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634174 上传时间:2019-08-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塘月色【教学目标】1 欣赏作品在景物描绘上表现出来的高超语言艺术,领略作者为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而采用的独到的创作技巧。2 联系作者的人格特征以及作品创作背景,结合对作品内容的体会,正确理解和把握创作动机和思想意旨。3 解构与综合相结合,从整体的高度把握全文的结构脉络,剖析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质。【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领略荷塘月色的美。 2、引导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意境美。【教学难点】 理解通感、化抽象为具体等表现手法。【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 教师点拨法【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 梳理文章层次结构,理清思想脉络,归纳各部大意2 循着

2、作者的行踪,以游荷塘的心理变化为线索,把握写作思路和抒情结构。教学过程:一. 各自默读(限时5分钟)二. 播放课文录音或指名朗诵。(事后校正语音失误及评解朗读情感的技巧把握)三. 作者生平简介:朱自清(18981948)出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小知识:绍兴是教育家蔡元培、文学家鲁迅、开国总理周恩来、秋瑾的故乡自幼随家迁居扬州,故又自称“我是扬州人”。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主义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而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27岁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

3、该校中文系主任,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1948年拒绝食用美国嗟来之食的救济粮而在贫病交加中倒下了,年仅50岁,“宁愿饿死,也不去领美国救济粉”的气节被毛泽东誉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别了,司徒雷登)。四层次结构梳理与讲读分析: 教师启发:在深入理解文章之前我们先来对全文进行一个解构,从层次的角度归纳文章的各部分内容大意,以便以后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做一个铺垫,全文总共8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抒情体。要了解文章我们就得循着作者的行踪,以其心理情绪的变化为线索进行归纳和总结。一 让学生提取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4、(用语要简洁明快、准确扣题)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从散的形式框架下把握聚的主旨思绪。题解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游荷缘起 第1段:点明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以及缘由。(点明心境:颇不宁静,定文章基调) 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文章的眼,是全文的引子和根由,开篇就点明了此时的心境:烦躁、不安, 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为下文的写景和抒情定下了一个忧郁孤寂的基调。要更好的了解颇不宁静,我们还得先说说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此时蒋介石正在发动叛变,大势搜罗革

5、命人士,置原本早已乱成一团糟的中国陷入了白色恐怖的黑暗现实之中,作为一个“宁愿饿死,也不去领美国救济粉”的知识分子,岂有不为祖国的渺茫前途深感忧虑,然而手无寸铁徒手上阵那也只是白耗精力,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怎能不去信步释怀,身于景而情所思,触佳境而感怀,愤然提笔以为枪而成词佳作。 小结:第一部分: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月下抒感 第2段: 描写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作者笔下的小路是什么样的?1.曲折、幽僻、树多,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对景物的描写正是为抒哀愁之情创造情景,本来,无论是荷

6、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2.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感受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小结:第二部分2

7、-3: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荷塘佳境 第4段:刻画荷塘美丽的景色。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比喻放在下一课时修辞部分讲授)形态美 1.荷叶:弥望的、田田的、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更见风致。2.荷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动态美 3.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4.荷波: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凝碧的波痕。静态美 5.流水:脉脉的 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若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

8、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反觉呆板。“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静静地泻下来”突出了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达到意境的高度浓缩的美感。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

9、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景物描写上是阴沉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用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而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小结:三4-6描写荷塘佳境,由近及远由平面及空间,各方位的展示荷塘美景。追忆旧俗 7-8: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承接上文拓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

10、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猛将作者拉回现实之中,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四7-8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升华了文章的情感,进一步的表现了作者苦楚下的强乐心境。 行踪: 家 荷塘 (心境颇不宁静) 想起荷塘,欲游,排遣 (暂时超脱) 寄托愁思 淡淡哀愁 淡淡喜悦 情感回归 现实世界 艺术世界 情感互撞,情景交融正所谓“莲子心中苦

11、,梨儿腹内酸”金圣叹 荷叶:田田的、亭亭的、风致 月下荷塘 荷花:袅娜、羞涩、如明珠似星星 荷香:丝丝缕缕、渺茫如歌 荷波:凝碧的波痕 月下 月光如水 荷塘 塘上月色 薄雾似纱 正写月色 花叶若梦 光影似曲 黑影班驳 荷塘四周 杨柳依依 侧写月色 远山隐约 联想采 采莲赋 淡淡的喜悦 踱步回家 心境依旧不宁静 莲佳境 西洲曲 淡淡的哀愁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 着重解析课文第二、三部分,从不同的角度来体会作者描摹景物的技法。2. 深入认识文章对生活话语言的巧妙艺术加工,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教学过程规划一多角度感受对景物的描摹1. 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

12、香叶.花颤动脉脉流水2.动静交替,可见与可想错杂: 静态与动态结合而物物借“动”,“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3.大量运用各种修辞,加强了对景物的立体感,感官互移。 二.高超的修辞艺术一 比喻与通感 1. 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著名学者 钱钟书先生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13、,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如: 1.“晨钟云外湿 ”(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 湿 ”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 湿 ”,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例:(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 2. 比喻(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解析:用舞裙与叶子自然舒展时形状的形似进行形象的比喻,将静物化动了。(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二动词,叠字、修饰语 1. 动词:带“掩、关”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