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413540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昆明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高二年级历史一、选择题(共60分)1.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 胡佛总统的经历与此有关 B. 人们对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发泄C. 人们对胡佛总统任职时福利政策的赞颂 D. 人们以此纪念胡佛总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面对爆发于1929 年的经济大危机,胡佛总统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导致经济危机加深。人民由于生活水平下降,对胡佛总统极尽嘲笑之能事,容易判断选B。

2、A项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胡佛总统没有实行福利政策;D项错误,是对胡佛总统的不满,不是纪念。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美国胡佛应对危机的措施及结果2.与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相关的人物是A. 牛顿 B. 哈维 C. 巴斯德 D. 达尔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简单记忆。达尔文代表作为物种起源,用进化论的“自然选择” 理论可解释长颈鹿的来历。A是物理学家,B是医生,创立血液循环理论;C是微生物学家,发明巴氏消毒法考点 :寻生命的起源 点评 :近代以来科学革命的相关知识要熟记。3.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与这场运动相符合的一组是A. 蔡元培、陈

3、独秀、李大钊 B. 蔡廷锴、李大钊、胡适C. 胡适、康有为、蔡廷锴 D. 蔡元培、康有为、陈独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简单记忆。结合所学蔡元培、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都是新文化运动重要人物,故选A。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新文化运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蔡廷锴曾 率领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后奋起抗击日军,致使日军侵占上海的阴谋终不能得逞。后参与领导福建事变,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红军签订了反蒋抗日的初步协定。考点 :新文化运动点评 :本题难度小,属于简单记忆题,无新意。4. 儒家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A.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B. 汉武帝创设太学C. 隋

4、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D. 明朝八股取士【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记忆。结合所学选B.考点:汉代儒学点评:儒家的官方化和制度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标志有以下几点: 一,儒家文本的经学化; 二,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圣人化和祭孔仪式的国家化; 三,选举制度的儒家化和儒家传播的制度化; 四,政治法律制度的儒家化。5. 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据此推断这一报道的时间应在A.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 十年对峙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5、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46年蒋介石为了发动内战、取得美援,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下面链接是该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中国成为了美国独占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所以出现“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故选D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点评:本题要求对重大历史事件时间有准确记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6. 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可能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A. 左宗棠的部队 B. 徐骧或刘永福的部队C.

6、 邓世昌的舰队 D. 唐景崧的部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895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给日本。左宝贵的部队是在平壤抵抗日本侵略;丁汝昌指挥了黄海海战;义和团发生于1898 年,可排除。而刘永福在1885 年成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故D 项最准确。考点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点评 :马关条约割台湾岛给日本,消息传到台湾,台湾民众掀起了顽强的保台运动,虽失败告终,却反映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与此相关的知识点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都需要掌握7. “汉承秦制”,却不断创新。属于汉朝创新的监察制度是( )A. 丞相制度 B. 察举制度C. 刺史制度 D. 内阁制度【答

7、案】C【解析】试题分析:秦创建御史大夫府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在地方设立十三部剌史,监察地方长吏,并制定了第一个专门性的地方监察法规。故C项正确,A、B、D都不是监察制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刺史8. 下列说法与朱元璋有关的是A. 废除了丞相制度B. 创立军机处以加强君权C. 开创内阁制以辅助丞相D. 结束科举制以促进民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明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9.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他说的

8、“伟大传奇”是指( )A.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B. 二万五千里长征C. 取得抗战胜利 D. 千里跃进大别山【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中“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可以判断,这一“伟大传奇”指的是长征。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不得不率领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长征10.下图历史事件集中反映的时期是A. 甲午战争时期B. 辛亥革命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百团大战发生在19

9、40年,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平型关大捷是指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115师于1937年9月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军队并取得抗日首胜的战斗;1938年春天的台儿庄战役是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取得的最大军事胜利;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这四次战役都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11.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是指A. 社会主义建设时

10、期到来B. 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C.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中国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故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即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而是经过了一个新民主主义时期,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标志着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故AD项错误;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指1978年改革开放后,故C项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分析出哪个符合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2. 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11、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立过程,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A. 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B. 新中国的建立和党的领导是民主制度的基础C. 它们都属于建国初期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 中国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所学,只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项表述正确。13.“在那美丽的西湖边有一棵红杉树越过重洋来自彼岸滋润着友谊雨露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这是1981年红遍全国的歌曲红杉树的歌词

12、,促成此歌曲诞生的外交活动是( )A. 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B. 1972年尼克松访华C. 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D. 2009年奥巴马访华【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可知是在赞美中美关系的和好,这和中美关系在七十年代的缓和有关系,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项不符合题意。14.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是指A. 万民法B. 自然法C. 公民法D. 十二铜表法【答案】A【解析】万民法适应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故A项正确;

13、B是法学理念,不是具体法律条文;C是公民之间法律;D是第一部成文法。【点睛】公元3世纪,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从局限于罗马公民到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15.某著作中写道:邦联建立不久,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它就像一个“四肢指挥头脑的怪物”。华盛顿将它比喻为“沙子扭成的绳子”。这些比喻旨在讽刺美国()A. 各州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B. 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C. 两党对垒,交替执政D. 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美国独立之初实行邦联制特点,说明中央政府软弱无力,D正确;A属于经济信息;B和C不符合材料地方制度特点。16.列宁在分析

14、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主要是说巴黎公社起义时A. 不具备革命成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B. 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C. 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D. 资产阶级力量强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生产力高度发展条件不具备,因为资本主义还没有获得充分发展,这一客观条件不具备;无产阶级准备成熟的主观条件不具备,因为巴黎公社起义是一种揭竿而起的起义,也没有自己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17.美苏“冷战”格局结束以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A.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B. 人们对和平的向往C. 联

15、合国实力得到加强D. 若干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答案】D【解析】美苏“冷战”格局结束以后,欧盟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多个政治力量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多极化趋势加快发展。故答案为D项。美苏两极格局已经结束,排除A项;B、C项与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无关,均排除。点睛:两极格局与多极化趋势之间的关系是:(1)多极化趋势是在两极格局下出现的。多极化趋势并不是在两极格局终结后才形成的,而是在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冲击当时国际格局的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2)两极格局终结后多极格局尚未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但到目前为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目前的国际局势是处于由旧格局终结向未来将要形成的新格局的转变过程中。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8. 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古代,统治者的经济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