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陆良县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413787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陆良县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省陆良县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省陆良县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省陆良县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省陆良县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陆良县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陆良县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陆良县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1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www.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开始被取代是在()A.商代 B. 春秋战国 C.西周 D.西汉2下列关于铁器牛耕的使用与推广表述正确的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促进了私田的开垦,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加速了旧贵族的分化没落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A BC D3.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

2、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西汉长安 B唐朝洛阳 C北宋开封 D南宋临安4.明清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地区纺织业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出现的标志是() A出现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B政府鼓励私营手工业的发展C产品面向市场 D洋务运动兴起5.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反映的实质是 (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6.小农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长期存在阻碍

3、了中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关于小农经济说法错误的是()A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 B具有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等特点C铁器牛耕是其存在条件之一 D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完全解体7鸦片战争后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这则材料反映出:()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B松、太的棉纺织水平下降C. 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冲击下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中国手工棉纺织价格下降81895年7月19日,清廷发布上谕:“图自强而弭祸患以恤商惠工为本源。”其结果是()A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C抵

4、制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 D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发展9.下列是促进民族工业短暂春天阶段的原因包括()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南京临时政府提出鼓励实业法令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A. B. C. D.10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在1935-1936年,增长8.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国民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国民政府完成了国家的统一C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11以下四幅图示中最能客观反映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ABC D12.宋子文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南洋兄弟烟草

5、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这说明()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侵蚀 B官僚资本实力雄厚,领导了民族工业C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合资经营,互利双赢 D民族工业依靠官僚资本以谋求发展13.下面的表格是中国与美国、印度的工业生产比较,为解决表格中的问题,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中国与美国、印度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人均)中国 (1952年产量)美国(1950 年产量)印度(1950 年产量)钢产量2.37千克538.3千克 4千克发电量 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A.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 完成了土地改革C.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D.实施了“一五”计划

6、141958年1960年我国农村经济大幅度下滑,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共中央( )A大跃进运动 B “八字方针”进行调整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改革管理体制 B.增加企业活力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改革分配制度16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 A中共十四大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C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17.影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因素很多,包括( )西方文明的影响 中国经

7、济的发展 中国政局的变动 中国的改革开放A B C D 18西班牙本土的物价,在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之间上涨了23倍;意大利的小麦等价格在15201599年提高了2.3倍;到16世纪末,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材料所述现象直接导致了()A.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B.西方奴隶贸易更加猖獗C.亚洲白银外流现象严重 D. 欧洲生产关系出现变动,封建制度逐渐解体19据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记载,威尼斯人从亚历山大港(位于地中海东部,埃及的重要港口)输出的胡椒等香料平均年贸易量1496年为1 200吨,1506年则锐减至300多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8、)A.葡萄牙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 B.欧洲货币贬值导致了严重商业危机C.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中心 D.中国茶叶取代了胡椒等香料的地位20.随着一股股黄金热的到来,英国殖民者考虑建立海外殖民地,并在殖民地上生产在国内无法生产的东西。英国的这一历史活动事实上( )A.以掠夺黄金作为其根本目的B.加快了世界市场的拓展C.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D.经济贸易取代了殖民战争21.关于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1478年一1535年)在其著作乌托邦中说:“羊是温顺的动物,在英国这个奇异的国度里,羊能吃人。”而马克思则认为:“英国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要算世界上最革命

9、的国家了。”莫尔和马克思的观点取决于A.两人生活的时代背景 B.评价历史事件的角度不同C.各自不同的阶级立场 D.个人的知识水平和主观认识22.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23.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

10、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 )A、“光荣革命”成功 B、君主立宪制完善C、日不落帝国建立 D、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2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的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25.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A.主要发生

11、在轻工业领域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C.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D.英国的工业发展一枝独秀26.有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推行强权政治 D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7.列宁曾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在战争时期,特别是当国内战争切断了我们与产粮区的联系不实行余粮收集制,我们就不能维持下去”。列宁所说的“这种政策”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

12、体化政策 D重商主义政策28.“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多种所有制并存 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29.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两大明显趋势是( ) A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 B国家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C经济区域集团化、强国单边化 D经济全球化、经济多极化30.欧共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欧洲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C、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二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反映的本质是什么?(4分)(2)材料二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