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413776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g-108一、选择题(每题一个答案,合计60分)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

2、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A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选项A不合理。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选项B合理。C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选项C合理。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选项D合理。点睛:萃取操作有很多形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液液萃取,例如:用四氯化

3、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实际应用中,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萃取形式是固液萃取,即:用液体溶剂萃取固体物质中的某种成分,例如:用烈酒浸泡某些药材。本题的选项D就是一种固液萃取。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二糖B. 大多数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脂,能使Br2/CCl4褪色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答案】A【解析】【详解】A蔗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果糖为单糖,故A错误;B酶作催化剂具有选择性,绝大多数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少数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分子不是蛋白质,如核酶,就是具有催化性能的RNA,故B正确;C植物油为液态油脂,分

4、子的烃基中含不饱和碳碳双键,这种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 褪色,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为多糖,一定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故D正确;故选A。3.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A族,W 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r(W) r(Z) r(Y)B. 由X、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C.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D.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答案】D【解析】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

5、含量最多的元素,X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为Na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IIIA族,Z为Al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为S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作答。详解: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为Na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IIIA族,Z为Al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为S元素。A项,Na、Al、S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r(Y)r(Z)r(W),A项错误;B项,由X、Y组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Na2O中只有离子键,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

6、含共价键,B项错误;C项,金属性:Na(Y)Al(Z),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C项错误;D项,非金属性:O(X)S(W),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D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推断,准确推断出各字母代表的元素是解题的关键,进而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结构和性质的递变规律作出判断。4.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 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B. 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C. 乙烯的球棍模型 D. NaCl的电子式【答案】C【解析】分析:A、硫原子的核外有16个电子;B、炔烃的结构简式中碳碳三键不能省略;C、乙烯中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7、,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详解:A、硫原子的核外有16个电子,故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B、炔烃的结构简式中碳碳三键不能省略,故乙炔的结构简式为CHCH,B错误;C、乙烯中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每个碳原子上连2个H原子,故其球棍模型为,C正确;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氯化钠的电子式为,D错误。答案选C。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 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C. 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 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答案】D【解析】分析:A项,NaHCO3能与H

8、Cl反应,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项,SiO2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用于制光导纤维;C项,Al2O3的熔点很高,用作耐高温材料;D项,CaO能与水反应,用于食品干燥剂。详解:A项,NaHCO3能与HCl反应,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与NaHCO3受热易分解没有对应关系;B项,SiO2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用于制光导纤维,SiO2用于制光导纤维与SiO2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对应关系;C项,Al2O3的熔点很高,用作耐高温材料,Al2O3用作耐高温材料与Al2O3是两性氧化物没有对应关系;D项,CaO能与水反应,用于食品干燥剂,CaO用于食品干燥剂与CaO与水反应

9、有对应关系;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用途,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常见物质的重要性质,理解性质决定用途以及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让学生学习真实、有用的化学”的课程理念。6.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 molL1KI 溶液:Na+、K+、ClO 、OHB. 01 molL1Fe2(SO4)3溶液:Cu2+、NH4+ 、NO3、SO42C. 01 mol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D. 01 molL1NaOH溶液:Mg2+、Na+、SO42、HCO3【答案】B【解析】分析:A项,I-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项

10、,在Fe2(SO4)3溶液中离子相互间不反应;C项,在HCl溶液中CH3COO-不能大量存在;D项,Mg2+、HCO3-都能与OH-反应。详解:A项,I-具有强还原性,ClO-具有强氧化性,I-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I-与ClO-不能大量共存;B项,在Fe2(SO4)3溶液中离子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项,CH3COO-能与H+反应生成CH3COOH,在HCl溶液中CH3COO-不能大量存在;D项,Mg2+、HCO3-都能与OH-反应,Mg2+、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掌握离子的性质和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的原

11、因有: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水、沉淀或气体,如题中C、D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题中A项;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如Al3+与HCO3-等;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等;注意题中的附加条件。7.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D. 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答案】B【解析】【详解】A、灼烧碎海带应用坩埚,A错误;B、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以获得含I-的溶液,B正确;C、MnO2与浓盐酸常温不反应,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需要加

12、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C错误;D、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尾气Cl2,尾气Cl2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D错误;答案选B。8.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 尼龙绳 B. 宣纸 C. 羊绒衫 D. 棉衬衣【答案】A【解析】【详解】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它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腈、聚酯、聚酰胺等。A、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故A正确;B、宣纸的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

13、B错误;C、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C错误;D、棉衬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D错误。【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合成纤维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羊绒衫和棉衬衣的区别。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 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答案】C【解析】A糖类化合物符合通式Cn(H2O)m,故称为碳水化合物,故A正确;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B正确;C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中元素,故仅由碳、氢、氧元素不正确,故C错误;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

14、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故D正确,故选C。10.根据 SO2 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溶液现象结论A含 HCl、BaCl2 的 FeCl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2 有还原性BH2S 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O2 有氧化性C酸性 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O2 有漂白性D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2SO3H2SiO3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分析】SO2有还原性,被Fe3+氧化为SO42;H2S溶液与SO2反应方程式是 ;SO2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SO2的还原性;Na2SiO3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硅酸;【详解】SO2有还原

15、性,被Fe3+氧化为SO42,SO42再与Ba2+结合为BaSO4沉淀,故A结论正确;H2S溶液与SO2反应方程式是,SO2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体现SO2的氧化性,故B结论正确;SO2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SO2的还原性,故C结论错误;Na2SiO3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硅酸,根据“强酸制弱酸”,可知酸性H2SO3H2SiO3,故D结论正确。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苯酚浓度小B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部分Na2SO3被氧化C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蔗糖未水解D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 KI 溶液,溶液呈蓝色溶液中含 Br2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A向苯酚溶液中加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