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和医院文化成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6503747 上传时间:2019-08-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和医院文化成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和医院文化成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和医院文化成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和医院文化成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和医院文化成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和医院文化成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和医院文化成资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和医院文化树无根不活,医院文化无根不立任何一种文化模式都不可能是凭空全新产生的,医院文化也不例外,医院文化的形式及其内容一定有其历史渊源和路径依赖性。世界上大凡有生命力的管理思想,都是基于本土文化之上的。所以,医院文化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原有医院文化中优秀内容的继承和发扬,尤其是要继承和发扬医院文化中被证明正确的核心的价值观,这些观念被认为是保证医院长期稳定经营的基础。同时必须记取:作为一个文明发展古国,历史文化传统有益于今天文化建设之处多矣,把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与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从而为我国医院进行文化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有人曾说,世界上所

2、有民族中,有三件最可怕的事情:一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二是永不磨灭的犹太精神;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历经风雨,最终仍然傲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一种强大文化融合征服力量。所以,中国的医院进行文化建设是有资源优势的,如果能够吸收国内外的优秀文化资源尤其是整合传统文化,必将在该领域大放异彩,中国医院发展不可限量也。 “国之兴衰在民之觉悟”,应把儒、释、道学的很多行为法则引入医院。 医院文化的精神气质可以融合全球,但是其表现形式一定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优秀的民族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释道三家。一、儒学思想和医院文化儒学“六术”仁(爱)义(杀);礼(外)乐

3、(内);圣(行)智(明)后来变成了“五行”。其实管理哲学说到头不外乎这“六术”。仁,福利、自我实现;义,忠诚纪律;礼,组织、形象;乐,和谐、交流、舒服;圣,知行合一;智,正确决策,用人得当,开发培训。 儒家文化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学者彼得.伯格教授认为:“儒家文化展现出了经济的动力。中国移民在世界各地都很成功,尤其是在东南亚,便是个例证。”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大大得益于儒家文化。日本“近代工业之父”涩泽荣一首先将论语运用到企业管理,他开设了“论语”,倡导“论语主义”、“道德经济合一说

4、”、“义利两全说”、“论语加算盘说”,认为“论语中有算盘,算盘中有论语”,即讲道德、信用可以带来物质利益,而在牟利时要讲究道德、信用。他说:“我的经营中虽饱含着辛苦和惨淡,但是由于常遵孔子之教,据论语之旨,故使经营获得了成功。”日本东芝公司总经理土光敏夫,丰田公司创始人丰田佐吉、丰田喜一郎等人都喜欢论语,丰田喜一郎还将“天地人知仁勇”用作自己的座右铭。日立公司创始人小平浪平把儒家的“和”、“诚”列为社训。住友生命的会长新井正明以“其身正,不令而行”为座右铭,松下幸之助则认为,企业家要仁爱惠众,生产出象自来水一样多而便宜的产品以回报社会。目前在日本,不少企业家把论语作为日本工商企业的“圣经”,把

5、其中的思想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方针。松下电器公司迄今还在其商业干部学校中,把儒家经典作为商业道德课的教材。可见论语在医院管理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韩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真正祭祀孔子的国家。每年春秋两季,韩国都要在成均馆的大成殿举行孔子的祭祀典礼,政府派高级官员参加。韩国成均馆大学安炳周教授认为,儒家思想对韩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他指出:“儒家思想对防止现代化发展中产生的私欲、利己主义等不良倾向和社会思想的堕落,可以起到调节作用。因为在价值观方面,儒家文化倡导为别人作牺牲和忘我精神是受到普遍尊重和赞扬的良风美德,这些传统思想正是西方所没有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包罗万象

6、。作为医院文化之根基,儒家文化与医院文化对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基本方面。(一)、天人合一德国波尔教授指出:“儒家的人文主义哲学是与天道哲学相通的,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它沟通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和谐和顺应。在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避免人类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谓“天人合一”有三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三是重视人文,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思想,它说明了人与自然、人与人

7、、人与周围的一切的关系。“天人合一”应用于医院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取诸社会,还之人群”的医院经营哲学。它要求把医院的生产经营活动看作是一个不断满足社会正当需求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诊疗的过程。从医院构想,到医院服务的设计、定位、诊疗、随访的规划与实施的全过程,不仅要努力满足社会和患者的正当需求和欲望,并由此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还要求整个诊疗全过程都要与患者和全社会的长远利益相符合、相一致。正确处理医院自身利益与患者的正当需求和全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助健康之完美”的平衡、统一。中国的传统儒商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儒商精神首先是引道入商的大气魄。即“君子爱财,取之有

8、道”,医院绝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要有大眼光、大手腕、大气魄,具有大商贾的长远战略目标,就如同商道指出的“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而北京同仁堂历代恪守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传统古训以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更是这方面的典范。(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段话清晰的表达了人类期望“天下一家”的共同愿望和

9、追求。医院固然要赚钱,但是更应该是提升人类的生存质量,为人类的美好明天而奋斗。一个医院未必要树立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使命,但是追求一定要高远。论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就是这个意思。这就要求医院,当自身利益和患者、社会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医院首先考虑和保证的是社会整体利益,其次考虑和保证的是患者的利益,最后才是医院自身的利益。这话说起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具体的利益纷扰中能够主动去做也不容易。(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子贡有一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就是自己所不

