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637479 上传时间:2019-08-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1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40分)1.云台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乘坐索道缆车观赏怡人的风景以外,还能感觉悬挂在高空的刺激感对于正在乘坐索道缆车观光的某游客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向对面的山不断靠近B. 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自己静止不动C. 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绿树在向前运动D.

2、 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而来【答案】D【解析】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缆车静止不动,故A错误;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相对于山靠近的过程中,看到自己向山运动,故B错误;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树向身后走去,故C错误;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而来故D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2.研究下列运动时,能被看作质点的是()A. 研究自由体操运动员在空中翻滚的动作B. 研究砂轮的转动情况C. 研究汽车从九江到南昌所用的时间D. 研究篮球运动员的投篮姿势【答案】C【解析】【详解】研究自由体操运动员在空中翻滚的动作时,运动员不能看做质点,否则就没动作可言了,选项A错误;研究砂轮的

3、转动情况时,砂轮不能看做质点,否则就没转动了,选项B错误;研究汽车从九江到南昌所用的时间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可忽略不计,可看做质点,选项C正确;研究篮球运动员的投篮姿势时,运动员不能看做质点,否则就没姿势可言了,选项D错误。3.一物体以6m/s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s,物体仍向上滑行,速度大小为1m/s,若增大木板倾角,仍使物体以6m/s的速度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s,物体向下滑行,其速度大小变为1m/s以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用a1、a2分别表示物体在前后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 a1=2.5m/s2,a2=2.5m/s2B. a1=3.5m/s2

4、,a2=3.5m/s2C. a1=2.5m/s2,a2=3.5m/s2D. a1=3.5m/s2,a2=3.5m/s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先沿倾斜木板向上为正方向,则初速度,木板倾角增大前后,物体在2s末的速度分别为: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故C正确考点:考查了加速度的计算4.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 A. t0时,B在A的前面B. B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小,t2时刻后才大于A的速度C. B在t2时刻追上A,此后运动在A的前面D. B运动的速度始终比A大【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象可知,t=0s时,A在B的前面,故A错误。开始阶段,A的斜率大

5、于B图线的斜率,知B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小;在t1时刻后A静止,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故BD错误。在t2时刻,A、B的位置坐标相同,知B追上A,以后B在A的前面。故C正确。5.在跳伞运动训练研究所,一名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中跳下,研究人员利用运动员随身携带的仪器记录下了他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数据,定性画出了运动员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对运动员的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010 s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B. 10s15s内减速运动,15s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C. 运动员在t=15 s时打开降落伞D. 10 s15s内运动员加速度方

6、向竖直向上【答案】C【解析】【详解】010s内图线的斜率在减小,说明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1015s运动员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15s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正确。10s末运动员开始做减速运动,此时打开降落伞,故C错误。10s15s末速度向下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故D正确。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6.一个小球以12m/s的速度冲上一个足够长的斜面,当它再次返回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为8m/s,若小球上滑和下滑阶段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在上滑和下滑阶段运动时间之比为3:2B. 小球在上滑和下滑阶段运动位移大小之比为3:2C. 小球在

7、上滑和下滑阶段运动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3D. 小球在上滑和下滑阶段运动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4【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知,上滑时的平均速度为6m/s,下滑时的平均速度为4m/s,平均速度之比为3:2,由于在上滑和下滑阶段运动位移大小相等,根据知,上滑和下滑的时间之比为2:3,故ABC错误。根据知,上滑的初速度和下滑的末速度之比为3:2,时间之比为2:3,则上滑和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4,故D正确。7.物体在直线上做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内的位移是1m,第2s内的位移是2m第ns内的位移是nm,由此可知( )A. 物体肯定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的初速度为0C. 物体的加速

8、度是1m/s2D. 物体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已知各段位移和时间,故由速度公式可求得平均速度,但由于不知道运动的具体情景,故无法判断物体的初速度以及物体的运动性质解:A、各时间段内位移随时间增加,但由题意无法确定各段时间内的具体运动形式,故无法判断物体是否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也无法得出物体的初速度及加速度;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可知物体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B、C错误;B、物体在前5s内的位移为:x=1+2+3+4+5m=15m,则5s内的平均速度为: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中虽然位移之差满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规律,但由于无法知道每1

9、s内的运动情况,故无法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8. 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历时36小时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 海里,已知1海里=1852米。假设所有船只运动速度都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舰队的行驶路程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B. 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C. 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D. 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率【答案】AD【解析】【详解】“千岛湖”舰的大小远小于其运动的路径,舰的形状,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因此可

10、以看做质点,故A正确;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两者相对静止,故B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题中4500海里是轨迹的长度,是路程,故D正确,C错误。故选AD。9.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n个1s内位移为1m,其加速度大小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第n个1s内位移为1m,则,解得,故选A.10. 甲汽车以10米/秒速度匀速前进,乙汽车同时同地同向匀加速前进,一开始由于甲的速度比乙大,所以甲超过乙,经过10秒钟乙追上甲,又经过10秒钟乙超过甲100米,则乙追上甲时的速度为( )A. 10米/秒B. 15米/秒C.

11、 20米/秒D. 25米/秒【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可以画出二者追及的速度-时间图象问题,由图象可知, 510与后10 s发生的位移之比为1:(3+5)=1:8,则有在二者追上前所具有的最大距离为x,解得x=12.5 m,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有,则,乙追上甲时的速度为10+5=15 m/s。考点:本题考查追及问题,图象解法。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每小题4分,共16分)11.如图所示,以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

12、为,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C.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D. 如果距停车线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答案】AC【解析】熟练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是处理问题的关键,对汽车运动的问题一定要注意所求解的问题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1=2s内的位移=20m18m,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2m/s12.5m/s,汽车没有超速,A项正确;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需要时间s,此过

13、程通过的位移为6.4m,C项正确、D项错误。12.某物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实验: 在一个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B、C,让一个铜球分别由A、B、C滚下,如图所示.设A、B、C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x1、x2、x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 v1、v2、v3,则下列关系式中能用来证明小球沿斜面向下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x1-x2=x2-x3D. 【答案】D【解析】【详解】小球在斜面上三次运动的位移不同,末速度一定不同,故A错误;由v=at可得,三次下落中的加速度相同,故公式正确,但不是伽利略

14、用来证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故B错误;由图可知及运动学规律可知,x1-x2x2-x3,故C错误;由运动学公式可知,X=at2故,故三次下落中位移与时间平方向的比值一定为定值,伽利略正是用这一规律说明小球沿光滑斜面下滑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1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刹车实验,运动过程的位移(单位m)与速度(单位m/s)的关系式为x=(25-v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汽车做匀减速且加速度大小为1m/s2B.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10sC. t0时刻汽车的初速度为25m/sD. 刹车过程的位移为25m【答案】BD【解析】【详解】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

15、x得:,由题意可知:x=(25-v2),则:,解得:a=-0.5m/s2,v0=5m/s,故AC错误。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故B正确。当v=0时,汽车停止,则刹车过程的位移为x=25m,故D正确;14.一质点从O点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间距离为7m,质点经过C点的速度是A点的4倍,经过AB、BC段的时间都为2s,则质点的加速度a和OA间距离s分别为A. B. C. D. 【答案】AC【解析】【详解】设质点经过A、C两点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4v,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质点从A到C过程中,有: ;质点从A到B过程中,有: ,解得v=2m/s,选项A正确,B错误;,选项C正确,D错误。三、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共16分)15.下列有关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电磁打点计时器应该使用220V交流电源B. 研究小车运动规律时计时器应该先通电,后让小车运动C. 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与电源电压有关D. 利用纸带上的点能精确的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