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学科联赛竞赛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643765 上传时间:2017-10-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语文学科联赛竞赛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二语文学科联赛竞赛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二语文学科联赛竞赛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二语文学科联赛竞赛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二语文学科联赛竞赛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学科联赛竞赛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学科联赛竞赛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2005 年下半年初二年级学科联赛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同学,你好。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 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0 分)1. 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诗句:(2 分)(3)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 , 。 ”(4)以豪放著称的高适在别董大中安慰朋友的名句是“莫愁前路无知己, 。 ”你能再写出几句有关赠别的诗句吗?(可不写作者名,一句

2、 1 分,至多加 2 分)2. 中国古诗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不少名句传诵千古,恰当地引用名句,会使我们的语言增色不少,请为下列语境恰当地引用诗句:(2 分)(1)客居他乡的游子,每到节日来临,常会情不自禁地呤诵起王维的名句“ ”来表达一种思亲之情。(2)寄语远方的友人,我们常用“ , ”来表明只要是心心相映的朋友,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是近在咫尺。3. 下列题目中任选做一题,若全做,则第二题为加分题,至多可加 2 分。 (2 分)(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神机妙算,巧借东风的 ;如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

3、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至少一个故事的名字。(多写多加,每个 0.5 分,最多加 1 分)(2)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塑造了众多深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英雄形象,如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的 ,忍到无可忍,雪夜被逼上梁山的 等等。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呢?请至少写出一个人物的名字并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这个人物的一个故事。 (多写多加,每个 0.5 分,最多加 1 分)4. 用“如果、仅有、没有、而”这几个词语(每个词语最多可用两次)填在下文的横线第 2 页 共 6 页上,使下面这段话连接起来。 (2 分)各式各样的菊花, 几盆菊花的话, “菊花之海”就不能出现了。金鱼也是一样, “珍珠鳞”

4、、 “鹤顶红”之类的品种, “朝天眼” 、 “水泡眼”之类充满了丑角情趣的金鱼,也许小孩子们,甚至包括一部份成年人,看来就会感到不够味了。5将下面五句话填入文中横线上,顺序最恰当一组是( ) (2 分)大雪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晨, , 。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 , , 。在清晨的阳光下,幻化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眼前的一切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天放晴了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都罩上了一层白茫茫的厚雪太阳出来了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二古诗文欣赏(16 分)下边的古诗、联、文,表现了古代的高雅之士对自然之美、环境之美的热爱和追求。请借助工具书,认真阅读下边

5、几段材料,然后答题。【材料】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材料】画眉鸟 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a)林间自在啼。【材料 3】对 联屋后松竹添秀色门前梅兰 【材料】养鸟有道郑板桥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尔。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zhu ji) ,如云门 、 咸池之奏;及(b)披衣而起见 (1) 扬翚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 (2) 乐而已。大率平生乐处,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注释】这是作者题在湖阴先生

6、居室墙壁上的一首诗。 排闼(t):意思是推门(而入) 。 扬翚(hu)振彩:扇动五彩翅膀。1. 材料前两句诗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人勤。请你也用 2 个字概括后两句诗的内容。2 分2. 请在材料下联中的横线上,填写能够与上联相对应的 3 个字。2 分第 3 页 共 6 页3. 将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用 2 个逗号把它断开。2 分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4. 文言文中“之” 、 “其” 、 “而” 、 “以”这样的词语很多,多读便能读顺口、读明白。请你凭语感,在所给的文言词中,选择 2 个分别填入材料 4 的、处,使文句通畅。2分处 处5. 根据上下文,分别写出材料 2 和材料

7、4 中加点的“及”字的意思。2 分材料 2 的“及”: 材料 4 的“及”:6. 用名人名言、诗文名句对文章进行概括,是一种读书方法。请你在材料 2 中选择恰当诗句对材料进行概括。3 分7. 古代高雅之士常在诗文中表现他们对居室环境之美的追求,请举出一个句子。3 分三现代文阅读(34 分)(一)无公害塑料目前,为了根除白色污染,国外科学家研制出各种类型可以自行分解的自毁塑料,即无公害塑料。这种塑料是“白色污染”的替代物。科学家预言,它将在下个世纪风靡全球。在新兴的无公害塑料家族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是生物自毁塑料。目前,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 20 多家公司推出了生物自毁塑料。美国密茨根大学

