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选择分析报告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412350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者选择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消费者选择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消费者选择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消费者选择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消费者选择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费者选择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者选择分析报告(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第一节 消费者偏好,一、效用概述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三、消费者偏好与无差异曲线 四、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一、效用概述,1.定义 消费者从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感称为效用(Utility)。 1)效用存在于物品的物质属性中;2)效用依存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即物品有没有效用,效用大小,取决于消费者对这种物品的主观感受与评价。 总效用(TU)就是消费者从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中得到满足的总量。 边际效用(MU)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量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量,也就是消费最后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用增量。,总效用和边际效用,2.依据效用对商品的分类,1)凡是增加其消费量能增

2、加总效用,或边际效用为正的物品,称之为经济商品(Economic good)。 2)如果增加某种物品的消费,反而会使总效用下降,或其边际效用为负的物品,称为经济负商品(Economic bad)。 3)增加其消费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总效用、或其边际效用为零,我们称之为经济中性商品(Economic neuter)。,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概念 随着商品和服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消费中得到的总效用增加,但增加的效用(边际效用)是不断减少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 *MU递减规律是在特定的连续的时间段里起作用,不

3、同的时间段里具有再生性、反复性; *原因:一是从人的心理和生理角度看;二是从商品的多用途性来看,2.图形,设商品X的效用函数为:,则边际效用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表达为:,3.数学表达式,三、消费者偏好与无差异曲线,1.理性消费者偏好的特征 1)可比性。给偏好排序完全是由主观意识决定的,而不管不同商品的价格差别如何。 2)可传递性,即偏好在逻辑上是一致的。 3)“多比少好”或非饱和性 。即多多益善。,2.无差异曲线,1)定义 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带给消费者相同效用的所有商品组合情况,也即对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所有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或者说消费者觉得它们在效用上是没有差异的。

4、,2)无差异曲线的推导,效用A,A,M,H,效用A,B,N,L,C,X,Y,0,U,3)无差异曲线的特征,a.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b.在无差异曲线图中,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且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c.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在多数情况下是凸向原点的。,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Y,0,X,A,B,C,.G,.K,无差异曲线族,Y,U1,U2,U3,U4,X,.B,.D,.A,0,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Y,X,0,U2,U1,.C,.A,.B,Ya Yb,Xa=Xb,四、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1.边际替代率概念 边际替代率(MRS) :为了保持消费者的总效用不变,消费者用一

5、种商品去代替另一种商品的意愿程度 。,或者,求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MRS,只要过该点作切线,这 切线的斜率就是该点的MRS。 MRS一般为负,为方便都取绝对值。,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随着某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增加,为了保持总效用不变,消费者愿意放弃的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越来越小,也即这种商品能够替代的其他商品的数量越来越小。,Y,X,0,U,A,B,C,D,E,-3,-2,-1,3.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关系 MU递减规律实际上已暗含了MRS递减规律,根据边际替代率:,X增加了,Y减少了,X的增加所带来的增加的效用为:,同样,Y的减少引起的减少的效用为:,X的增加所带来

6、的增加的效用应该等于Y的减少所带来的减少的效用,即:,或者,即,很重要,Y,0,X,Y,X,4.无差异曲线与产品的替代程度,1) 完全替代品,2)固定比例替代,MRS=常数a,3)完全互补品,4)一般商品,X,Y,0,X,Y,0,X,Y,0,U,U,U,5)喜欢Y,不喜欢X,6)喜欢X,不喜欢Y,第二节 消费者均衡,一、预算约束线 二、消费者均衡,一、预算约束线,1.定义:预算约束线,它显示了消费者既定的收入所能消费的两种商品的所有可能组合。 *它是消费者选择的客观条件,有收入和价格两方面决定。 *数学公式:,I代表收入,Px、Py代表X、Y两种商品的价格。,2.预算约束线,M(I/Py),N

7、(I/Px),经济学意义:预算约束线给出了消费者 可以选择的区域的界限,D点,线外,没能力消费; C点,线内,有能力消费, 并且有节余; A点和B点,线上,有能力 消费,并且收入恰好用完。,3.预算约束线的斜率,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为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或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4.预算约束线的变动,1)价格不变,收入变化 。,N1,M1,斜率不变,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平行右移; 收入减少,平行左移。,2)收入不变,价格变化 。,M,PyPyPy,a)Px不变,Py变,b)Py不变,Px变,0 N” N N,X,Y,M,Px”PxPx,3)两种特例,a)I不变,Px、Py同方向同比例变

8、化 ,斜率不变,约束线平行移动:价格提高,平行左移;价格降低,平行右移。 b)I与Px、Py同方向同比例变化,约束线保持不变。,二、消费者均衡,1.消费者均衡点,2.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当每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相等时,消费者达到均衡。,推广至n种商品,即消费者在n种商品的消费中进行选择,达到均衡的条件为:,当消费者达到均衡时,花在所有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应该相等。,3.应用 决定商品价格的是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 如:水与钻石;“物以稀为贵”;“少壮不努力,老大图伤悲”;失去了才觉得珍贵。,计算 例:某君只消费、两种商品,对的边际替代率恒为,如果他的收入为元,的单价

