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416113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北京市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北京市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北京市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北京市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含解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测试地理试卷本试卷分A卷和B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A卷(共30道选择题,3道综合题,共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下图是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图中表示的大洲依次是A. 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B. 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C. 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D. 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2. 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A. B. C. D. 3. 图中所示的六大洲中,缺失亚寒带针叶林的是A. B. C. D. 【答案】1

2、. C 2. C 3. D【解析】【1题详解】世界上面积最大洲是亚洲,是亚洲,可排除D;每拔最低的欧洲,是欧洲,C正确。【2题详解】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但同时极圈也穿过的大洲只有亚洲,是亚洲,C正确。【3题详解】非洲纬度较低,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南半球由于海陆分布的原因,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因此大洋洲、南美洲、南极洲缺失,是大洋洲、是南美洲、是非洲,D正确。4.有关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 欧洲的地形特征受冰川作用明显B. 亚洲中部低、四周高,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C. 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个洲D. 大洋洲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答案】A【解析】【分析】

3、本题以大洲的描述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世界地理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的地形受冰川的影响作用比较明显,尤其是欧洲北部和南部阿尔卑斯山一带冰川作用更加明显,故A正确;亚洲的地形是中间高四周低,故B错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为南极洲,故C错误;大洋洲海洋面积广大,其平原面积相对于整个大洋洲来说是比较小的,故D错误。【点睛】5.关于南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 干湿季分明是其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突出特征B. 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C. 秘鲁附近海域的渔场与纽芬兰渔场成因相同D. 安第斯山脉西侧气候、自然带的

4、南北更替符合纬度地带性规律【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以南美洲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世界地理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热带雨林气候一年四季都是高温多雨的,无干湿两季一说,故A错误;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线,故B错误;纽芬兰附近的渔场是由于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秘鲁附近的渔场是由于上升补偿流形成的,故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第斯山脉西侧气候、自然带的南北更替是符合纬度地带性规律的,故D正确。【点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第斯山脉西侧气候、自然带都是南北狭长分布且是南北向更替的,其是符合纬度地带性规律的。6.下列

5、欧洲的自然地理特点,由冰川作用形成的是A. 地形以平原为主B. 北海有著名渔场C. 地中海海岸线曲折D. 芬兰湖泊众多【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以欧洲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世界地理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欧洲以平原为主的地形不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故A错误;北海著名的渔场是由洋流作用形成的,故B错误;地中海曲折的海岸线与冰川作用关系不大,故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芬兰湖泊众多的湖泊是由于冰川作用形成的,故D正确。【点睛】欧洲北部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冰川运动较为强烈,许多湖泊都是由于冰川作用形成的。7.关于东西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东经度的范围都

6、在东半球B. 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界线C. 180经线在东半球D. 20W0160E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向是20W和160E经线,所以从200W001600E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故选D。考点:东西半球的划分8.巴西高原上树木落叶、草类枯黄之时,地中海沿岸地区正值A. 温和多雨的冬季B. 寒冷干燥的冬季C. 高温多雨的夏季D. 炎热干燥的夏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巴西高原上树木落叶、草类枯黄之时,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是夏季。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正值炎热干燥的夏季,D对。A、B、C错。考点: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差异及原因

7、。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9. 关于马可波罗东行途中经过的A、B和C三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地气候夏季高温多雨B. B地终年炎热干燥C. C地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 由B地到C地自然带景观差异受地形主导10. 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经过的D、E和F三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D处为沟通两大洋的麦哲伦海峡B. E处位于亚欧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C. 由D到F航行夏季顺风顺水D. F处沿岸多荒漠,盛产石油【答案】9. C 10. D【解析】【分析】本题以“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的

8、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9题详解】读图可知A位于地中海沿岸,其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故A错误;读图可知B地处于中亚地带,该区域冬季寒冷干燥,故B错误;读图可知C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该气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故C正确;读图可知由B地到C地是由内陆向沿海变化的,自然的景观差异是受水分条件主导的,故D错误。【10题详解】读图可知D为马六甲海峡,其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故A错误;由图中E的位置可知E处于印度洋板块的内部,故B错误;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到F航行时夏季是逆着西南风的,故C错误;读图可知D处于波斯湾附近,该区域多沙漠,但盛产

