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四章课后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667203 上传时间:2017-10-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课后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课后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课后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课后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第四章课后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行为学第四章课后题一关键术语1.需要:是人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它具有以下特点:指向性、多样性、层次性、潜在性、可变性和社会制约性。2.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原因和直接动力。3.气质:是个体心理特征之一,主要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动力特点。4.情绪:通常是对人的天然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5.态度:态度是指个体对一类人和社会事物(如事件、团体、制度以及代表具体事物的观念等)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6.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看法,是个人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久信念。7.智力: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

2、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二复习思考题1、 需要有哪些特点?了解需要的特点有什么意义?答:需要有以下特点:指向性、多样性、层次性、潜在性、可变性和社会制约性。了解需要的特点是为了能更好地去发现人们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并会力求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获得所需的具体对象。需要的层次会由人的迫切性来决定,并且会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才感觉到自己的需要。2、 为什么说气质能影响一个人的活动性质和工作效率?答:因为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对待同一个事情,其态度和处理的方法显然不同。气质是个体心理特征之一,主要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

3、面的动力特点。由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来承担不同的工作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比较适合从事要求作出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而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比较适合从事较持久细致的工作。并且某些特殊的工作也需要具有特殊工种所要求的特殊气质特性。而原则上要求人们具备某些特定的气质特点,但其实其他的气质也可以起到补偿的作用。3、一个人情绪好坏的原因是什么?答:情绪,又称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人有喜、怒、爱、乐、惧等心理体验。詹姆士-兰格的情绪理论认为情绪是由某一情境的变化引起自身状态的感受,只是对于一种生理状态的感觉,是对机体内部和外部生理变化的意识。坎农-巴德的丘脑情绪理论认为激发

4、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同时把信息输送到大脑和机体其他部位,到达大脑皮层产生情绪。巴甫洛夫的动力定型理论认为,人在大脑皮层中按照刺激物的顺序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这叫做动力定型。当客观事物符合我们的动力定型时,刺激所引起的皮质神经过程会按原来轨道运行,产生满意的情绪和情感。如果不满意,会使旧的动力定型遭到破坏,产生消极的情绪。行为学派的情绪理论认为情绪只是机体对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货一簇反应。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新生儿诞生时被来自新环境的大量刺激淹没,是一种原发性的焦虑,是以后个人生活中继发的焦虑反应的原型。当一个人面临一种创伤,就会有一种与诞生创发的焦虑反应的原型。达菲的情绪激活理论

5、认为情绪的发生完全是生理唤醒和神经激活的结果。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理论认为情绪是由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神经激活的结果。阿诺德与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来自正在进行着的环境中好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依赖于短时或持续的评价;大脑对刺激作出某种评价,信息通过皮下中枢丘脑及外周神经系统影响内脏的生理反应,再反馈到大脑进行评价,产生情绪体验。4、态度改变的理论有那些?他们对人的管理有什么意义?答: 态度改变的理论有凯尔曼的三程序理论、费斯丁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勒温的参与改变理论。态度改变理论可以让管理者了解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从而改变性格比较固执、自我意识较强、缺乏判断力等等的人。每个人进入

6、企业之前都是有棱有角的,就是需要管理者通过服从、同化、内化来磨合各人,达到互相合作、协调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人的管理始终是最首要的,员工因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尤其是在看待他人时,常受到各种偏见的 影响 ,由于认识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而造成知觉的歪曲,对别人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判断和理解。因此,如何运用知觉理论克服员工之间由于知觉偏差而造成的沟通障碍,对于调节企业人际关系、搞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5、如何诊断和了解一个人的智力状况?答: 从个人的气质方面诊断和了解。气质类型虽然在一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往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活动性质和工作效率。

7、从个人的情绪方面诊断和了解。人的情绪好坏会直接影响人的活动能力和工作效率,一般来讲,积极的情绪能够促进协调和组织的作用,它有利于劳动者工作效率的提高。 从个人的态度方面诊断和了解。态度的形成是与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一致的。 从个人的价值观方面诊断和了解。企业和组织要不断地做出决策,而任何人决策都会受到组织中的人所持有的价值观的影响。6、如何理解“适当的人做适当的事”这句话?答:首先必需承认一个事实,就是每个人都各有所长,都各有所短。组织就是将一群各个领域的能人集中一起完成一些个人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组织将适当的人安排到适当的位置上是一种资源的充分利用。每个人都只有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才能干得好,因为

8、积极性很高。所以组织的恰当安排不但提高组织的效率,更减小组织内部的矛盾。三案例分析1.依据有关个性理论,对两位厂长的能力、气质、性格进行分析、比较。答:从气质类型划分的话:李厂长应该属于胆汁质:精力旺盛,善言谈、好交际,活动能力强、易于冲动王厂长属于粘液质:情绪稳定,心境平静、不易波动,工作踏踏实实,但易因循守旧,创新精神差从能力上比较的话:李厂长:工作积极努力,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动能力强,不善于做思想工作王厂长:精于企业管理,做事情深思熟虑,亲力亲为,善于做员工的思想,工作缺乏开拓精神,求稳怕变,按部就班,工作没有多大起色从性格上比较的话:李厂长:性格开朗,精力充沛,骄傲自满,自以为是,有时性情急躁,弄不好还会暴躁如雷王厂长:性格内向沉稳,人缘好,但是保守、过于拘谨2.通过对他们个性的分析比较,你认为谁当总经理更为合适,怎样才能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答:我认为王经理更为合适。王经理在能力方面和为人处事方面都很好,就是保守、工作缺乏开拓精神,求稳怕变,按部就班,工作没有多大起色,要避免这个弊端,可以由企业中王厂长培养的那一帮技术骨干一起协商,或者参加一些培训,从而开拓思想,增加创新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