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儋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456995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儋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海南省儋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海南省儋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海南省儋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海南省儋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儋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儋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儋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随着松土工具耒耜(如下图)的使用,说明当时我国的农业生产处于A. 刀耕火种阶段B. 石器锄耕阶段C. 青铜器阶段D. 铁器阶段【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木耒、骨耜是商周时期古代劳动人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之一,除此之外还有石刀石斧等石器,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刀耕火种是原始社会主要耕作方式,与材料商周时期冲突,排除;青铜器在商周时期是一种稀缺珍贵资源,无法大规模运用于农业生产中

2、,排除C项;铁器时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点睛】本题题旨在考查古代生产工具变迁,其解题思路启发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要注重掌握历史阶段特征。2.“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这一“工程”是指A. 都江堰B. 龙首渠C. 隋唐大运河D. 灵渠【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知识点的掌握。根据材料“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可以知道该水利设施位于四川,指的是都江堰,故答案选A项。B、C、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3.宋元时期,江苏吴郡“地沃而物移,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证明该地

3、区在推行A. 垄作法B. 稻麦复种制C. 套作制D. 一年三熟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相关知识。 “割麦钟禾”指的是收获小麦以后种植水稻,水稻和小麦轮换种植,故B正确。A 项垄作法主要是北方地区为栽种旱地作物的耕作方式,江苏地区没有使用,故A错误;C项 套作制指的是在农作物的行间再种植其他不影响生长的作物,材料中没有涉及该内容,故C错误;D 项“割麦钟禾,一岁再熟”指的是一年两熟制,不是三熟制,故D错误。4.元世祖时期,大都城内居民所吃的粮食由粟麦改为以稻米为主,结果每年上百万石的稻米海运至京师。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南北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B. 跨地区长途贸易

4、发达C. 国家经济重心的变迁D. 农作物水稻种植区城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元世祖时期,大都城内居民所吃的粮食由粟麦改为以稻米为主”可知,稻米主要产自南方,结合所学知识,中原经过长期的战乱摧残,经济发展缓慢,粮食仰赖南方供给,说明国家经济重心南移,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南北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只是反映大都城内居民所吃的粮食由粟麦改为以稻米为主,稻米主要由南方海运过来,A错误;明清时期跨地区长途贸易发达,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水稻种植区域扩大,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元世祖时期,大都城内居民所吃的粮食由粟麦改为以稻米为主”,联系所学经济重心南移

5、的史实分析解答。5.“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这一土豪生活在唐朝,不可能成为他显摆资本的是A. 灌钢法制作的钢刀B. 精美的青铜酒器C. 胎质细洁的白瓷D. 艳丽柔和的粉彩瓷【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灌钢法发明于南北朝时期;青铜酒器早在商朝就已经发现;白瓷出现于唐朝时期;粉彩瓷器出现于明清时期,故答案选D项。排除ABC项。6.周礼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系统记录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专著。书中共总结了: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这段记载描述的是A. 官营手工业产品丰富,技艺精美B. 民营手工业水平超过官营手工业C. 民营手

6、工业技艺庞杂,规模扩大D. 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专业化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可知,周代手工业分工细致,专业化强,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知道官营手工业早在夏朝就已经出现,而民营手工业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项。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官营手工业产品丰富,技艺精美,排除A项;民营手工业水平超过官营手工业是在明朝中后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民营手工业的规模大的信息,排除C项。7.德国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记载:在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中国成了全世界白银的“秘窖”,欧洲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掠夺来

7、的白银,有一半最终都运抵中国。这主要是A. 中国商业环境相对宽松B. 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C. 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D. 中国新经济因素的资本原始积累【答案】B【解析】“在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中国成了全世界白银的秘窖,欧洲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掠夺来的白银,有一半最终都运抵中国”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较好,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故B正确;1500年到1800年是明清时期,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A、C错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欧洲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掠夺来的白银,有一半最终都运抵中国”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排除D。8.若来唐经商的外国商人在广州有生意上的事情,应该找

8、A. 邸店B. 柜坊C. 瓦肆D. 市舶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外贸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唐朝设立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所以选B项。其他选项不符合材料要求,排除。9.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A. 两汉时期B. 隋唐时期C. 两宋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京梦华录属于宋代,这反映了两宋时期的夜市普遍出现,故C正确。两汉时期,没有夜市,故A排

