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5册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643770 上传时间:2017-10-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0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5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5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5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5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5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5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5册(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五册中小学通用教材小学语文编写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北京出版社重印北京市新华书店发行北京印刷二厂印刷1979年2月第一版1981年6月第三次印刷书号:K7012.0103定价:0.34页数:157彩色插图四幅八角楼上周总理的睡衣瑞雪桥目录看图学文1 八角楼上 (第1页)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觉察到。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

2、了许多光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2 周总理的睡衣 (第2页)邓妈妈七十多岁了。她戴着花镜,安详地坐在椅子上,给敬爱的周总理补睡衣。睡衣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这一回,邓妈妈又穿上了线,右手捏着针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练地打结。她是多么认真啊。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这件睡衣,望着补丁上又匀又细的针脚,眼睛湿润了。在她们面前的小凳子上,摆着个针线笸箩笸箩里放着剪刀、线团、布头和针线包。这个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特别引人注目。它是多年来周总理和邓妈妈随身带着的。是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就带在身边,一直带到北京来的呢?是从延安窑洞,从重庆红岩,还是从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3 三味书屋 (第4页)三味书屋是

3、几十年前的一个书塾,现在是绍兴鲁迅纪念馆的一部分。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的古树底下有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上照老样子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的那张是鲁迅用过的。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早”字。字是横着刻的,很象一个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又象一支小巧玲珑的火把。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鲁迅的父亲害了病,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着料理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教书认真的寿老先生严厉地对鲁迅说:“

4、以后要早到!”勤奋好学的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小小的“早”字。他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4 我们就从这里出发 (第7页)我们的学校在小山脚下,四周的树苗清秀挺拔;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窗外盛开着朵朵鲜花。多少次解题运算,观察思考;多少回课后复习,课堂问答;为了我们攀登科学技术高峰,老师啊,您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党中央的号召,在这里有响亮的回答:“向四个现代化进军,我们就从这里出发!”我们要飞向蓝天,让卫星对祖国的地下资源细细考察;我们要奔向海湾,让钻井把祖国的海底宝藏一一开

5、发。我们要驾驶高速舰艇,在万里海疆掀起滚滚的浪花;我们要操纵电子播种机,在千里平原描绘丰收的图画。啊,我们的学校,正培育着新长征的千军万马;向四个现代化进军,我们就从这里出发。基础训练1(第9页)一、背诵字母表,看谁背的最准、最快。按字母表的顺序写出小写字母,看谁写的对,写得好。二、在教师指导下开始用钢笔写字。三、读一读,再用带点的词各说一句话。四、读一读。五、抄写下面的句子。六、照样子写两句话。七、习作。5 寓言二则 (第12页)自相矛盾古时候有一个人,一手拿着矛,一手拿着盾,在街上叫卖。他举起矛,向人夸口说:“我的矛锐利的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接着又举起盾,向人夸口说:“我的盾坚固的很

6、,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有人问他:“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他哑口无言,回答不上来了。掩耳盗铃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想把它偷走。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响声要耳朵才能听见,如果把耳朵掩起来,不是就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那个铃铛。谁知手刚碰到铃铛,就被人发觉了。6 群鸟学艺 (第14页)许多鸟听说凤凰会搭窝,都到他那儿去学本领。凤凰说:“学一样本领,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 ”话刚开个头,猫头鹰想:“凤凰只是长得漂亮,不见得有什么真本领。有什么好学的!”猫头鹰飞走了。凤凰接着说:

7、“要搭窝,先要选好根基,比如大树干上的三个杈”老鹰一听,想:“啊!原来就是找个树杈,挺简单,我会了。 ”老鹰拍拍翅膀,也飞走了。凤凰接下去说:“把叼来的树枝,一层一层地垒起来”刚说到这里,乌鸦想:“原来就是垒树枝啊,我也学会了。 ”乌鸦得意地飞走了。凤凰又往下说:“这种窝不算好。要想住得安稳一些,应该把窝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风,不怕雨”麻雀听了,高兴地想:“和我想的一个样!” 麻雀转身飞走了。只有小燕子还在那里认认真真地听。凤凰对小燕子说:“搭这样的窝要不怕苦,不怕累。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泥拦匀了,再一层一层地垒起来,然后叼些毛和草铺在窝里。这样的窝住着才舒服呢。 ”小燕子听完,唱起动听的歌,向

8、凤凰表示感谢。这些鸟都向凤凰学过搭窝,可是有的仍旧不会搭,有的搭的窝很粗糙。只有小燕子搭的窝,不仅漂亮,而且又结实,又暖和。7 列宁怎样作文 (第16页)列宁在中学里学习,功课很好,各科成绩都是五分,年年得到一等奖。他十七岁中学毕业的时候,还得了金质奖章。老师指定的家庭作文,常常规定两个星期交卷。许多同学往往拖到交卷前一天的夜里,才匆匆忙忙地写出来。列宁不是这样,老师指定了作文题,他当天就动手。他先拟好作文提纲,接着就打草稿。他把打草稿的纸竖着对折一下,分成两栏,在左边一栏里打草稿,并且按照提纲的次序在草稿上标出号码。在右边一栏里,写上许多引文,或者补充许多新的内容。列宁打草稿用铅笔。他把铅笔

