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409177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8.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落实,壹,1.汉朝 (1)背景:汉朝初期,郡县、_并存,封国有时还与朝廷对抗。 (2)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_”。 (3)作用: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一、中央集权的发展,答 案,封国,推恩令,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是吸收秦朝速亡教训基础上的合理选择。( ),判断正误,解析 秦朝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暴政而非是郡县制,所以,汉初改变郡县制而实行郡国并行制,并不是吸收秦亡教训的合理选择。,解 析,答 案,推恩令 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

2、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2.唐朝:唐中期,在地方设置_,享有较大自主权,安史之乱后形成_ _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宋朝 (1)措施,答 案,(2)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节度使,藩镇,割据,禁军,文官,通判,中央,答 案,史料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熹朱子语类 思考 作者对北宋“尽夺藩镇之权”的措施有什么看法? 答案 看法: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实力。,问题思考,4.元朝 (1)措施:在地方设_,下设路、府、州、县,

3、边远民族地区设_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 (2)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是中国古代_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答 案,行中书省,宣慰司,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 元朝行省区划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从而打破了秦汉以来依据山川地形的自然界线划分行政区的传统,这样使地方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环境,故而使中央容易控制地方。,1.汉朝: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削弱_。,二、君

4、主专制的演进,答 案,相权,汉朝的中外朝制度,2.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唐朝 (1)措施:中书、门下和尚书分掌_、审议和执行,_下设六部。 (2)特点:三省的长官都是_,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 (3)影响: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_,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答 案,决策,尚书省,宰相,相权,三省六部制的分工流程,4.宋朝: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_和三司使,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_,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5.元朝:在中央设_,替代前代的三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答 案,枢

5、密使,财权,中书省,元朝的中书省和唐朝的中书省是完全一样的政治机构。( ),判断正误,解析 元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上承天子,下总百司。而唐朝的中书省是三省之一,其职能是参与决策,和门下省、尚书省同为宰相机构。元朝的中书省的权力要大于唐朝中书省的权力。,解 析,答 案,1.察举制: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_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流行,朝廷官职主要由_担任。 3.科举制 (1)过程:隋文帝开始采用_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设_,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2)作用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

6、源、提高官员_。 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_。,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答 案,孝廉,世家大族,分科考试,进士科,文化素质,中央集权,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2.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 汉至元时期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期,在秦朝所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上,不断走向完善,并有重要建树,形成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些突出特点。 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两条主线: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地方,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三个创新: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制度)、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归纳总结 从汉历经隋唐宋各朝至元

7、代,从内外朝到三省六部制再到中书省制,中央的权力日趋集中于皇帝手中,充分体现了君主专制的本质。它在中央政权层面上所体现出的机构分工既协调又牵制,既提高办事效率又进一步加强君权的格局,一直影响到后世,尤其六部的设置及其职责划分,一直沿用了下来,在选官制度方面,察举制,特别是科举制的创立及实施,扩大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基础,为这个大帝国的有效运转提供了人才保障。,知识结构,返 回,核心素养,贰,1.列出中国古代中枢机构名称的演变 (1)秦朝:_ (2)_ :中朝、尚书台 (3)隋唐: _ (4)宋朝: _,时空观念,三公九卿,西汉,三省六部,二府三司,答 案,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

8、 在划线的地方填上相应内容,答 案,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血缘 等级,应用 (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解 析,答 案,“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解析 不向朝廷上贡或少上供的藩镇数量虽多,但朝廷的财政收入并不依赖藩镇,并且东南型的藩镇仍向朝廷上贡,藩镇无法控制朝廷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 材料主要讲述各藩镇与中央之间的关系,无法反映藩镇之间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 根据表格可知河朔型藩镇掌握

9、了官员任免权、财权和军权,拥兵自立,不利于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1.印证教材观点 材料一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书刘辅传 应用 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_。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做出决定)将上(皇帝),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 应用 中书省草拟政令,上承皇帝,再交_审议,由_“奉行”,尚书省下设的吏、户、礼、兵、刑、工

10、六部具体负责执行。,史料实证,答 案,相权,门下省,尚书省,2.获取材料信息 材料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应用 概括从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并据此归纳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 答案 演变: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

11、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正式成为宰相。 方式:(另设机构)转移相权;分割相权(相互牵制)。,答 案,科举制度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科举制度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社会崇尚人文、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历代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维、韩愈、刘禹锡、颜真卿、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苏东坡、朱熹、包拯、寇准,明代的张居正、汤显祖、徐光启,清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林则徐、翁同龠、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他们饱读书籍,领略丰富的文化,传承治国之道,

12、为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传承和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家国情怀,解析 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它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D项正确; A项“最优秀”的说法过于绝对; 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才学,排除B项; C项“排除”说法过于绝对。,应用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返 回,答 案,解 析,达标检测,叁,1.下图反映的政治状况,到西汉中后期最终解决,这得益于 A.分封制的推行 B.“推恩令”的实施 C.中朝

13、制的实行 D.农耕经济发展,解 析,答 案,1,2,3,4,5,6,解析 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国,郡国两制并行,图片反映的是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扩大了地方王国的自治权力,但郡国受中央节制较小,以至于拥兵自重,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后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B; 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 中朝制的实行是为了加强君权削弱相权,排除C; 材料与农耕经济发展无关,排除D。,1,2,3,4,5,6,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唐之于汉的“变动”体现在

14、A.皇帝制度的确立 B.郡县制的实行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D.三省六部制的实行,解析 题目问“变动”的表现实际是问唐朝与汉朝相比的不同之处,三省六部制是在隋唐才开始实行的,故选择D。 A、B、C属于汉唐两朝的相同之处,所以排除。,解 析,答 案,1,2,3,4,5,6,3.北宋中央设立的分割宰相财权的是 A.参知政事 B.三司使 C.枢密使 D.转运使,解析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因此分割宰相财权的是B项,A、C两项错误。 转运使是中国唐代以后各王

15、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排除D项。,解 析,答 案,1,2,3,4,5,6,4.元朝管辖今西藏地区的中央机构是 A.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 C.通政院 D.枢密院,解析 元朝时宣政院是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的中央机构,A正确; 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排除B; 为巩固统一、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全国设通政院,而枢密院则总领全国军事,排除C、D。,解 析,答 案,1,2,3,4,5,6,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汉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根据材料中司马相如因有名望而被汉武帝直接任命为官,可知这是汉代察举制的方式,察举制主要考查才能与品德,故B项正确; 被汉武帝任命为官,因此不是世袭为官,故A项错误; 九品中正制实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制隋代才出现,故排除C、D两项。,5.西汉时期,文人司马相如由于很有名望,被汉武帝直接任命为政府官员。这一制度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解 析,答 案,1,2,3,4,5,6,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朝为田舍朗,暮登天子堂”是指入朝为官。隋唐以后入朝为官的主要途径是科举制,故D项正确。 A项与登天子之堂没有直接关系。 B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