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632473 上传时间:2019-08-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黄陵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陕西省黄陵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陕西省黄陵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陕西省黄陵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陕西省黄陵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黄陵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黄陵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在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A. 高转筒车的发明B. 铁犁牛耕的出现C. 耦犁技术的普及D. 曲辕犁的推广【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农业【详解】高转筒车是唐朝时期出现,故A错误;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说明是当时生产力发展重要体现,故B项正确;耦犁技术是汉代出现,故C错误;曲辕犁是唐代江东地区发明,故D错误。【点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2、的基本特点: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生产模式精耕细作;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2.都江堰水利工程兴修于A. 夏商时期B. 秦汉时期C. 春秋战国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详解】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在位期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故C正确;排除ABD。【点睛】春秋战国时期重大的水利工程:楚国芍陂(如今的安丰塘);秦国都江堰;秦国郑国渠。3.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畅销海外的手工业产品有A. 钟表B. 丝绸C. 象牙制品D. 青铜器【答案】B【解析】【分

3、析】本题主要考查丝织业【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丝国”的称号,故B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距今五六千年的蚕茧和丝织品残件。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丝绸外销的数量激增。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素纱襌衣”是两千一百多年前的丝织精品。它反映了西汉初期我国养蚕、缫丝、织造的高超水平。唐代“缂 (刻) 丝”技术出现。4.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经济结构中,“织”指的是A. 家庭手工业B. 宗法制C. 科举制D. 皇帝制【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小农经济【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男耕女织是中国

4、古代小农经济的一大特点,其中“女织”指的是家庭纺织业即家庭手工业,故A正确;宗法制是西周时期的继承制度,保证了各级贵族的世卿世禄,与材料无关,排除B;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形成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C;皇帝制度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之一,表现为皇权至上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与材料无关,排除D。【点睛】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出来的产品用来自己消费或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稳定性和脆弱性;封闭性和落后性;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是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5.鸦片战争前后,江南的经济重心从苏州渐移到上海,

5、地方人士慨叹苏州曩时列肆如栉,货物填溢,楼阁相望,“今则轮船迅驶,北自京畿、南达海徼者又不在苏而在沪矣”。导致苏州和上海地位更替的最重要的经济因素是A. 苏州传统棉纺织业的衰落B. 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开埠通商C. 运河贸易被海运彻底取代D.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苏州经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通商口岸,所以出现了“今则轮船迅驶,北自京畿、南达海徼者又不在苏而在沪矣。”的现象。本题选B。A项中的“衰落 ”是不符合史实的;C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

6、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的签订【名师点睛】南京条约(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6.宋代以前的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一定场所内进行,这类场所被称为A. 坊B. 市C. 城D. 街【答案】B【解析】宋代以前的“市”是固定的交易场所,宋代打破了坊市界限,故B项正确;A是城市中住宅区域;城是建筑范围,古城项错误;街道是城市中商业区域,故D项错误。点睛:古代“市”的基本形态(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2)“草市”主要

7、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7.汉文帝说“农,天下之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宋代李靓说:“民之大命,谷米也。”这两句话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的A. 闭关锁国政策B. 君主专制C. 重农抑商D. 重商主义【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农抑商【详解】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于明清时期,所以A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经济方面的内容,与君主专制无关,故排除B;由题干信息可知汉文帝和李靓都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故选C;中国历史上没有实行过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西

8、方的经济政策,故排除D。【点睛】重农抑商政策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8.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 商业活动开始出现D. 资本主义市场繁荣【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资本主义侵略,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A正确;B是明朝中后期;C是商朝开始出现;D中繁荣不符合事实。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A. 鸦片战争时期B. 洋务运动时期C.

9、甲午战争时期D. 五四运动时期【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而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故B项正确;A项是1840-1842年,排除;C项是1894-1895年,排除;D项是1919年,排除。点睛:首先明确民族工业兴起的时间;然后分析四个选项即可。10.“忽如一夜春风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分别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两阶段最恰当A. 一战时期、19281936年B. 洋务运动时期、一战时期C. 一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D. 19281936年、三大改造时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阶段特征

10、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出现了“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局面在这样的千载难逢的良机下,民族工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排除BD两项;“零落成泥碾作尘”,即体现民族工业遭受到了沉重打击,即抗日战争时期,排除A项。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相关阶段特征11.1915年创办于北京的双合盛啤酒厂,是我国第一家由国人创办的啤酒厂。其初创时期的资料可以用来研究A. 洋务运动的不断发展B.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D. 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洋务运动在19世

11、纪末甲午战败后已经宣告破产;B不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D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1915年正值一战爆发以后,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因此选C。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2.1936年初,国民政府规定,对农产品加工,提倡就农村或其附近发展,对一般工业应由政府实行保护和奖励的政策,对于那些地方上无力举办的大工业,应由政府、企业家一致进行。这说明国民政府采取的行动是A. 实行“币制改革”B. 鼓励外资投资国内产业C. 提倡国货运动D.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答案】D【解析】试

12、题分析:依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国民政府对工业发展采取鼓励保护和扶植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与材料所述吻合,所以答案选择D项。其他三项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考点: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产生 民国年间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3.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以上材料表明党和政府A. 认识到经济需要平衡发展B. 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C. 将重点转向农业和轻工业D. 开始纠正“

13、大跃进”运动的错误【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八大【详解】根据材料“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结合中共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可知认识到经济需要平衡发展,故A正确;“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C错误;“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8年,中共八大于1956年召开,故D错误。【点睛】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

14、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4.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A. 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B. 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成就C. 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D. 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双百方针”是在文学艺术领域及科学研究领域里的措施,不是在经济领域,并且它推行的时间是在1956年,与材料内容中的时间不符合,所以排除A项。农业合作化运动在1956年底时已完成,所以排除C项。人民公社体制在1958年时已经推行,所以D项错误,故答案选择C项。考点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国的经济建设的反思15.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B. 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C. 中共八大的胜利召开D.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主要是经济制度的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公有制经济已经占主导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已经在我国确立。故正确选项为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16.20世纪90年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步骤是,开发开放A. 深圳B. 浦东C. 厦门D. 海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