅速下降的现象21、 钙硫比: 脱硫剂所含钙与煤中硫之摩尔比 脱硫剂用量指标1、克服高比电阻的方法:保持电极表面尽可能清洁、采用较好的供电系统,烟气调质,以及发展新型电除尘器2、电除尘器与去其他除尘器过程根本

15、区别:分离力直接作用在粒子上,而不是作用在整个气流上、这决定了它具有耗能小,气流阻力小的特点填 空 题 :1、煤中的可燃组分有 C、 H、O、N、S ,有害成分主要是 灰分、挥发分 1.化石燃料分为:煤炭、石油、天然气3.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 2、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是 气体扩散 、气体吸收 、气体吸附、气体催化转化 3、根据燃料的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把大气污染分 煤烟型 、石油型 、混合型和特殊型四类。 4、大气污染侵入人体主要途径有:表面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吸入被污染的空气 5、旋风除尘器的分割粒径是指 除尘效率为 50%时的粒径。若除尘器的分割粒

16、径越小,除尘效率越高 。 6、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称为 理论空气量 ;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称为 空燃比 7、近地面层中风速廓线模有:对数律风速廓线模式、指数律风速廓线模式两种 8、烟囱高度计算的方法有:按地面最大浓度的计算方法、按地面绝对最大浓度的计算方法、按一定保证率的计算法、P 值法四种。 9、在除尘技术中应用最多的两种直径分别为:斯托克斯直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目前,常用的除尘器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四种。 11、吸附设备中要有:固定床吸附器、移动床吸附器、流化床吸附器三种类型。 12、VOCs 来源于大型固定源(如化工厂)的排放、交通工具、电镀、喷漆、有机溶剂使用过程中所排的废气。 13、大气中臭氧减少 1% ,地面收紫外线辐射增 2% 到 3% 。 14、燃料按物理状态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