9、为元,的单价为元,求其效用最大时的消费量。 解: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时有 MRSXY=PX/PY Y/X=2/3 X=90 即 得 I= PX X+ PY Y 360=2X+3Y Y=60 所以,效用最大时X、Y分别为90和60,例:已知某消费者每月收入中的元,全部花费于和两种商品。他的效用函数为,的价格为元,的价格为元,求为使获得的效用最大,他购买的和各为多少?此时效用为多少? 解:由得MUX=Y,MUY=X 效用最大时有 MUX /PX= MUY /PY Y/2=X/3 X=30 即 得 I= PX X+ PY Y 120=2X+3Y Y=20 此时的效用U=XY=30*20=600 所以效

10、用最大时购买的和各为30和20,最大效用为600.,第三节 价格效应与消费者选择,一、收入变化与消费者选择恩格尔曲线 二、价格变化与消费者选择需求曲线 三、价格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四、消费者剩余 五、税收与消费者选择,一、收入变化与消费者选择恩格尔曲线,1.收入消费曲线(I-C曲线) 前提: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 价格不变,只有收入变化。 定义:由于消费者收入变动 引起的均衡点变动的轨迹。 收 入:I0I1I2 预算线:M0N0M1N1M2N2 均衡点:E0E1E2 连接E0、E1、E2的曲线即得 I-C曲线。,Y,X,0,N0 N1 N2,M2,M1,M0,U0,U1,U2,E0,E1,E2

11、,I0,I1,I2,I-C曲线,2.恩格尔曲线,反映的是消费者收入变化与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恩格尔定律:随着收入的增加,食品在总支出的比重是下降的。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例。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X100% *恩格尔系数常用于评价一个国家、家庭的贫富情况。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越富裕。,*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 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我国的恩格尔系数: 1978年城镇57.5%,农村67.7%;2008年城镇37.9%(+1.6%),农村43.7%(

12、+0.6%)。 *在我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1)正常商品的恩格尔曲线,2)劣质商品的恩格尔曲线,根据收入弹性大小,恩格尔曲线有三种形状,劣质商品 一般生活必需品 奢侈品 EI1,X,I,0,X,I,0,X,I,0,由于不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同,奢侈品、生活必需品和劣 质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他因收入水平变化而异,也因不 同收入层次的人群而异。 取决于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二、价格变化与消费者选择需求曲线 1.价格消费曲线(P-C曲线) 前提: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Py不变,P

13、x变化。 定义:表示消费者在收入和其他商品价格不变, 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时, 均衡点的变化轨迹。 Px:P1P2P3(下降) 预算线:MN1MN2MN3 均衡点:E1E2E3 连接均衡点E1、E2、E3, 即得P-C曲线,0 N1 N2 N3,X,Y,M,P-C曲线,E1,E2,E3,2.需求曲线 1)一般商品的P-C曲线和需求曲线,2)吉芬商品的P-C曲线和需求曲线,三、价格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概念 替代效应:如果某一种商品价格下跌了,那么消费者会多消费一些相对便宜的这种商品,去替代相对昂贵的其他商品。(效用保持不变) 收入效应:商品价格下跌等于是消费者收入的购买力上升或真实收入上升,

14、使消费者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并在一般情况下增加所有商品的消费。(实际收入增加,效用提高) 价格效应:就是价格变化带来的总影响。 价格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2.正常商品价格效应的分解,MN”与MN平行,且与U1相切于E2 价格效应X1X30 替代效应X1X20 收入效应X2X30,3.劣质商品的价格效应分解,MN”与MN平行,且与U1相切 于E2 价格效应X1X30 替代效应X1X2 0 收入效应 X2X30,4.吉芬商品的价格分解,MN”与MN平行,且与U1相切于E2 价格效应X1X30 收入效应 X2X30,四、消费者剩余,1.支付意愿 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它是衡

15、量消费者对商品评价的高低的标准。 *每个消费者总是希望以低于最多是等于自己支付意愿的价格购买商品。 2.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量与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衡量的是消费者参与市场的净收益,反映了消费者的经济福利。但并不是消费者实际得到的收益。,3.用需求曲线来表示消费者剩余,需求曲线代表的是对应每一商品数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 高价格的轨迹,即支付意愿。,P2,F,Q2,X,Y,Z,C,P1时,X为消费者剩余,即三 角形AP1 E的面积。 P2时,消费者剩余为X+Y+Z, 即三角形AP2 F的面积。其中 Y为降价给原来消费者增加的 剩余,Z为降价带来新的消费 者购买而增加的剩余。,4.均衡时的消费者剩余,0,X,P,E,S,D,A,Pe,Qe,三角形AEPe为 消费者剩余,5.意义 作为消费者,争取尽可能多的消费者剩余; 作为生产者,榨取尽可能多的消费者剩余。,五、税收与消费者选择,E1E2,比例税, 相当于X价格提高。 E1E3,定额税, 相当于收入减少。,1.征税,2.补贴,其他商品,O,X,M1,N1,X1,Y1,E1,N2,X2,Y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