9、石油,故D正确。【点睛】本题组解题的一个关键是读准A、B、C、D、E、F各点所处的准确位置,然后,根据各地的自然地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即可。11.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读下图,回答下题。玻利维亚A. 东邻巴西,西临太平洋B. 受暖流影响,多雾多雨C. 西南山地垂直带谱复杂D. 城市多分布于平原地区【答案】C【解析】图示玻利维亚东邻巴西,西临秘鲁和智利;因山脉阻隔,不受寒流影响;图示平原地区城市很少;而西南部海拔高,纬度低,所以垂直带谱复杂。故选C。读世界某气候类型在世界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2. 该气候区代表性植物具有的特

10、点是A. 喜高温多雨B. 喜阴冷潮湿C. 耐高温干旱D. 耐低温干旱13. 甲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乙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约为1621,导致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洋流D. 地形【答案】12. C 13. C【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12题详解】根据图示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于30-40的大陆西岸,判断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13题详解】图示甲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而乙地区受秘鲁寒流影响。14.某天然野生保护区邻近赤道,有斑马、长颈鹿等大型哺乳动物。该园所在地位于A. 刚果盆地B. 马来群岛C. 亚马孙平原D. 东非高原【答案】

11、D【解析】考查学生对自然环境与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了解。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 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东非高原是热带草原区。1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各大洲之间距离今后将逐步扩大的是A. 非洲、欧洲B. 亚洲、北美洲C. 非洲、南美洲D. 北美洲、南美洲【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板块构造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板块构造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非洲和欧洲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消亡边界上,距离将会缩小,故A不符合题意;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和北美洲今后距离将会缩小,故B不符合题意; 非洲和南美洲处于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生长边界上,今后

12、距离将会扩大,故C正确;北美洲和南美洲同属美洲板块,不存在距离扩大或缩小的说法,故D错误。【点睛】南美洲和北美洲同属于美洲板块即在同一个板块内的,其距离不会变动。读南极洲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6. 南极洲四周的大洋,自长城站周边海域起按地球自转方向排序,正确的是A.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C.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17. 科学家在南极地区进行科考时,最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有酷寒缺氧暴雨强风地震A. B. C. D. 【答案】16. B 17. A【解析】【分析】本题以南极洲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世界地理以及南极地区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

13、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6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极洲四周的大洋,自长城站周边海域起按地球自转方向排序应该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可知ACD错误,故B正确。【17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酷寒、大风是南极重要的自然特征,由于南极的平均海拔较高,来此考查的科学家可能面临缺氧的困难,因此,符合题意;南极地区由于气候寒冷不会有暴雨天气,南极洲板块内部较为稳定,几乎没有地震,可知不符合题意,可知BCD错误,故A正确。【点睛】南极洲板块内部较为稳定,很少有地震发生,酷寒、大风是南极地区重要的自然地理特征。下图为尼罗河和刚果河水系图,回答下列各题。18. 图中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

14、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 地形B. 气候C. 纬度位置D. 海陆位置19. 尼罗河和刚果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分别是A. 雨水、冰雪融水B. 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C. 雨水、雨水D. 冰雪融水、雨水20. 对两河流下游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刚果河流域面积大,经过的气候类型复杂B. 两河流水量季节变化明显,均以7、8月为汛期C. 两河流水源的补给,都与赤道低气压带有关D. 刚果河无结冰期,而尼罗河下游常有凌汛现象【答案】18. B 19. C 20. C【解析】【分析】本题以尼罗河和刚果河水系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河流水文以及水系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5、【18题详解】地形、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几乎没有关系,故ACD错误;刚果河流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较大,水量较大,因此,其支流的密度较大,尼罗河流域有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其流域内的平均降水量较小,水量较小,因此,其支流密度较小,故B正确。【19题详解】刚果河流域内,无冰雪,故ABD错误;由第1题的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和刚果河的主要补给水源都是雨水,故C正确。【20题详解】刚果河流域内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类型比较单一,故A错误;刚果河流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其水位季节变化不明显,故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水源的补给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