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儋元锡..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6669513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李儋元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寄李儋元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寄李儋元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寄李儋元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寄李儋元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寄李儋元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李儋元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转衰,诗坛也失去了盛唐的蓬勃气象。这一时期的诗歌,其情感基调是徘徊惆怅,哀怨感伤;其艺术风格或高雅闲淡,或雕琢炼饰;其审美趣味有外拓趋向内敛,有昂扬趋向低沉,有浓郁趋向高秀。唐诗可谓是风格种种,流派多多。 中唐时期“创新”与“求变”是其诗歌的主要创作趋向,中唐的社会背景(如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科举考试的弊端以及用人制度诸因素),为诗人群体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也促使不同群体形成风格各异的诗歌流派。,中唐诗歌大约有以下几派: (1)以白居易和元稹为首,倡导新乐府的创作,要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揭露社会弊端,反映时弊民疾,诗歌形式上要求浅

2、显平易,通俗自然。 (2)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派诗人,从尚奇怪、重主观的创作主张出发,着力于探讨诗歌的新的艺术形式,并且通过个人的遭遇来反映社会的黑暗。 (3)中唐早期,尚有刘长卿、韦应物与大历十才子等诗人,带着对盛唐的依恋,以萧条、冷落的心境表现山林隐逸的生活情趣。 (4)柳宗元、刘禹锡等“元和贬谪”诗人,或借异乡山水以抒发贬谪之苦闷,或借历史古迹抒发千古兴亡之慨叹。柳的山水诗写得清淡秀丽,峻洁峭激,刘的咏史诗则豪迈畅朗。,中唐诗歌的基调: 徘徊苦闷、哀怨惆怅、凄凉感伤。 中唐诗歌的风格: 雕琢炼饰,追求丽藻与远韵的统一; 崇俗尚质,追求浅切尽露的平易之风; 崇奇尚怪,追求“笔补造化”的人工

3、之美。,寄李儋元锡,韦应物,首联意为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 问:为何从“花”写起?,答:以花里分别写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而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次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结合背景谈谈诗人的苦闷所在。),就在作者出任滁州刺史的当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c)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前来增援的朔方军又与朱泚相勾结,致使战乱进一步扩大。当时,诗人曾自滁州间道遣使探听消息,写作此诗时,使者尚未返滁。因此,“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这种形势下,他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的前途,觉得茫茫一片。他作为朝廷任

4、命的一个地方行政官员,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百无聊赖,一筹莫展,无所作为,黯然无光。,三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 “愧俸钱”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正说明诗人志在有为,不甘窃位苟禄,乃是作者思想的主导因素。正因为他有志而无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这样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处境下,诗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末联便以感激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作结。 “闻道欲来”,写对方关念自己。“西楼望月”写自己盼望对方。怀人望月,由来已久。就本篇来说,诗人不仅想借普照两地的月光来传递相

5、互关照之情,更要用月轮的缺而复圆来寄托盼望朋友团圆的拳拳之心。而“望月几回圆”,又正说明了自己盼友为时之久,心情之切。全诗始于感叹分别,终于盼望团聚,绾合紧密,浑然一体,而友情之深挚浑厚,溢于言表。,写作特色 韦诗以描写山水见长,但其诗中亦有不少忧念国事、关怀民疾的内容。在这首怀念友人的诗篇中,作者对大唐王朝前途的叹惋,对自己忧愧交加的内心世界的揭示,都说明诗人对国计民生的大事并没有忘怀。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一直受到人们的赞扬,真实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一个正直的地方官吏无可奈何的处境和高尚的人格美。这首律诗写来平易亲切,通篇不用典实,节奏流丽响亮。既凝重又流动,正是这首诗的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