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成本核算方法.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665849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成本核算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通信成本核算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通信成本核算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通信成本核算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通信成本核算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成本核算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成本核算方法.ppt(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通信成本,第一节 通信成本概述 第二节 通信企业成本构成特点及长、短期成本函数 第三节 通信企业的网间成本核算,第一节 通信成本概述,会计成本、经济成本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业务成本、接入成本、网元成本 历史成本、前瞻性成本 专属成本、共享成本和共同成本 边际成本、长期增量成本 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租用成本、资金成本,会计成本、经济成本,经济成本:不仅包括会计上实际支付的成本,而且还包括机会成本。(但不包括沉没成本:投资承诺之后不能得到补偿的那些成本损失。) 机会成本:生产某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益。 假设一个厂商

2、一年员工工资100000元,机器折旧20000元,若机器出租22000元,那么会计成本是120000元,经济成本是142000元。,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生产规模范围内,不随业务量增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就单位固定成本而言,固定成本又是变动的,即固定成本与业务量成反比例变动。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固定成本的变动趋势图 变动成本 指随着通信业务量的增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从单位成本来看,又是固定的,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 变动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随着业务量增长变动趋势图 在电信网中,也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分别称为“业务量(用户数)不敏感的成本”和“业务量(

3、用户数)敏感的成本”。,电信成本分析例一:长途干线,设备:光缆、终端、复用、交换设备 光缆 对用户数量和业务量都不敏感(多芯,容量无穷大) 业务公共、用户共用 一次性投入(沉没成本) 终端、复用、交换设备 对业务量敏感,对用户数量不敏感 业务公共或专用,用户共用 一次性投入,随业务量扩容,总成本阶跃上升,电信成本分析例二:市话,设备:用户线、终端局、中继线、汇接局 用户线(总成本的4060) 与业务量无关、与用户数成正比 业务公共、用户专用 终端局(总成本的3040) 基本与业务量无关、基本与用户数成正比 业务基本公共、用户基本专用 中继线、汇接局(总成本的1020) 对业务量敏感(与用户数无

4、关) 业务基本公共、用户共用,电信成本分析例三:移动通信,设备:基站、中继线、交换设备 总成本:对业务量敏感,对用户数量不敏感 用户共享(几乎)全网资源 总成本:随扩容阶跃上升 各种业务的公共成本占绝大部分(2G、运营模式) 初始投资可观:地区全覆盖,业务成本、接入成本、网元成本,业务成本 指的是通信企业提供的各项业务的专业成本,是通信企业完成提供某项通信产品服务所花费的代价 接入成本 在通信网络实现互联互通的情况下,当一个通信业务完成,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网络共同参与完成时,提供转接或接续服务的网络为完成该次业务支付的成本即为接入成本。 初始成本、连接设施成本、互联使用费用。 网元成本 网元

5、成本,即网络元素成本,或称非绑定网络元素成本,不同于业务成本,是从另一个角度网络元素角度来审视一种相对独立的成本。 案例:美国非绑定网络元素目录,业务成本、接入成本、网元成本,网元成本 网元含义: 构成电信网络所必需的基本元素称为网元。如交换机、传输设备、用户线、光缆、电缆、电源、管道以及房屋等都是构成通信网络的网元要素。 网元成本:提供各种业务所需的设施进行对等配置所确定的相对独立的最小成本单元, 称为网元成本。 网元成本的分类:交换机成本、传输设备成本、用户线成本、主干光缆或电缆成本、中继光缆或电缆成本、配套电源及空调成本、管道成本和生产用房成本等。 美国的案例:网元非绑定(UNE) 19

6、96 年电信法中规定: 传统本地运营商电话公司必须基于成本价向新竞争者出租网络设施,包括铜线、局间设施和交换设备, 便于后者开展本地业务。这项政策一直受到传统运营商的强烈抵制,多 年来,美国就UNE的政策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根据电信市场发展和业务竞争发展的需要,FCC 政策进行了一次次的修改,可以看到:最近每一次政策的修订都在对开放进行“ 回缩”。,我国通信企业会计成本和费用支出内容,七项业务成本: 工资 职工福利费 折旧费 修理费 低值易耗品摊销 业务费 邮件运输费,三项期间费用: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传统通信企业,只核算后两项内容。,根据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规定,

