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作文能力目标优化作文教学过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667298 上传时间:2017-10-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化作文能力目标优化作文教学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细化作文能力目标优化作文教学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细化作文能力目标优化作文教学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细化作文能力目标优化作文教学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细化作文能力目标优化作文教学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化作文能力目标优化作文教学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化作文能力目标优化作文教学过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细化作文能力目标,优化作文教学过程语文课程改革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是许多教师对于作文教学似乎一直摆脱不了长期以不的迷茫:作文教学应该有怎样的目标体系?不同年级的作文教学教什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作文教学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长期处于一种无序低效的状态。为此,我们就作文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有效尝试。认真研究语文课程标准会发现,写作教学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写作品质” 、 “写作能力” 、 “写作知识”三个维度。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等,这些是就“写作品质”提出的要求,它包

2、括写作习惯、态度、情感等品质;又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等,是从多个方面明确了写作能力目标;课标也对写作知识提出了要求,如修改方法、修辞手法,文体常识等,但是,课标仅从这三个方面对写作教学目标进行了终极性描述,没有一个具体可操作的学期阶段目标,更没有一个具体的教学体系,因此在构建科学的作文教学系列时,必须将“写作品质” “写作能力” “写作知识”这三个方面给予全面观照,并力求将这三个维度的目标细化到各个学期。所以,我们将整个作文教学的系列框架如下定位:在横向上以“写作品质” “写作能力”

3、“写作知识”为纬,细化三个方面的具体2训练点;在纵向上以学年段为经,进行学科排列,做到循序渐进,构建一个相对科学的作文训练系列。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认为中学作文教学应该也必须以训练学生作文能力为重点,细化作文能力目标,力求作文教学有章可循。细化作文能力目标首先要明确作文活动的五个环节。写作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是一个能力综合体现的过程。就写作实际而言,写作就是对生活的再现,写生活中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要求学生有必要的“体验与积淀” ;审题与立意。有了写作素材和感悟, ,写什么,表达什么,如何使作文不至于偏移既定的轨道,在作文教学中就必须进行“审题与立意”的训练;有了明确的立意,如何应用一定

4、的表达技巧,如何谋篇布局,如何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这是“选材与构思”要训练的重点;而“表达与加工”是指语言的运用,要求语言通顺准确,甚至且定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是写作中的难点,往往需要学生反复做语言上的加工才能实现;“评价和反思”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学生通过作文的习惯态度、作文质量等内容的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与反思,获得新的作文认识,形成正确的作文意识。因此我们认为,一次完整的写作活动应该包括“体验和积淀” 、 “审题和立意” 、 “选材与构思” 、 “表达与加工” 、 “评价与反思”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是作文教学训练的细化目标。细化能力目标要明确各学年段训练的要求是什么。作文教

5、学应该有相对科学准确的能力目标定位,而各种能力的3形成应是循序渐进的。目标的科学预设,应努力站在学生现有的作文图式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接近学生的“最新发展区” ,充分体现学生作文的思维过程,充分产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单项目标系列与综合目标系列有机结合的原则。而要实现作文教学与指导有的放矢,就要明确不同学年段的侧重点和具体的作文教学内容。因此,我们根据现有教材及学生作文单项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进一步细化了“能力训练点” ,将这些训练点优化排列到各个不同的阶段。以“表达与加工”单项系列目标为例。培养学生“表达与加工”能力的“点”很多,我们经过认真筛选,最后细化为以下九个训练点,安排到七至九年级,形

6、成一个“表达与加工”能力训练的渐进过程:七年级:(1)能应用多种手法使细节生动;(2)能做到记叙、描写与抒情有机结合;(3)写常见的应用文,格式正确,语言得体。八年级:(4)能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5)能根据要求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以丰富表达内容;(6)能运用象征、托物言志等手法。九年级:(7)能得体地运用网络、电视等流行语体;(8)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9)能做到用词生动,句式灵活,文句有蕴意。从横向和纵向明确各学年段的作文教学目标,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益的前提,因为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减少随意性,一定程度4地实现作文教学的有序与良性发展。能力目标的落实,需要有效的作文教学作保障,

7、因此,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作文教学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提高作文教学效益有两个前提:一是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指向和训练策略;二是要有恰当的必须的作文教学资源。就现实而言,一般教师或者说大多数教师要做到这一点还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组织部分作文教学骨干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将集体备课的成果转化为区域内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行为。集体备课的成果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明确各训练点的作文教学的要求;二是提供各训练点的作文教学“资源包” 。前者意义在于从内容和方法上把握作文训练方向,后者的目的在于提高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的有效性。以七年级六个训练点为例,集体备课形成的作文要求如下表:能力训练点 教师引导要点 学生训练

8、途径学会多种观察感悟 生活的方法定点观察、移步换景等观察方法;各种观察顺序;观察感悟表达技巧走进自然景观、生活场景观察;句式仿写、片段写作训练能捕捉生活细节和 素材培养留意生活、思考生活的意识和勤记录的习惯;明确生活细节的种类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场景中挖掘写作素材5能审清题目要求并明确写作内容抓“题眼” ,确定文章重点;明确“要求”,确定文范围;析“因素” ,确定文章内容结合文题进行方法引导训练,方法迁移应用训练,自由选题训练能做到写人叙事顺序恰当明确记叙顺序知识;明确倒叙、顺叙、插叙的具体应用技巧结合例文习得方法,结合具体事件口头作文,列提纲训练能运用多种手法使细节生动理解比喻、拟

9、人等修辞的表达作用;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实物观察、单项描写训练,修辞连用语段训练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并会写作文后记掌握常见的 11 种文章修改符号、作文后记的基本内容及写作技巧自我修改、互改、口头作文训练,作文后记写作训练“资源包”的内容包括“要义阐释” “技法概说” “名师导学”“佳作导写” “资源链接”五部分。 “要义阐释”是用简洁的语言阐释作文系列目标中的某一个训练点的要义。它包括训练点的内涵解说,相关要求以及训练点包含的要素等。 “技法概说”即针对某一具体作文训练点的技法指导,包括作文训练点的相关写作知识和具体要求,并结合具体的文题和作文现象加以分析,使技法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名

10、师导学”即围绕具体作文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教6学案例加以引导示范,一般提供两个不同的教学设计,每一个教学设计包括“情境创设” “技巧指导”及学生的“写作实践”内容。“佳作导写”是就某一能力点设计作文训练题,然后进行作文过程的分析、指导,包括“文题拾贝” “思路点拨” “佳作欣赏” “误区警示”四个方面的内容。 “资源链接”就是给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括相关的训练主题的经典论述、故事、趣话、名言、素材等,还包括与之相关的网络资源等。以“审清题目要求并明确写作内容”这一训练点的“资源包”内容为例,其中的“技法概说”为“一抓“题眼” ,确定文章重点。 “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

11、“题眼” ,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一般规律下文题是句子的,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 ;文题是一个短语的,在短语中起形容修饰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 。二辨“标志” ,确定文章体裁。题中如涉及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往往要求写成记叙文。再如,有些文题带有象征意义、抒情意味或可以进行多种理解,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适合的体裁。三明“要求” ,确定文章范围。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四析“因素” ,确定文章内容。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增加相关连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共同的苦恼,优化作文教学需要语文教师7的共同参与。实践证明,如果采取的这种“骨干教师集体备课,所有教师共享成果”的方式,在促进精英教师能力提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大面积的语文教师能够明确作文教学的任务和过程,提高作文教学指导的精准度和效度,并且能够较快提高区域内作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实现区域内作文教学的整体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