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鲁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665665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鲁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世界地理概况基础题组读等高(深)线地形图,回答下面两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正确的是()A.a大陆坡B.b大陆架C.c海沟D.d海岭答案D结合图中的经纬度及等深线数值判断,a处海拔在0-200 m,属于大陆架;b处是向c处大洋底部延伸的地区,属于大陆坡;c处等深线分布稀疏,表示大洋中心地势较平坦的洋盆;d处海拔比c处要高得多,属于海岭,即大西洋中脊。2.图中0经线穿过的板块是()A.太平洋板块B.美洲板块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答案C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图中0经线穿过的板块是非洲板块。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3.(2019吉林长春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该剖面线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B.乙地所在国家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D.乙地所在国家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答案C本题考查大洲地形特征。从纬度位置、地势起伏状况及海域和城市名称标注判断,该剖面图经过南美洲东部地区,甲为大西洋水域,乙为亚马孙平原。从纵坐标的海拔看,该剖面线穿过的地形以高原为主,A项错误;乙地所在国家为巴西,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东南部地区,B项错误;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C项正确;乙地所在国家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南部地区,D项错误。4.(2019吉林长春模拟)关于甲地其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B.甲地上升流比

3、对岸海域更显著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答案A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甲地附近有巴西暖流流经,其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地区有寒流流经,甲地附近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A项正确;上升流往往出现在有离岸风分布的海域,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弱,B项错误;甲地位于大陆东岸,而油橄榄是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C项错误;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热带荒漠景观,D项错误。下图是某地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下面三题。5.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南向北增大B.由西向东增大C.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D.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大答案

4、C据图可知,该地区气温年较差自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6.由图中数据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大陆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B.大陆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C.大陆东岸河流结冰期短于内陆D.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答案D从图中看,大陆西岸的气温年较差小,而大陆东岸的气温年较差大,所以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7.与同纬度亚欧大陆比较,该地区气温年较差()A.大陆西岸更大,大陆东岸更小B.大陆东、西两岸均更大C.大陆西岸更小,大陆东岸更大D.大陆东、西两岸均更小答案A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

5、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下面两题。8.(2018安徽宣城二模)文字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欧洲西部B.非洲南部C.中国西北D.马来群岛答案D“没有季节之流转”,说明该地无明显的季节变化;“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说明基本无风且有雨。则可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欧洲西部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非洲南部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中国西北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且四季分明;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9.(2018安徽宣城二模)“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

6、是()A.位于赤道无风带B.雨、烟受重力作用C.地转偏向力为零D.受人为因素干扰答案A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地处低纬度,受赤道低气压控制而大气对流运动强、水平运动很弱,基本无风但降雨多。下面是四个国家人口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0.(2018甘肃静宁一中月考)图中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B.美国、印度、德国、澳大利亚C.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德国D.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印度答案D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分布。由图可知,国人口稀少,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人口相对稠密,应是澳大利亚;国人口总体较稠密,集中分布于中部偏西,可能是德国;国东部尤其是东北部人口较多,西

7、部人口少,应是美国;国人口密度大,可能是印度。D项正确。11.(2018甘肃静宁一中月考)关于四国人口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国中部、西部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B.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C.国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D.国中部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人口稀少答案B本题考查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澳大利亚中部、西部地区人口稀少,是因为该区域气候干旱,为沙漠地区,A项错误;德国人口密集地区与其主要工业区分布一致,B项正确;美国西部地区因地处科迪勒拉山系,人口稀少,C项错误;印度中部地区为德干高原,人口相对较少,D项错误。提升题组2016年8月21日25日,第33届国际

8、地理学大会在北京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北京、首尔和华盛顿三城市()A.位于同一时区B.四季变化比较明显C.均位于东半球的人口稠密区D.国际地理学大会的主题相同答案B结合图示信息,在调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可知,北京、首尔和华盛顿同处中纬度,位于温带气候区,四季变化比较明显。三城市不在同一时区;华盛顿位于西半球;每年国际地理学大会的主题不同。13.举办地所在国均为()A.发展中国家B.黄种人的国家C.移民国家D.沿海国家答案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韩国和美国均为沿海国家。14.(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极航道是指穿