7、通信企业成本和费用归结为七项业务成本和三项期间费用。,第二节 通信企业成本构成特点及成本函数,通信企业成本构成的特点 通信企业短期成本分析 通信企业长期成本分析(二维成本概念),通信企业成本构成的特点,没有原材料耗费 固定成本比重大 单项业务成本核算困难 服务区域及用户密度对成本影响大,短期网络成本,短期成本: 业务量变化 网络规模不变(固定成本),其它成本也随之不变(基本上) 没有消耗性原材料 可变成本为零: 边际成本为零: 结果: 业务量变化不引起短期成本变化(基本上) 价格战极端残酷: 在非统一价格时:,长期网络成本:二维成本(1),长期成本: 网络规模可变 其它成本随之而变 电信服务的

8、二维效用: 业务量:t 用户数量:n 引起电信网络长期成本变化的原因: n,t 相关,但无必然因果关系 二维成本函数:,长期网络成本:二维成本(2),全部成本:与t相关的成本;与n相关的成本; 与二者都无关的成本 总成本:三成本之和,全微分,用户独占资源与共享资源 独占资源 市话网中的用户线(与业务量无关仅与用户数有关):,长期网络成本:二维成本(3),因此有:,共享资源 长途干线,因此有:,总成本中包括: 仅与用户数量有关:独占资源 仅与业务量有关:共享资源 与用户数量和业务量都无关的部分 与用户数量和业务量都有关的部分(逻辑不通不能既独占又共享) 因此总成本有:,长期网络成本:二维成本(4

9、),各种网络的成本结构(1),市话网络: 构成:用户线、终端交换机、中继线、汇接局等 用户线和终端交换机:用户独占资源 中继线和汇接局:用户共享资源 用户独占资源为主 结论: 对用户数量敏感,对业务量不敏感(相对),移动通信网: 构成:基站、中继线、交换机等 小规模网络(初始覆盖) :其它成本(与n,t 均无关) 大规模网络:用户共享资源 没有用户独占资源(基本上) 结论: 对业务量敏感,基本与用户数量无关,各种网络的成本结构(2),长途电信网 设备:光缆、终端、复用、交换设备 光缆 对用户数量和业务量都不敏感(多芯,容量无穷大) 业务公共、用户共用 一次性投入(沉没成本) 终端、复用、交换设

10、备 对业务量敏感,对用户数量不敏感 业务公共或专用,用户共用 一次性投入,随业务量扩容,总成本阶跃上升 结论:对业务量敏感,与用户数量无关,各种网络的成本结构(3),市话网平均成本,平均成本,每分钟通话成本无意义 平均每用户的网络成本有意义 移动网平均成本 每用户平均成本无意义 单位业务量成本有意义,成本对资费结构的影响,市话:用户独占资源的成本与业务量无关,所以,市话资费应当以月租费为主 移动:基本成本由共享资源构成,成本与用户数量无直接关系。所以,应以使用量为基础收费。,充满是非争议的一生:小灵通,不同成本核算方法带来不同经营决策(1) 某市话公司的网络成本为每月480万元,共有10万个市

11、话用户,每月每户平均缴费60元。 若在市话网的基础上开通“小灵通”,预计将有5万个用户,每个用户每月平均缴费40元,其专用成本为150万元。 决策问题:是否应开“小灵通”? 市话原状: 成本:480万(与“小灵通”的公共成本) 收入:6010万600万 盈利:600万480万120万,不同成本核算方法带来不同经营决策(2),增量成本: 增量成本:150万 增量收入:40 5万200万 决策:增量收入增量成本,应该上 计算“小灵通”的“实际”成本:如何分摊公共成本? 按照收入分摊 按照用户数量分摊 按照流量、按照利润、。(随意性),不同成本核算方法带来不同经营决策(3),按照收入分摊公共成本:

