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416274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4.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考情导航,案例探究,考点导析,素能专攻,考点演练,考情导航 探寻命题规律 导航全程复习,高考命题剖析,课时任务通关,知识任务,1.知东北地区的范围和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2.知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和商品粮基地的生产特点。 3.知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力任务,1.能对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进行合理评价。 2.能针对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案例探究 理清探究思路 形成思维链条,了解区域发展条件,【状元笔记】 东北地区农产 品品质好的原因 (1)夏季雨热同期; (2)生长期长; (3)昼夜温差大,光

2、照充足; (4)冬季气温较低,病虫害少。,黑龙江,1.范围: 、吉林、辽宁三省和 自治区东部。 2.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内蒙古,一年一熟,低温冷害,410月,(2)地形条件: 、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条件: 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2.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交通发达,利于 型农业发展;开发较晚,人口密度 。,【误区警示】热量不足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也有有利影响热量不足使作物只能一年一熟,但冬季长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使土壤更肥沃;冬季积雪春季融化,缓解春旱,可改善土壤的墒情,同时害虫较少。,高原

3、,黑土、黑钙土,外向,较低,1.主要农业生产区域,【图示分析】 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区域划分图,分析区域发展现状,松嫩,大兴,安岭,人参,2.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 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出特点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地区 生产。,2.图示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地域性,三江平原,专业化,【知识拓展】黑土地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 (1)原因 自然原因:夏秋季暴雨冲刷,春季风蚀;地势起伏大;土壤孔隙大;平原地区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毁草毁林;土地不合理利用;缺乏生态保护意识。 (2)危害:使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土壤板

4、结,可耕性越来越差,造成农业生态环境退化。,整合问题与对策,1.存在问题:人口激增、高强度的 ,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遵循原则 (1)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 (2)坚持 、生态效益的统一。,农林开发,经济效益,【状元笔记】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大途径 (1)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各业比重。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3.发展方向,专业化,绿色食品,考点导析 建模思维流程 引导能力运用,考点

5、一,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真题剖析,(2017全国卷,36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

6、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3)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金牌导思,如何考,如何思,1.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思考:题干要求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我国的产需状况如何? 迁移:非洲坦桑尼亚热带草原气候,而我国大部分为亚热带和温带气候区。 感悟:解答本题要从生产和需求两方面作答,生产看生产地特征剑麻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我国国内热带地区面积小,处于热带的地区纬度也偏高故产量低,质量差;需求看国内市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需求量大。 2.指出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思考:建剑麻农场需要考虑哪些条件?材料

7、中呈现了哪些条件? 迁移:农场建设需要考虑当地的原料、水源、市场和交通状况、地价、劳动力、政策、种植历史(经验)等因素。 感悟:抓住限制性条件“据图”“与其他地区相比”图示有哪些信息?铁路、港口交通;首都、城镇市场、劳动力;河流水源。,3.简述兴建剑麻农场当地可获得的利益 思考:建剑麻农场会带来哪些影响,其中对当地有利的有哪些?材料中呈现了哪些信息? 迁移:农场建设带来的影响主要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角度分析。 感悟:经济种植、建厂、建配套加工厂提高经济效益;社会“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增加就业;“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改善基础设施;生态多侧重分析不利影响不能获益。,(1

8、)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3)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出结论,考点探究,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条

9、件,如区位、交通、市场、政策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同时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方法技巧,考点二,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途径,真题剖析,(2015浙江卷,78)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 A.甲地海拔较高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

10、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 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增加耕地面积 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改变耕作制度 A. B. C. D.,金牌导思,如何考,如何思,1.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推断相应特征 思考:图中四地地理位置有什么差异?两个阶段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迁移:土地利用变化要看类型变化和面积变化。一般来说,农业的布局与地形有关,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河湖宜发展渔业。 感悟: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获取图示的分布与变化信息,具体如下:,2.农业大规模经营可采取的措施 思考:农业的大规模经营与哪些因素有关? 迁移:实现农业的大规模经营,一要保证耕地多,即地广人稀;二要机械化程度高。 感悟

11、:要实现地广人稀一是增加耕地面积,二是减少人口材料中“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说明此措施基本不可行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人均耕地面积增多利于农业机械化与大规模经营。 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利于大规模经营。,(1)B (2)B,出结论,考点探究,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三大问题及对策,2.东北地区商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 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首先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然后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步骤如下:,素能专攻 强化地理技能 提高核心素养,1.评价区域农业发展条件

12、 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包括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等)、资源、交通、农业基础、政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可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2.描述区域农业的特点 包括农业地位、农业类型、主要农产品、农业分布区、耕作制度、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等。 3.分析区域农业的问题 (1)农业发展及定位问题:农业发展及定位与社会发展、市场趋势不符合,如卖粮难。跟不上当前绿色生态发展的趋向,无法参与国际市场或高端市场竞争等问题(质量与品牌竞争力不足)。,(2)农业布局问题:不能因地制宜的布局农业,区位选择不合理,可能引发:农业生态问题(如陡坡发展种植业会引发地质灾害、水土流

13、失,干旱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引发荒漠化、盐碱化等),市场或成本问题(如低产值农业布局在高地价区,生鲜农业布局在交通不便地区)。 (3)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土壤问题(板结、肥力下降、污染等,后备耕地不足问题);水源问题(水源不足、污染等);植被问题(植被破坏问题);化肥农药(过量使用、污染浪费严重)。 4.提出农业发展的措施 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生态的协同发展)为根本目的。 (1)定位布局上:合理定位、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力。,(2)产业发展上: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开拓市场,扩大规模,构建品牌;提高生产效率、单位产量,提升知名度,提高竞争

14、力。 (3)具体措施上:治理污染、保护生态;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5.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向 (1)专业化、科技化、机械化、品牌化。如建设专门的产业带、产业区;发展节水技术、良种、化肥、农药、温室技术、工厂化生产等;提高机械化的比例,降低生产成本。 (2)安全化、生态化、绿色化、循环化。如使用有机肥等,提高品质,注重食品安全。,提升训练,(2016全国卷,36(4)改编)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

15、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深度链接】 见“考点演练”T2,“课时冲关”T8、12、13,解题思路:该题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及发展的方向问题。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主要是突出因地制宜,发挥当地农业优势,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第(2)题,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主要是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形成品牌,实现经营多元化发展。,(1)以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为例,分析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

16、措施。 (2)简述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发展方向。,答案:(1)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2)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考点演练 对点典题再练 巩固复习效果,考点一,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下表表示我国某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根据论证可知变化较为合理。据此回答12题:,解析:1.B 2.C 第1题,从表中可知,该地的耕地比重在减小,林地、草地比重在增加,且变化较为合理,因此该地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