9、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主要由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构成。东北航道全线开通期主要集中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通总天数多在4050天;西北航道南线开通期主要集中在8月上中旬至10月上旬,开通总天数多在5060天。材料二有科学家预测北冰洋夏季海冰将在2020年前彻底消失,成为一个“无冰洋”,到2100年,厚度为23米的多年生北极海冰将会消失。随着海冰的减少,北极航道的通航条件不断改善。材料三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北纬6634)以北至北极点之间的广大区域,北极地区分布着8个国家:冰岛、瑞典、芬兰、挪威、俄罗斯、丹麦(格陵兰)、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材料四北极地区拥有的原油储量约有80

10、0亿桶,占全球未开采石油的13%,天然气占全球未开采的30%之多,煤炭储量占全球储量的25%。(1)分析图中所示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开通对沿线国家的意义。(2)全球变暖导致北极海冰减少,而海冰减少又使得气温升高,运用所学原理解释“海冰减少使得气温升高”现象。(3)第四纪冰期时,大片的冰川在北美、格陵兰、欧洲和亚洲北部形成和扩大。使得海平面骤降并且使白令海峡间的陆桥暴露出来。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原因。(4)有人反对北极航道的大规模开发,推测其反对理由有哪些。答案(1)一旦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开通,将成为联络东北亚和西欧,联络北美洲东西海岸的最短航线,节约运输成本;促进沿线地区经济文化交

11、流。促进了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造船业的发展和北极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沿线地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2)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海冰消融,海冰对太阳辐射反射率下降,导致海洋吸收热量增加,海冰阻隔大气和海水的热量交换作用减弱,这些热量释放给大气,引起气温升高。(3)第四纪冰期时,中高纬度的大气降水多以固态形式出现,陆地上的冰川面积扩大。陆地上许多地区的水难以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注入海洋,海平面下降,使白令海峡间的陆桥暴露出来。(4)投资大、技术要求高。通航时间不稳定,时间短。有浮冰,不利于航行安全。北极航道的开通将会产生大量的人流与物流量,随之而来的生活垃圾增加、动物栖息地的破坏等,将会大大破坏北极环境

12、的安全。如果航行的船只在北极区域发生石油泄漏,油污会聚集于北极地区难以扩散,而且北极地区的救援与清污十分难以进行,其污染后果难以估量。解析(1)北极航道的开通,有利于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区域合作、资源开发,并提供就业机会。(2)海冰对太阳辐射的强反射作用会削弱太阳辐射,以减少海水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同时会阻隔水、气的热交换,故海冰融化后,气温会升高。(3)第四纪冰期时,温度低,高纬地区大气降水以固态降水为主,地表径流减少,海平面下降。(4)北极航道的大规模开发会导致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15.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4分)某岛国略图该国沿海地区平均最高气温31.3,平均最低气温23.8。

13、山区平均最高气温26.1,平均最低气温16.5。无四季之分,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别,雨季为每年5月至8月和11月至次年2月。西南部降水最多,东北部次之,西北部和东南部最少。各地年平均降水量1 2833 321毫米不等。该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而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是红茶。该国亦为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国内经济深受产茶情况的影响。(1)简述该国主要气候类型和降水的季节分布特征,并分析东北部降水多于西北部和东南部的主要原因。(6分)(2)分析该国成为世界三大产茶国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3)该国国内有人提议在图中Q处修建跨海大桥连接P国。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6分)(4)试分析Q处海水流向及其形成原因。

14、(6分)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或5月至8月)和冬季(或11月至2月)降水多,尤以夏季多,春秋降水少。原因:冬季风(东北风)经过孟加拉湾海域(或经过海洋)带来丰富水汽;东北部处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不论是夏季风还是冬季风,对西北部和东南部影响都相对比较小。(2)坡度适中,全年温暖,降水丰沛,土壤呈酸性,适合茶树生长;生产经验丰富;政策扶持;等。(3)同意。理由:从经济能力、技术水平、双边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科技交流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计分。或不同意。理由:从经济能力、技术水平、双边关系、建设难度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计分。(4)该区域属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范围,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导致Q处海水夏季向偏北方向流动,冬季向偏南方向流动。解析(1)图示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可依此知识分析降水特征。(2)可结合茶树的生长习性、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分析。(3)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应结合该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从自然障碍、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4)该区域属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范围,可从季风对洋流的影响角度分析。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