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414453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知识点1 大气压强的存在 1.定义:由大气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强的产生: 由于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具有质量,也受到地球的引力,并且和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吸盘等。 拓展归纳1.大气中存在压强。 2.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类似,大气中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知识点2 大气压的测量 1.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方法: 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汞,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汞槽中

2、,放开手指,管内汞面下降到一定高度不再下降时,测出管内汞柱的高度,约为760 mm。,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将玻璃管倾斜,测出管内汞柱的竖直高度,约为760 mm。 换用不同内径的玻璃管重做这个实验,测出玻璃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约为760 mm。 (2)分析总结:由于玻璃管内汞柱液面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汞液面上受到大气压强p0的作用,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 mm高的汞柱,也就是大气压跟760 mm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即:p0=p汞=汞gh=13.6103 kg/m39.8 N/kg0.76 m=1.013105 Pa 2.标准大气压:通常人们把760 mm高汞柱所产

3、生的压强,作为标准大气压,符号为:atm。 1 atm=1.013105 Pa,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3.气压计: 拓展归纳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汞柱的竖直高度跟管外大气压的大小和管内汞柱液面上方是否进入空气有关,跟管的粗细、插入的深浅、是否倾斜、槽内汞的多少无关。,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例1 (2017湖南苏仙期中)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汞的长度 ,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汞,管内外汞面高度差将 。(均选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解析:外界大气压不变,能支持的汞柱高不变,若把玻璃管向下压或向汞槽中注入汞或将玻璃管倾斜一些,管内汞柱的

4、液面的高度都不变。 答案:变长 不变,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知识点3 大气压的变化 1.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2 km以内,每升高10 m,大气压约减小111 Pa。 2.大气压与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例2 右图是一个自制的气压计,小明用托盘托着它从楼下到楼上,发现玻璃管内水柱高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 (1)水柱高度变化的原因是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 。 (2)水柱高度变化后,瓶内气体的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

5、点3,知识点4,解析:当小明用托盘托着它从楼下到楼上,外部大气压减小,所以水柱升高; (1)当小明用托盘托着它从楼下到楼上,发现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变高了,主要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而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水柱就会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而上升,即水柱升高。 (2)水柱高度变高后,瓶内气体体积增大,质量不变,根据 可知,瓶内气体的密度变小。 答案:升高 (1)减小 (2)变小,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知识点4 大气压的应用 1.沸点与气压,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2.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 原理: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结构:如图所示: 工作过程:起动前

6、,先往泵壳内灌满水,排出泵壳内的空气。起动后,叶轮在电动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泵壳里的水被甩入出水管中。这时泵壳内变为真空,大气压把井中的水压进泵壳,进来的水又被叶轮甩入出水管,这样一直循环下去,就不断把水抽到了高处。,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拓展归纳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如:打气筒、空压机、打吊瓶等都是利用了这个原理。,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例3 在下列生活现象中,没有利用到大气压的是( ) A.用高压锅煮饭 B.用抽水机抽水 C.茶壶盖上开小孔 D.给病人打吊针(输液),知识点1,知识点2,

7、知识点3,知识点4,解析:高压锅是利用了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选项A符合题意;抽水机抽水,通过活塞上移或叶轮转动使抽水机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利用了大气压,选项B不符合题意;若茶壶盖上没有留有小孔,壶中水倒掉一部分后,空间增大,气体压强减小,当茶壶内外的压强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壶中的水将倒不出来,因而在壶盖上打一小孔,与空气相通,利用了大气压,选项C不符合题意;给病人打吊针,吊瓶必须通过一个回气管与大气相连,使空气进入瓶中,药液上方有一定的气压,这样上方气压加药液产生的压强大于人体血管内的压强,药液就可以进入人体了,利用了大

8、气压,选项D不符合题意。 答案:A,考点1,考点2,考点1 大气压的存在及其测量 例1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时,可以确认管内进入了少量空气的现象是( ) A.管内汞面的高度略小于760 mm B.无论怎样使管倾斜,汞都不会充满全管 C.使管倾斜时,管内汞柱长度增加 D.将管在槽中轻轻上提,管内汞柱高度不变,考点1,考点2,解析:天气、环境、海拔等因素也可能使汞柱高度略小于760 mm,所以不能确定就一定是混入了空气,选项A不符合题意;无论怎样把管倾斜汞都不能充满全管,说明进去空气了,选项B符合题意;使管倾斜,管内的汞柱高度还须保持原来的竖直高度,所以长度自然会增加,选项C不符合题意;管在汞

9、槽内轻轻上提,只要管口不离开汞面,管内汞面也会随之略微下降,而高度不变,选项D不符合题意。 答案:B,考点1,考点2,考点1,考点2,考点2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例2 (2017江苏常熟期末)病人在输液时,考虑到静脉的血压,药水瓶上除了输液管外,另外还插有一根“闲置”的管,管口朝上“敞开”在空气中(如图所示),这是利用 让药液顺利地进入静脉,同时还需要保证药水瓶相对针管有一定的高度,血液才不会回流到输液管内,说明病人静脉的血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 气压强。如果是在海拔较高的地方输液,需要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药水瓶的高度。,考点1,考点2,解析:当p瓶+p液p血时,才

10、能正常打吊瓶。当瓶内液体流出使p瓶减小,p瓶p血使输液能顺利进行。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还需要保证药水瓶相对针管有一定的高度,血液才不会回流到输液管内,说明病人静脉的血压大于大气压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海拔较高的地方输液,为了增大药液的压强,使其大于血压,药液流入血管,需要适当增大药水瓶的高度。 答案:大气压 大于 增大,考点1,考点2,教材问题详解 教材第76页活动1 A: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这是因为杯中充满水,排出了杯中的空气,纸片和水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没有掉下来。 B:这是大气的压力使它紧贴在墙壁上。 这样的例子还有用吸管吸饮料时,吸走吸管内的空气就能喝到饮料;用钢笔吸墨

11、水时,先排出胶管内的空气,才能“吸”满墨水;茶几的四个吸盘可牢牢地将桌面吸住 教材第77页活动2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的直径D,活塞开始被拉动时活塞和钩码受到的重力G,大气压的测量表达式:,教材第78页想一想 做托里拆利实验用汞液而不用水的原因:我们假设1个标准大气所能承受的水柱高度为h水,则p大气=p水柱=水gh水,所以1.013105 Pa=1.0103 kg/m39.8 N/kgh水,则h水10.3 m,所以我们选用密度较大的汞。 自我评价与作业详解 1.如果把小孔堵住,液体上方就没有大气压的作用,因而壶中的水很难倒出。 2.不是,是大气压压上来的,当用嘴将塑料管内空气吸出

12、时,管内空气的压强减小,而大气压作用在瓶内的液面上,瓶内的饮料在大气压作用下通过塑料管进入人的口中。,3.不能省掉,因为该管的存在使瓶内液面上方的压强和输液液体产生的压强之和在管口处与大气压强相等。 点拨空着的针管是向瓶内输气用的,一旦瓶内液面下降,液体上方的气压会变小,外部的空气会由此管进入瓶内液面上方,维持液面上方气压恒定,保证液体均匀流出,若省掉此管,随着瓶内液面下降,液面上方的气压会变小,液体流出的速度会变小,甚至停止流出,所以该管不能省掉。 4.0.97105 Pa 点拨活塞和钩码的总重力G=(m1+m2)g=(38+4 450)10-3 kg9.8 N/kg=43.982 4 N, 大气压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