12、总收入:600万200万800万 “小灵通”分摊的市话网络成本:120万 “小灵通”总成本:150万120万270万 决策:“小灵通”收入成本,不应该上,不同成本核算方法带来不同经营决策(4),按照用户数量分摊公共成本: 总用户数:10万5万15万 “小灵通”分摊的市话网络成本:160万 “小灵通”总成本:150万160万310万 决策:“小灵通”收入增量成本(150万),应该上; 2 按照收入分摊:收入(200万)成本(270万)不应该上; 3 按照用户数分摊:收入(200万)成本(310万) 不应该上,政府监管对成本的考虑(1),因素: 市话天然垄断 市话的政府定价中已考虑全部市话网络成本

13、 “小灵通”是竞争性业务 监管对成本的考虑: 企业对“小灵通”的增量成本决策中无偿占用市话网络 市话用户被迫补贴“小灵通”的成本 市话网络成本(公共成本)应该在市话与“小灵通”业务之间分摊,政府监管对成本的考虑(2),按照用户数量分摊: 市话用户应承担的市话网络成本:480万160万320万 市话用户资费同比例下降(政府定价):企业市话收入降为400万 企业总收入:400万200万600万 企业总成本:480万150万630万 企业由盈利120万变为亏损30万 结果:企业应当决定放弃“小灵通”计划 政府监管的目标与企业决策对成本核算的目标不同,第三节 成本测算方法和模型(网间结算),成本测算的

14、思路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标杆 成本参数、基础数据选择的方法 完全成本分摊法(FDC) 长期增量成本法(LRIC) 有效成分定价法(ECPR) 成本测算的模型 会计成本模型 工程经济学模型(成本代理模型) 网间结算中的成本原则 网间结算问题 成本测算的难点成本分摊,成本测算的途径,“自上而下”的思路,公司总的成本,设备成本,运营成本,交换,中继,环路等,业务专属,共同的,一般的管理费用,业务单位成本,分摊到各业务,分摊到各业务,业务资本成本,业务运营成本,业务全部的成本,需求量,“自上而下”思路的优缺点,优点: 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电信网络中,不同成本要素之间各种复杂的联系; 与实际网络的发展和

15、演化方式比较一致; 更有可能真实地反映运营商预期将会发生的成本。 缺点: 建模过程非常复杂并且需要的时间很长 容易产生误差 建模过程不透明 模型过于复杂,可能导致错误地分摊成本,因而不能准确反映成本因果关系; 模型包含某些运营非效率。,“自下而上”的思路,“自下而上”思路的优缺点,优点: 完成成本测算所需的时间将大大少于自上而下模型; 成本测算的原理容易理解,成本测算过程透明,比较容易对估计结果进行验证; 能够正确反映成本因果关系; 更容易剔除运营商的非效率; 可以为自上而下模型的测算结果提供一个印证标准。 缺点: 难以详尽地反映现代电信网络中复杂的关系; 可能忽略和低估设备数量和提供互联互通

16、服务所需的成本。,FDC(完全分摊成本法) LRIC(长期增量成本法) ECPR(有效成分定价法),成本参数、基础数据的选择,完全分摊成本法(Fully Distributed Cost:FDC),基于历史性数据; 传统的方法; 使用会计信息 平均成本决定资费的具体运用,完全分摊成本法(FDC),相关产量法(ROM:Relative Output Method) 总收入法(GRM:Gross Revenue Method) 归属成本法(ACM:Attributable Cost Method),M:业务种类 Qi:业务i的业务量(产量) fi:第I项业务的公共成本 分摊系数,Ri:业务i的业务收入,ACi:业务i的可直接计入 成本,长期增量成本法(LRIC),长期增量成本法增量导致成本的变化 可有长期增量总成本(LRTIC)、长期增量平均成本(LRAIC);长期增量边际成本(LRMIC) 分为: 全业务长期增量成本( TSLRIC )-欧盟 全要素长期增量成本( TE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