9、除。隋唐时期夜市不够普遍,故B排除。明清时期不是夜市普遍出现开始的时间,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宋代10.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A. 城市商业功能增强B. 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 官府鼓励经商D. 生活习俗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城市功能的演变以及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由题干“宋”、“都城”、“向客商出租”并结合所学知识,宋朝商品经济十分繁荣,城市不断扩大,城市为商业发展的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表明宋代城市的商业功能增加,而B、C、D项在题干中均没有直接体现,故本题正确

10、答案为A项。11.明史中记载:明朝初年并没有“银法”(即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规定),到明英宗时规定“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这一规定A. 有利于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B. 使白银成为唯一的货币C. 意味着传统经济政策的改变D. 导致白银大量外流【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没有银法”到“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可以推断出白银的使用越来越多,这有利于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故答案选A项。B项使白银成为唯一的货币,表达过于绝对,排除;C项意味着传统经济政策的改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导致白银大量外流与材料冲突,排除。12.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想寻找史实印证“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出

11、现了诸多新因素,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都有所体现”这一观点,他找到的经济方面最有力的证椐是A. 苏州机户“自行设机督造,雇匠织进”B. 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C. 吴江“游手之徙,十室而九”D. 汉口“人烟数十里,贸户数千家”【答案】A【解析】根据“明清时期”“经济方面”,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的经济方面的新因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C、D三项反映的商人和商业的发展状况,不符合题意,应排除;A体现了雇佣关系的出现,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表现,符合题意,故选A。【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明清经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经济方面的新因素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3.永乐年间遣使下西洋,“招谕海番,

12、贡献毕至”,民户承令转卖这些货物,因而“百姓充实,府藏衍溢”。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 “海禁”政策尚未实行B. 欧亚交流日趋频繁C. 下西洋旨在缓解财政危机D. 朝贡体系有助于商贸发展【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永乐年间遣使下西洋”、“百姓充实,府藏衍溢”可以看出明朝的朝贡体系有助于商贸发展,故D项正确;海禁政策在明初就开始实行了,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下西洋不涉及与欧洲的交往,故B项错误;下西洋是朝贡贸易的体现,是以宣扬国威、友好交往为目的,不计较经济效益,故C项错误。点睛:“永乐年间遣使下西洋”、“百姓充实,府藏衍溢”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朝贡体系的作用。14.战国时期商鞅主张重

13、农抑商,西汉时期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认为工商皆本。这些古代的商业思想A. 与历代商业政策的调整基本一致B. 揭示了“本末”观念的长期存在C. 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D. 都站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商鞅变法后封建社会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因而尽管西汉时桑弘羊提出农商并重,但并未推广,所以到宋代仍有很多思想家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这说明自商鞅变法后整个封建社会“本末”观念的长期存在,故答案选B项。中国自秦以来历代商业政策的主流都是重农抑商;商鞅和桑弘羊的主张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干预

14、经济;不能片面地理解古代商业思想导致了经济发展迟滞,如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起到了积极作用,故A、C、D项排除。15.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河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明朝鼓励民间贸B. 明朝造船技术落后C. 明朝禁绝朝贡贸易D.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海禁政策。根据题干“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可知明朝政府禁止远洋,这是海禁政策的表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排除ABC项。16.商鞅说:“农、商、官三者,国之常官也。农辟地,商致物,官治

15、民。”“三官贫,必削。”这表明商鞅认为A. 商业在国家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B. 只有实行“重农抑商”,国家才能富强C. 秦国的经济政治贫弱,必须实行变法D. 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官吏的管理【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没有提到秦国的经济政治状况,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出商业的重要地位,并没有指出“重农抑商”,故B项错误;材料有指出官吏的重要地位,但没有指出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官吏的管理,故D项错误;从材料“农辟地,商致物,官治民”可以反映出商业在国家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故A项正确。17.新航路开辟”是众多航海家不断探索的结果,下列人物与其航行路线或终点对应正确的是A. 达伽马菲律宾B. 麦哲伦印度C. 哥伦布美洲D. 迪亚士环球航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计划向西航行到达亚洲,但最终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故C项正确。达伽马绕非洲海岸到达印度,故A项错误;麦哲伦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故B项错误;迪亚士沿非洲海岸探险,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