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华之怨 △báihuázhīyuàn △典故:指女子失宠之哀怨 △出处:《诗·小雅·白华》序:“白华,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取申女以为后,故下国化之,以妾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 ” △例子:贱者咸得秩进,各得厥职,以广继嗣之统,息~ (《汉书·谷永传》 ) 2▲抱怨雪耻 △bàoyuànxuěchǐ △典故:报:报复。
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出处:《战国策·燕策·乐毅报燕王书》:“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 3▲藏怒宿怨 △cángnùsùyuàn △典故:藏、宿:存留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指心怀怨恨,久久难消。
△出处:《孟子·万章上》:“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 △例子:为人要心胸开阔,~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4▲痴男怨女 △chīnányuànnǚ △典故:旧指爱恋极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的男女 △例子: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可怜风月债难酬。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5▲东怒西怨 △dōngnùxīyuàn △典故:比喻迁怒于人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厉色扬声,东怒西怨 ” 6▲恩甚怨生 △ēnshènyuànshēng △典故:给予太多的恩惠,反而会引起怨恨。
△出处:《亢仓子·用道》:“恩甚则怨生,爱多则憎至 ” 7▲恩怨分明 △ēnyuànfēnmíng △典故: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 8▲旧仇宿怨 △jiùchóusùyuàn △典故:结了很久的怨仇 9▲旷夫怨女 △kuàngfūyuànnǚ △典故:旷夫:大龄而未娶妻室的男子;怨女:大龄而未嫁人的女子。
指年龄已大,尚未婚配的男女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 △例子:他两个正是~,相见如饿虎逢羊,苍蝇见血,那有工夫问名叙礼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十三卷) 10▲没齿无怨 △mòchǐwúyuàn △典故:比喻永无怨言 △出处:《论语·宪问》:“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 11▲民怨沸腾 △mínyuànfèiténg △典故:人民的怨声就象开水在翻滚一样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反动统治怨恨到了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