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643615 上传时间:2019-08-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精品课堂)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选择题1战国思想家尹文重视君臣上下名分,“君不可与臣业,臣不可侵君事。上下不相侵与,谓之名正。名正而法顺也”,君主都应循名责实,察法立威。“正名分”思想的提出反映了A 儒家在政治上主张恢复周礼B 没落贵族试图强化传统秩序C 小生产者要求建立权威政治D 新兴地主倡导君主集权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点睛】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上下不相侵与,谓之名正。名正而法顺也”,名正而法顺说明了法家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由此定位答案。2尚书禹贡中有禹划天下为九州之说;周朝进一步提出了“九州之外,谓之番国”的观点;战国思想家邹衍提出了华夏九州为“小九州”,为“中九州”之

2、一;“中九州”又为“大九州”之一。由此可知先秦A 已经了解亚洲大陆之外各大洲的情况B 人们对“天下”认识的视野逐步开阔C 逐步放弃了以华夏为世界中心的思想D 民族交融改变了传统的夷夏之别观念【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从最早认为整个天下即为“九州”,到周代的“九州之外,谓之番国”,再到战国邹衍的“大九州说”,这说明中国人对“天下”的认识在逐步扩展,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古人视野的逐渐开阔,没有体现出对地理知识的了解状况和民族融合的情况,故AD项排除;C项说法错误,多数中国人长期束缚于封闭的思想空间,“天朝梦”也坠落为“固步自封”之梦。3东汉初期,光武帝在洛阳建立太庙以祭祀从未

3、当过皇帝的祖先而遭到大臣们的激烈反对,光武帝只好祭祀汉宣帝和汉元帝,视他们为自己的祖父和生父。材料表明A 光武帝企图强化皇权B 儒家思想影响政治行为C 君权受到相权的制约D 皇帝重视统治的合法性【答案】B【解析】4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 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B 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C 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D 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

4、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神化,所以董仲舒和孟子均未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所以,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也就是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君主与百姓的关系5春秋战国时期,不仅儒家以道自任,而且道、墨、法、阴阳“诸子纷纷,则已言道矣皆自以为至极,而思以其道易天下者也”。这说明先秦士子A 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B 极力倡导道德修养自觉C 具有博大胸怀与开放心态D 积极宣扬社会变革主张【答案】C【解析】【详解】先秦时期儒家以治理天下为己任,道、墨、法、阴阳等

5、思想家也都思考着用他们的思想、方法来改变这个世界,说明先秦时期士子具有博大胸怀与开放心态,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是利用各家思想治理天下,并不是参与政治的意识,故A项错误;道德修养并不都是他们的思想主张,故B项错误;法家倡导变革,故D项错误。6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思无邪”,并教育弟子以诗经为立言、立行的标准。汉儒也说诗经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表明儒学家A 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功能B 强调学术的经世致用C 推崇经典文献的历史价值D 关注世间的治乱兴衰【答案】C【解析】7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一个主张“最腹面食,度身而衣”,一个主张“过犹不及,和面不同”。下列所

6、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A 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B 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C 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D 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前者主张“最腹面食,度身而衣”,这是墨家的主张。后者主张“过犹不及,和面不同”,这是儒家的主张。故墨家主张兼爱,儒家主张仁爱,帮A项正确。战功是法家的主张,故排除B项。无为是道家主张,故排除C项。墨家不主张王道,故排除D项。点睛: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8战国时期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

7、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因彼此政见不合,孟子要离开齐国,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这反映出A 孟子在齐国遭受到排斥B 齐国学术氛围日渐宽松C 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D 士阶层的社会地位凸显【答案】D9先秦某一学派从“存性葆真”出发,把礼看作束缚精神自由的咖锁,认为自从圣人“摘擗为礼”,才使“天下始分”,破坏了人类的纯真和朴实。据此判断,该派别是A 道家B 儒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A【解析】道家主张“道法自然”,从材料中的主张“存性葆真”和抨击“破坏了人类的纯真和朴实”来看,该派别应当是道家。故答案为A项。儒家推崇礼乐制度,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均与材料信息不

8、符,排除B、C、D项。10(题文)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解析】点睛:对古代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查了历史学科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验、重实用”的特点。本题中的D项容易误选,应结合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考虑。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他们在旅行和辩论的过程中,吸引信徒,逐渐形成各哲学学派。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凡制度、典礼所及者,除宗法、丧服数大端外,上自天子、诸候,下至大夫、士止,民无与焉,所谓“礼不下庶人”是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的特点。其代表人物有哪些?【答案】(1)背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剧烈变化,一批思想家互相争辩互相学习,各自提出关于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主张。(2)特点:提倡德治和仁政。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解析】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