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633166 上传时间:2019-08-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1.下列各项是对下图光绪年间“马拉火车”历史现象的评述,其中符合近代化史观的是()A这触犯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这是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与交流C这体现了对西方殖民侵略的反抗D这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转变解析:近(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即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光绪年间“马拉火车”现象反映了西方工业文明成果传入中国,封建愚昧观念的落后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也说明了近代化观念与中国传统社会观念的碰撞与交流,即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与交流。答案:B2李鸿章于1872年在上海

2、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利,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阻止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解析: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阻止其侵略,故B项表述错误。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而不是以某个企业的创办为标志,故排除C项。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虽然采用近代化的生产工具,但是其管理方式还是封建式的,创办者仍然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故D项表述错误。答案:A3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如果你是前线将领,有十

3、万火急的军情要向朝廷报告,你当时会采用哪种方式()A通过驿站传递B通过轮船传递C通过有线电报传递 D通过无线电报传递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1895年,1877年,国人自办有线电报,随后几年,中国电报线路遍及18个省。无线电报于1906年创设。答案:C4“西洋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如不变通,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之。”材料反映了推动近代中国通信技术进步的动力是()A革命运动 B经济发展C国防安全 D文化交流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战守皆不足恃”可见是国防安全推动了通信技术的进步。故选C。答案:C5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

4、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A公共汽车 B飞机C火车 D轮船解析:由诗中“一卷烟”和“车轮”可知是火车。答案:C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轮船招商局创设于1872年,是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在此之前,中国轮船航运业全部由外商轮船公司经营。该局设立后,于1877年用220万银两盘购了美商旗昌轮船公司的全部财产。以下是轮船招商局初期发展和经营情况:金额单位:万两年度资本借款船只吨位运费收入付出借款利息1873187447.6012.304 08849.171.771877187875.10381.9726 91623

5、2.2336.5318811882100.00353.7529 474188.4710.7518831884200.00227.0933 378192.3722.42注:借款主要是官款(官府贷款)摘自搜狐网(1)轮船招商局在上表所涉时间内的经营状况怎样?(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它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3)你怎样认识轮船招商局的开办在航运业里的意义?解析:本题以轮船招商局创设为切入点考查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情况。第(1)和第(2)问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来说明;第(3)问结合当时中国的背景进行分析。答案:(1)经营状况:一直在发展,轮船吨位增多,收入日益增多,私人资本不断增加,官款膨胀

6、快于私人资本,利息负担加重等等。(2)引进了先进的交通工具,刺激了私人资本投资入股,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侵略。(3)首开了中国近现代的航运事业,开始利用中国的水域资源,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造船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基础巩固1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A西方物质文明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B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C中西文明在抵触中相互渗透D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材料内

7、容中对近代电报、电话、电灯和洋楼的赞美,说明了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纳,B项正确;中国社会没有被西方物质文明彻底改变,排除A项;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题干没有体现中西文明的碰撞、渗透,排除C项。答案:B2.观察如图,本照片摄制于1905年,照片中的人骑在木制的自行车上,但该车没有链条,估计无法运动。该照片反映出晚清()A普通民众对洋货的抵制B普通民众对新式交通工具的崇尚C自行车已逐渐走向普及D代步工具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解析:在当时,自行车是新式交通工具,图中的木制自行车应该是仿制品,这表明当时的普通民众对新式交通工具的崇尚。答案:B32012年,革命史诗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播出,从中我们知

8、道周恩来在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并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依据所学可推测出这一年在中国发生的历史事件,还有()A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B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C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解析:题干四个选项所出现的时间分别为1927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920年。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故答案为D项。答案:D能力提升4“举头铁索路行空,电器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中国近代哪一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铁路运输 B航海事业C航空事业 D电报电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从材料

9、中“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可知主要是关于通讯联系方面的。答案:D5在1896年至1911年间,中国新建铁路9 002余公里,其资本构成见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中国交通运输完成近代化清政府重视铁路交通事业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输出加剧政府禁止民间资本参与铁路修筑A BC 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交通事业的进步近代以来的铁路建设。题干信息反映的是铁路建设的情况,无法看出整个交通运输业完成近代化,故错误;从图片中清政府借款修筑和独立筹资官办的比重可知正确;由外国资本直接投资所占比重可以看出正确;从图片中官商合办所占比重可以得出民间资本参与了铁路修筑,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6诗句

10、“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反映的是1881年底在津沪之间开通了()A有线电报 B无线电报C有线电话 D无线电话解析:从诗中“地角天涯连一线”可以判断这一通信工具是有线通信,排除B、D两项。而电话传入中国是在1882年,排除C项。答案:A7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一份电报通报了太和殿(太和门)失火的消息。下列有关此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创了国人使用无线电报的先例B失火原因和英法联军侵华有关C中国的通信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D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得以加速解析:中国创设无线电报的时间是1906年,A错误;英法联军侵华是在1856年到186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

11、B错误;电报的使用反映了我国的通信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选C。D材料并未体现。答案:C8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下列史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建成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中国人开始自办有线电报A BC D解析: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答案:C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 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

12、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他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材料二由清政府投资,于1907年2月建立的上海电话局,是上海第一个由中国政府主办的电话局。上海电话局是以始于1902年的商办电话为基础组建的,它的开设,打破了自1882年2月上海出现外商电话公司以后,上海电

13、话通信事业基本由外商垄断的局面。摘自上海档案信息网材料三自道光二十二年五口通商,九十余年来中国门户洞开,外洋风雨,如潮袭来。一方面,中国的许多权利被侵蚀。又一方面,西洋的新文明不断地输入中国交通事业和以前不同,交通工具之科学化,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驿传通讯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通讯手段变化的原因。(3)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交通工具的发展与使用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问抓住“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

14、“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等信息归纳。第(2)问结合信息“清政府投资”及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注意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归纳。答案:(1)驿站及从事驿务的人员多,耗费人力、物力较大。邮驿的种类较多。邮驿制度比较完善,组织和邮递速度达到很高的水平。(2)原因:西方的工业文明的冲击;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政府(清政府或民国政府均可)推动;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任答三点即可)(3)驱动力的变化,由畜力逐渐转化为机械力;交通工具逐渐商业化,并且没有阶级的限制。原因: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与使用;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