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速度教案 (新版)苏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414114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速度教案 (新版)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速度教案 (新版)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速度教案 (新版)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速度教案 (新版)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速度教案 (新版)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速度教案 (新版)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速度教案 (新版)苏科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札记活跃课堂气氛,引出课题。由于学生使用的课桌、目测经验各异,目测的结果会呈现多学生汇报目测结果是否正确的办法。 速 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2)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测量速度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3)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并学会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过程与方法】(1)知道常见的比较速度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比较。(2)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并掌握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方法。(3)学习自主设计表格,在学生的设计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规范化指导,并鼓励不同的表格形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从测量简

2、单的速度的过程中,知道其它很多速度都是这样测量出来的,由此增加对速度大小及测量方法的感性认识;我国体育健儿奥运会速度项目中的娇人成绩,让同学们领略优秀运动员超人的速度给国家所带来的容誉,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以此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顽强的拼搏毅力,才可能取得丰硕的成果。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速度的定义式,单位时间和速度的理解,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难点】(1)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及不同方法的灵活运用(2)如何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进行速度的测量,多种方法进行比较【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导语一 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自然界中一些物体的运动所有物体的

3、位置,都在随时间而变化。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我们首先要学会长度和时的测量。导语二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知道物体长度的准确值,例如:装配窗户玻璃的时候,师傅要精确测量窗户的长和宽;钳式在磨制精密工件时,也要用到测量。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1长度单位【做一做】请你目测一下课桌的长、宽和高,并比较它们的长度。【想一想】不用尺,如何证实自己的目测结果是否正确?【交流】学生对如何证实自己的目测结果交流各自的看法,【小结归纳】(板书)1、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量就称为单位。【阅读】教学札记通过实验演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了解和折射规律的形成。“课本

4、P106”:SI制中长度单位及常用单位了解: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和纳米(nm)。它们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 1dm=10-1m 1 cm=10-2m 1 mm10-3m 1m=10-6m 1nm=10-9m【练习】(1)用估测法对下列数值做出判断:中学生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_m。你的手指食指的宽度大约是_cm。(2)一名男排运动员的身高大约是2013_2.013_。(3)万里长城大约是6.7103_ _【点拨】师:同学们在进行单位换算时,先要明确两单位间的大小及进率关系。然后再利用

5、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乘以进率的倒数。【观察与思考】组织学生观察:课本P107图5-4“自然界中一些物体的长度”的大小关系。2、长度的测量【观察】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仔细观察:(1)零刻度;(2)量程(3)分度值。汇报观察结果。【点拨】师:量程是指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间的长度,也叫最小刻度。【猜一猜】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与温度计是否相同?又有什么不同?要求学生在观察刻度尺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学生仔细观察刻度尺,汇报观察结果,并对老师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阅读P108“方法”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让学生明辨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由学生归

6、纳同为测量类仪器的温度计和刻度尺的异同点学生比较、归纳:相同点:1、使用前,须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而且要正对刻度线;3、记录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不同点:对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值需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思考讨论】1、使用刻度尺时,是否一定要从刻度为0的位置量起?2、用力拉皮尺来测量长度,这样测量结果准确吗?3、各种尺的厚薄一样吗?它们的刻度在哪一侧?这样有什么好处?4、如图,厚木尺在测量时的放法与书本图示不同,为什么?老师点拨,纠错实验序号一张纸的厚度/mm平均值/mm123【体验】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教学札记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巩固光的

7、折射知识。【小结归纳】(板书)2、长度的测量:(1)工具:刻度尺(2)方法: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 度线是否磨损。二放,尺要与被测长度重合或平行,且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放置三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类型一: 例1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总 结】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2、长度的测量五、作业 目标检测教学札记课 题: 5.1 速 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复习】1、上节课学习了长度测量及单位,那么什么是测量?2、SI制中长度单位是什么?3、如何正确使

8、用刻度尺?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1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交流】在测量纸张厚度的实验过程中,你每次的读数都一样吗?与同学交流、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引导后,让学生体会到:由于在测量时,要进行估读,不能保证每次读出的数据都完全相同,据此提出误差概念:物体真实长度只有一个,由于测量中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这样就会产生误差。【想一想】如何减小测量误差?学生讨论、交流。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减小误差的举措:1、纸的张数要尽可能多一些;2、在测量时尽可能将纸压紧;3、活动中应多测几次,然后求平均值,以减少测量误差。【小结归纳】(板书)1、误差测量值勤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2、减小

9、测量误差的方法: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时间的单位及测量【想一想】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测量及单位,那么时间的单位是什么?测量工具是什么?学生回答:秒、分、时、年等;秒表、电子表、钟师:对照使用说明书,观察桌上的机械秒表,学会使用秒表:1. 如何给机械秒表上发条?2. 认识秒表的功能键,并动手试一试.3. 秒表如何读数?【阅读体验】学生认真阅读说明书,仔细观察秒表,获取大小表盘上的数字、刻度所表达的信息,摸索按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练习使秒表启动、停止和回零,并正确进行读数.【小结归纳】(板书)3、时间的测量工具机械秒表、电子表4、时间的国际单位及换算关系:单位:秒(

10、S)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教学札记通过练习巩固提高学生对光的折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师:利用自身脉搏的跳动,制作一个随身携带的“生物钟”.学生交流制作方法.师:既然能制作随身携带的生物钟,那么能否制作自身携带的“人体尺”?学生交流制作方法师:利用你的 “人体尺”能否估测出教室的长和宽?试一试,并交流估测结果.然后请两位同学用皮卷尺精确测量,每位同学将自己的估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评价自己估测水平,并找出差距大的原因.学生交流测量结果,评价自己的估测水平.【阅读体验】学生阅读课本P110“生活、物理、社会”了解时钟的发展史。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解释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类型一:光的折射现象例1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总 结】 1、测量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2、时间的单位及测量五、作业 目标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