10、愿意承受的,不要去加在别人头上。这条原则被认为是道德的底线和黄金律,也就是做人的起码标准。1998年,全世界100多个宗教组织代表集会发表“普世伦理宣言”,将中国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写进宣言。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在运作医院中也应该有这种观念,现在医院提倡双赢其实就是这个思想的引申。(四)、感恩西方有感恩节,中国自古也不缺乏感恩意识,中国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等,都与感恩有相通之处。但是中国的感恩意识在伦理本位的社会中太具体太功利。医院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做医院实际上是在做人。人是医院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一个无所畏惧一个不具有感恩意识的人

11、是不值得信赖的,这样的人组成的医院也是不值得信赖的。“君子施恩不图报,知恩不报是小人”,“受人滴水之恩,他日当涌泉相报。”这些都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理念。一个知恩感恩的人,时刻都想着为恩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会做出任何有损于恩人的事情;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不仅不思感恩、报恩,当个人利益与恩人的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会不惜损害恩人的利益而保全一己之私,这样的人最不可信、最不可靠!因此,报恩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品德。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有一次家中失盗,一位朋友闻讯后写信来安慰他,他在回信中写道:“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

12、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面对失盗,罗斯福没有怨天尤人,反倒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气度和智慧?蒙牛集团更是把感恩报恩当成做人的原则,他们把每年的感恩节当作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对待。“经营人心是蒙牛的终级目标,而感恩心是蒙牛文化的灵魂。蒙牛举办感恩节的目的是:关注员工的健康,提高生活的质量;营造心灵之间的感动,实现蒙牛人的伟大使命。”牛根生如是说,什么是中国人最深层的文化呢?那就是一颗真诚的感恩心。“以蒙牛事业为己任,不以蒙牛利益为己有。”源自对员工的感恩;“提供绿色乳品,传播健康理念”源自对消费者的感恩;“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源自对客户的感恩;“财散人聚,财聚人散”源自对

13、股东的感恩;“关注环保,回报社会”源于对社会的感恩;“98%的品牌是文化,98%的矛盾是误会”源自对蒙牛事业整个价值链条之间的相互感恩。借鉴企业感恩理念,我们医务人员更应该懂得感恩,将医治好每一位病人作为对自己的医术的检验,要学会感恩自己的医术的高明是自己平时不懈努力学习的汇报。二、佛教精神与医院文化 佛教精神不是简单的佛教教义,而是佛教信仰者身上所具有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这种处世态度对于在具有深厚东方文化传统的中国建立和完善医院文化有着许多积极意义。以下即是就佛教精神对于医院文化的积极意义所作的阐述:(一)、经世济众为自己和别人解脱痛苦,是佛教蕴含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佛教虽则分为大乘和小

14、乘,但是即便是小乘在追求层面上也讲究“穷则独善,达则兼济”,所以他们的自力拯救不能理解为只是追求自我个人的解脱,而是把自我拯救建立在通过个人努力并引导众生共同努力基础上。自度度他、自济济人,或说通过超度他人以求得自己的超度、通过救济别人求得自己的救济,这是佛教中经世济众的基本精神。医院应该吸纳经世济众的精神,把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作为医院追求的终极目标。通过通过医疗质量来为患者提供服务。医院树立了经世济众的精神后,通过一定的途径,让医院员工和社会知晓、认同这些精神,会为医院本身的经营带来极大帮助,也会对文化整体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作用。(二)、众生平等佛教教义不要求人绝对服从于某种意志或力量,

15、在佛教中,没有创世者与被创造者,没有领导与被领导。佛教中佛与佛弟子的关系,不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而是先觉与后觉、师与徒的关系。释迦佛创立了僧团组织后,没有以领袖自居,而是把自己当成僧团中的一员,与普通僧众一道,持钵乞食,赤足云游。众生平等是佛教的一大特质和基本精神。对于医院文化而言,众生平等应该作为其基本精神之一,应倡导医院内部员工平等相侍。要本着“皆为赤子”的情怀,把医院的各级领导者看作是具有不同分工承担不同任务的普通一员,领导者不是带领团队去执行他所决策和定义的工作目标,而是与团队的其他人员一道去共同实现大家所认可的工作目标。同时,医院应尊重每位员工在医院的发展权利。(三)、重智尚真

16、佛教作为宗教希望寻求的是人的终极归宿,但是佛教却不是一种盲目信仰的宗教。佛教强调发挥人本身具有的智慧,通过现象来看本质,洞彻声色,证悟真如。佛教之所以重智尚真,在于佛教自认为其所认知或了悟的是客观的真理。佛祖不是真理的创造者,只不过是真理的发现者。佛教更强调“以法为师”。重智尚真对于医院文化的价值,在于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不为事物表象所迷惑,崇尚真理、质问权威的精神。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医院永葆青春的法宝。在医院文化中应该鼓励员工去发现医院经营中存在的错误和缺陷,并及时去修补诊疗中存在的错误和缺陷。对于医院已有的文化要不断地在医院经营中去加以检验,以便适当扬弃。敢于对医院已经形成的医院文化挑战,就是医院文化中重智尚真的重要体现。纵览古今,很多佛教信仰者以特有的佛教精神为人处事,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科学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在现代医院经营管理方面,同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