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6411787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6.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气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 2、了解我国五个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 。 3、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掌握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4、了解我国四类干湿区以及划分标准。,情境1,放寒假了,海口的小明去哈尔滨的外婆家。,去外婆家过年喽,好冷啊!,冻死了!,情境1,放暑假了,海口的小明再去哈尔滨的外婆家。,去外婆家避暑喽,嘻,带着羽绒服呢。,奇怪,怎么不冷呢?,你能解答小明的疑惑吗?,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普遍高温,根据图2.13,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回答问题: 1)结合图例,1月我国的气温是如何递变的?(颜色),2)找出0等温线,观

2、察它穿过了哪些地形区、河流等?,由南向北递减,秦岭淮河一线。,-南北温差大,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南北跨纬度大!,2)结合图例,夏季我国的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哪里?为什么呢?,1)结合图例,观察7月气温分布图的颜色,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夏季-普遍高温,在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南北温差大,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夏季,-普遍高温,我 国 温 度 带 的 划 分,根据气温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气温与植物的生长,气温与民居,竹楼,墙体厚,双层窗,以炕代床。,高大宽敞,墙体高。,思考:,我校所在地与海南省的某所学校降水多少状况是否一样?,民居与降水,陕西的窑洞,新疆葡萄干

3、晾房,新疆吐尔孜麻扎土屋,江南水乡的斜顶屋,中国民居傣族竹楼,思考,这些民居反映了我国降水分布均匀吗?,思考:,在全国范围内,哪些地方降水多?哪些地方降水少呢?,1)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海陆位置,我们知道家乡的四季降水是不一样,那么哪个季节降水较多呢?,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410月。,我国降水的特点,空间分布不均匀 时间分配也不均匀,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区的干湿状况,降水量 蒸发量,降水量 蒸发量,-气候湿润,-气候干燥,35页,(东南部),(西北部),干湿 地区,年降水量,植被,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

4、区,干旱区,800mm以上,400mm800mm,200mm400mm,200mm以下,森林,森林 草原,草原,荒漠,耕作业 水田,耕作业 旱地,畜牧业,畜牧业,降水与景观,森林,草原,荒漠,森林草原,降水与农业,降水与民居,新疆吐尔孜麻扎土屋,江南水乡的斜顶屋,傣族竹楼,我国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气候的两大要素,我国的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我 国 的 气 候 类 型,热 带 季 风 气 候,亚 热 带 季 风 气 候,温 带 季 风 气 候,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高 原 山 地 气 候,秦,岭,淮,河,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冬季风 夏季风示意

5、图,冬夏季风的差异,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东部南部的海洋,偏北风,偏南风,寒冷干燥,温暖湿润,加剧北方地区的严寒,雨热同期,情境3,两个纬度相近地区的景观 差异为什么这么大呢?,梳理归纳,气候,气候特征,影响因素,气候要素,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降水,气温,评价园地,1爸爸要带夏明去上海旅游,最好选择几月?( ) A1月 B6月 C7月 D10月,2我国在建筑上呈现南尖北平的形式,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 A降水的多少 B地势的不同 C气温的高低 D植被的不同,D,A,评价园地,3四川、湖南、贵州等地的居民有爱吃辣椒的习惯,这可能 与当地的( )有关? A气候火热

6、,特别是夏季炎热 B气候潮湿,特别是冬季阴冷潮湿 C温差大 D冬季寒冷,B,评价园地,“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 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 下图是中国国家地 理杂志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寻访秋天的路线。据图回 答45题。,评价园地,4哪条路线跨越我国气候类型最多?( ) A路线I B路线II C路线III D路线IV,5下列气候类型中,路线III不经过的是( ),C,D,教学反思:,本节课较上节课来说更加抽象,主要锻炼学生结合地理知识,观察实际生活的能力。 这节课的讲解,要首先激发学生探究生活环境的气候特点,进而引出我国气温、降水的变化规律,从而使抽象的气候问题生活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