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晚疫病的识别与防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96491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番茄晚疫病的识别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番茄晚疫病的识别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番茄晚疫病的识别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番茄晚疫病的识别与防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锄头农业技术库番茄晚疫病的识别与防治 晚疫病是露地、保护地及南方山区蔬菜基地番茄的重要病害。南方 45 月,北方 67 月,南方山区 7 月前后的阴天多雨天气及保护地秋末和早春棚室温度达16时均易发生。病害流行性强,年度间病情差异大,间或突然大发生,一些地方称为“疫病”、“怪病”、“过火风”。1 症状识别番茄苗期和成株期的地上部分都能被侵染,以叶受害最甚,严重时青果亦受害。苗期叶片病斑黑褐色水浸状,并向叶柄和茎蔓延。茎及叶柄病处褐色至黑褐色,缢缩变细,病苗萎蔫、倒折。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可生白霉。成株期多从植株下部及中部叶片开始发病。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和叶缘开始,初为浅绿色小点,很快成浅绿色不整

2、形、边缘不明显的大斑,后为褐色,病健组织交界处浅绿色。湿度大时新病斑或较老病斑病健交界处的叶背面,生稀疏的霜状白霉。潮湿时病斑扩展迅速,可达大半个叶片或以上,致病叶萎蔫或腐烂;干燥时病叶迅速干枯,而不引起落叶。茎部病斑初暗褐色不整形,经扩展或多个病斑联合,可环抱茎部形成暗褐色有“粗糙”感的病段,边缘不整齐、变细或不明显依被侵染时木质化程度而异。多在青果的果肩部发病,初油渍状暗绿色,不规则云状扩展,后暗褐色至棕褐色,微凹陷,边缘明显,质地硬,表面凹凸粗糙,湿度大时生稀疏白霉。叶柄、花梗症状同茎部。花、蕾被害褐色或暗褐色,最终干枯脱落。从该病在湿度大时病部生少量白霉,可与早疫病或条斑病毒病相区分。

3、2 发病条件与规律病菌在保护地番茄上辗转为害,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中及马铃薯块茎中越冬。孢子囊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直接侵入或从气孔侵入叶片,亦从茎的伤口、皮孔侵入为害。孢子囊水滴中萌发,而在高温干燥条件下,很快丧失生活力。气象条件是构成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在白天气温不超过 24,夜温不低于 10,阴雨连绵,或雾大露重,田间湿度大时均易诱发本病。如果高湿低温,特别是温度波动较大,有利病害流行;降雨的早晚和雨日的多少、雨量的大小及持续时间,均直接影响病害发生程度。凡导致田间湿度增大的因素,如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种植过密、保护地通风不及时等均能加重病害的发生程度。3 用抗病品种中蔬 4 号

4、、5 号,中杂 4 号,渝红 2 号,圆红,佳红等比较抗病,番茄晚疫病菌有小种分化现象,应因地制宜选用。近年亚蔬中心推出 列,亦可通过试种后选用。强栽培管理番茄育苗处应与生产地相隔离,并剔除病苗。选择地势高、排灌自如的田块,并与番茄、马铃薯和茄子实行 3 年轮作。高畦、地膜覆盖栽培,合理密植,及时整枝,适期摘除下部老叶,以利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在满足温度的前提下做好通风工作,适当控制浇水,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结露。剂防治金锄头农业技术库中心病株出现时开始施药,药前清除中心病株或中心病叶。药剂可选用 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霉威盐酸盐水剂 800 倍液,或 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或 69%水分散粒剂)1000 倍液,或 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7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进行喷雾,间隔 710 天。在保护地也可用烟雾法或粉尘法防治,即选用 45%百菌清烟剂每 667 平方米每次 200250g,或 5%百菌清粉尘剂每 667 平方米每次 1隔 9 天。气象条件适于发病时,勤在田间观察,以及时发现病株,进行适期防治。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