9、削得尖尖的,草稿上的字又清楚又整齐。快到交卷的日期了,他就根据右边一栏的材料修改草稿,再写在另外的纸上。最后,他把修改好的稿子用钢笔清清楚楚地誊在作文本上。那个中学的校长就是列宁的语文老师,他常常称赞列宁的作文成绩好。他对列宁的母亲说,列宁作文肯用心思,考虑得很周密;写的文章内容丰富,叙述得很明确,很简洁。8 *课间十分钟(习作例文) (第18页)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认真啊!只一分决定输赢,可是你推我挡,常常打十几个回合还不分胜负。球台右

10、边的大槐树下,也围了一些同学。他们在爬竿。一个大同学刚从竿上滑下来,一个小同学纵身一跃,用力抓住竹竿,像敏捷的猴子,迅速地爬了上去。不一会儿,他就爬到了竿顶。多高兴啊,他笑着向下张望。“丢沙包”是同学们十分喜爱的活动。操场的西墙边,这一组,那一组,玩得多有劲儿!两头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动猛攻。中间躲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飞来的方向,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沙包飞来了,只见这个同学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又从背后飞来了,他猛一转身来个海底捞月,抓住了沙包。他们胜利了,蹦啊跳啊,心里多么欢畅!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采。看,操场中间,有的跳皮筋,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

11、。最有趣的是一年级的小同学,他们由老师带着在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呢。基础训练2 (第21页)一、读一读,在组成词语写下来。二、照样子,找出句子里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三、下面每组的五个词中,有四个是一类的,找出不是一类的。四、读下面的句子,比一比每组里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五、抄写下面的句子,注意顿号的用法。六、把下面错乱排列的句子,按照先后顺序,连成一段通顺的话,读一读,再写下来。七、习作。9 一个粗瓷大碗 (第24页)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用过的。她那时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了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有一回,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

12、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从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通讯员为难地说:“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儿还呀!”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部队虽然还有一点点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端着这碗高粱米饭

13、,望着面前的小通讯员,怎么忍心责备他呢?赵一曼趁人不防的时候,快步走进炊事棚,把饭倒在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这些,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他没有吭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呀!”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据后来“侦察” ,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10 想起你 (第27页)想起你,就想起巍巍井冈山,就想起山上小路,崎岖蜿蜒,就想起小路上飞动的扁担。当年,你和红军战士一起,挑南瓜,挑柴草,挑米,挑盐,直到把革命挑到天安门前。总司令啊,我想说,今天,我们生命中的一

14、切,都来自你的双脚和双肩!交给我们吧,你磨光的扁担,哪怕山再高,路再险,我们也会把整个地球挑进明天!11 *父亲小时候的故事(习作例文) (第29页)我的父亲是朱德同志。他小时候家里很穷。老人们吃尽了不识字的苦头,就下狠心借了高利贷送他去念书。我父亲学习非常努力。他每天跑很远的路去上学,回家还要下地干活,晚上读书到深夜。在私塾里,他年龄最小,学习成绩却最好。离我家不远有条小河,附近的孩子们都爱到那里去游泳。地主家的孩子说河也是他们家的,每次得让他们先游够了,才让穷孩子下河。我父亲知道了非常气愤。有一天,穷孩子们又去游泳。我父亲带头跳进河里。等地主少爷们来了,大家把为首的那个引下河。我父亲冷不防

15、把他按到水里灌了个饱,直到他连声讨饶,答应穷孩子们可以随便游泳才放手。这件事使我父亲懂得了,要不受欺侮,就得团结起来斗争。有一年大旱,禾苗都快干死了,连饮水也发生了困难。有一天,我父亲上山去割草,发现有一片草长得特别茂盛,草底下的土很潮湿。他想下面可能有泉水,就约几个小朋友来挖。大家挖了一个很深的坑,总不见水。有的人泄气了,想不干了。我父亲仔细观察了坑的四壁,耐心地给大家讲,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哪能这么湿?可能挖得还不够深。他鼓励大家说:“我们看准了的事情,就要干到底。只要朝最湿的地方挖,一定能挖出泉水来。 ”在他的带动下,大家又干起来。挖了不久,一股清泉果然从地底下冒出来了。

16、大家围着坑又唱又跳,都说他能干,为村里做了一件好事。基础训练3 (第32页)一、比一比,在组成词语写下来。二、读一读,写一写。三、读一读,注意每组里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四、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在适当的地方停顿。五、说一说下面字的笔画和笔顺,再写下来。六、习作。12 新农场 (第35页)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我就寂寞地躺在这里;从没见过人是什么样子,陪伴我的是野兔和狐狸。我没有欢笑,也没有幻想,总是埋怨自己没有出息;野草和泥沼将我掩盖,春姑娘对我理都不理。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啊,事情会发生得这样神奇:不知从哪儿开来这么多机器,隆隆声打破了几千年的沉寂。肥沃的黑土见到了阳光,阵阵散发着春天的气息;从此我变成祖国的农场,人们把无数珍宝撒在我怀里。13 会飞的水 (第37页)不久以前,我访问了山里的喷灌区。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在长势正旺的玉米上,挂在就要吐穗的稻棵尖上,滴到含苞欲放的棉桃上。啊,真没想到,水长了翅膀,飞起来了。自古以来,鸟往高处飞,水往低处流。今天,水竟学会了鸟的本领。水究竟是怎么飞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