8、的生物学家提出了“种植”可分解塑料的设想。他们计划用土和玉米为原料,植入“塑料”的遗传基因,使它们能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含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德国哥丁根大学的微生物专家最近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的细胞内部生成聚酯。这类聚酯可制成植物型生物塑料。这种塑料在细菌的作用下,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这种塑料垃圾可以作为植物肥料而回归大自然。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科技人员正在用农林作物的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农用薄膜。这种农用薄膜不仅抗拉强度大,而且降低了成本。除了生物自毁塑料外,科学家还研制成功化学自毁塑料和光学自毁塑料。所谓 是指在塑料制品上喷洒一种特制配方的溶液,使其与塑料成分发生化

9、学反应,从而使塑料逐渐溶解,成为可以被水冲洗掉的无害物质。光学自毁塑料是美国一家公司不久前研制成的一种新型的自毁塑料。这种塑料内含一种遇光会慢慢自动分解的物质,在太阳下曝晒 60 天后,便成为泥尘。 (16 分)1根据文章内容的内在联系,第四段文字开头的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2 分)2新兴的无公害塑料的特点是: (2 分)3根据文章内容,为“光学自毁塑料”下一个定义:(2 分)光学自毁塑料是指 第 4 页 共 6 页4植物型生物塑料垃圾“可以作为植物肥料而回归大自然”的原因是 (2 分)5本文首先具体地介绍了 塑料,是因为这种类型的塑料是“ ”。 (2 分)6从文章内容来看, “白色污染”应指

10、 (3 分)你能举出一个有关“白色污染”的实例来吗?写在下面横线上。 (3 分)(二)一件小事今年春节,我正在东京。虽然日本一般人早已不过旧历新年,但我毕竟是中国人,很想在这天得到一种过新年的感觉。于是,便邀了两位日本教授一起去富士山。不巧的是,车刚开出东京,就开始下雪了。富士山去不成了。我们只好折道去箱根看看。当年鲁迅留学日本时,也曾到箱根去过。那是日本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同行的两位日本教授,一位是国学院大学的芦田肇先生,他负责开车。另一位是中央大学的前田得昭先生,他曾在我国华东师大住过两年,而我在同校竟无缘相识。不过,这次旅途中发生的一件小事,却使我们彼此认识颇深,至少在我是这样。长途行车

11、是免不了要吃东西的。我们除了停车喝咖啡以外,在车上也吃了些点心。这是为了节约时间好赶路。东西吃完,免不了会留下一些废纸袋之类的垃圾。对于这种生活垃圾日本人一般是在事后丢弃在专门的垃圾袋中。但这一次前田先生似乎不太愿意这样做。他把几个纸袋捏成一团,摇下车窗,一边把纸袋扔向窗外,一边说:“我也学习学习中国人。 ”我这个中国人正坐在车上,当时所受到的被侮辱感的冲击难以名状。我想我是不能沉默的,便对他说:“你对中国人的批评我是可以接受的,不过现在是日本 ,作为一个日本人,你的这种行为恐怕是对日本的侮辱吧。 ”大概听出了我的语气中含有明显的不愉快,芦田先生在一旁赶忙说:“他太失礼了,太失礼了。 ”前田先

12、生是中国文学的研究者,我和他既是同行,也算是朋友,经常在一起喝酒谈天。可惜,我们相互之间并不真正了解。倒是通过这一件小事,我这一方面不能不对他有了切实的认识。那天的雪越下越大,但我们终于慢慢地上了一座山的山顶。举目四望,白茫茫的一片。如果天气好,站在这里是可以看到富士山的。现在,一切都被大雪遮蔽了。日本的气候变化无常,一不小心就会发生群体尴尬的事,所以每次外出,总得有遭遇意外的心理准备。 (18 分)1作者以猜测的口吻说“前田先生似乎不太愿意这样做”中:(4 分)(1) “这样做”指的是 (2) “不太愿意这样做”是因为前田先生 。2阅读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回答下面问题:(4 分)(1)作者说“

13、我是可以接受的” ,这是因为 。(2)联系上下文,为什么作者说“这种行为是对日本人的侮辱”?第 5 页 共 6 页答: 3第段中加点的词“难以名状”的意思应该是 (3 分)4作品中常用景物描写来渲染、烘托人物的心情,本文也用了这一手法,请举出一个例子来并说明它渲染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 分)答: 5 “日本的气候总是变化无常”一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4 分)答: 四写作(40 分)(一) 下面的图表,反映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否复习与知识保持的关系,请用文字把图表所示的内容准确的表述出来。10 分要求:(1)语言要准确。 (2)顺序、层次要清楚。 (3)字数 50100 字。时间间隔时间知识保持状况是否 (%)复习第一天 过 34 天 过两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