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和措施概述.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409112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和措施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和措施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和措施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和措施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和措施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和措施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和措施概述.ppt(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和措施,一、建立健全坚实的生产供给体系 1.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 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总量平衡 必须建立健全稳定的生产供给体系(四个建立) (1) 建立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持续、稳定增长 的农业生产体系;(2) 建立和加强具有综合实力的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宏观调控体系; (3) 建立可提供综合信息的粮 食和主要农产品预警预报体系; (4) 建立援助 困难群众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一节 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 安全水平的政策和措施,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在 粮食和其他动植物生产的主产区 通过 “五保护” 达到 “五提高” (1)保护其生产主体农民群众的利益,提高他们的生产

2、 积极性;(2)保护其生产基础,提高耕地、草原、湖海 等要素的优质产品的生产能力;(3)保护其生存命脉,建设 完备的节水灌溉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4)保护其科技 研发体系,加强农业食品科技的研发和先进成果的推广,提 高其核心创造能力;(5)保护其绿色屏障,大力改善生态 环境,提高其可持续增产能力,二、培育和完善现代市场流通体系,1. 思路: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健全结构,强化功能,加快培育和完善多元化、多成分、多类型、多形式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统一市场体系,达到强化农(业)、利(农)民、兴(企)业、益(国)家的目标。,2. 四个环节:(1)培育成熟的市场主体 (2)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和健全市

3、场监管制度,制定市场准入、市场交易与市场退出“三种规则”,确保规范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 (3)建立完备的市场信用管理体制 (4)健全结构完整的市场体系,三、健全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保持国家储备粮规模适量、结构合理、布局适当 1. 规模适量:全国非农人口口粮、应付突发严重事件的准备粮及财政所能承受的粮食量 2. 结构合理:适应国家储备目标需要的主要储备粮品种所占的比例 小麦、大米、玉米 3.布局合理:服从宏观调控的需要,便于集散、 调运,四、制定完备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1. 措施:制定完备的、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包括农产品管理标准(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 标准、农产品品质质量、农产品检

4、验检疫等) 和生产技术标准 2. 农业国家标准479项、行业标准1681项、地方标准17000余项、294项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72项绿色食品标准,五、加快创立农产品安全预警报体系,1. 完整的农产品安全预警分析系统应由 警情、警兆、警报方法组成 2. 目的:做到以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和市场 需求基本平衡为基础,对供给状况进行动态检测、 深度测量和警报预报,六、展开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1. 目标定位 无公害农产品规范农业生产,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 绿色食品提高生产水平,满足更高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有机食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质量水平 无

5、公害农产品我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 绿色食品达到发达国家普通食品质量水平 有机食品达到生产国或销售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3、运作方式 无公害农产品政府运作,公益性认证;认证标志、程序,产品目录等由政府统一发布;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绿色食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质量认证与商标转让相结合 有机食品社会化的经营性认证行为;因地制宜、市场运作,4、认证方法 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 依据标准,强调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检查检测并重,注意产品质量 有机食品:实行检查员制度。检查为主,检测为 辅,注重生产方式,第二节 无公害农产品,一、概述 1. 无公害产品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

6、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过认证合格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的化学农药、兽药、渔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 2、定位: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 (1)产地环境符合相应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标准要求 (2)产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安全要求 (3)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技术规程管理 和生产农产品,3、认证机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认证是政府行为,认证不收费 分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产品认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实施,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产品方可申请产品认证。,4、三

7、个特征: (1)安全性 严格参照国家标准,执行省级地方标准 生产全过程监控,实行综合检测 实行归口专项管理 实行抽查复查和标志有效期制度,(2)优质性 食品无异味,口感好,色泽鲜艳; 无有毒、有害添加成分,(3)高附加值 价格较同类产品高,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 遵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及产品认证程序执行,分为六个步骤: 1. 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包括产地环境检测),并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2. 省级承办机构接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及附报材料 后,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核实材料内容是否,真实、准确,生产过程是否有禁用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和其他投入品使用不

8、规范的行为。,3、无公害农产品的定点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测,4、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中心所属专业认证分中心对省级承办机构提交的初审情况和相关申请资料进行复查,对生产过程控制措施的可行性、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检验报告的符合性进行审查。,5、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根据专业认证分中心审查情况,组织召开“认证评审专家会”进行最终评审。,6、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认证证书、核发认证标志,并报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公告。,三、无公害农产品施用农药的规定,(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对各类无公害农产品中禁用农药的品种作了详细的规定: 1. 无公害蔬菜韭菜禁用农药品种 2. 无公害蔬菜白菜禁用农

9、药品种 3. 无公害蔬菜茄果类(番茄、茄子、青椒)禁用农药品种 4. 无公害蔬菜甘蓝类(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禁用农药品种,5. 无公害蔬菜黄瓜禁用农药品种 6、无公害蔬菜菠菜禁用农药品种 7、无公害蔬菜胡萝卜禁用农药品种 8、无公害蔬菜芹菜禁用农药品种 9无公害蔬菜苦瓜禁用农药品种 无公害蔬菜豇豆禁用农药品种 无公害蔬菜菜豆禁用农药品种 .无公害蔬菜萝卜禁用农药品种,(二)农业部推荐的无公害农产品施用农药: 1杀虫、杀螨剂 ()生物制剂和天然产物 ()合成制剂 菊酯类 氨基甲酸酯类 有机磷类 昆虫生长调节剂 专用杀螨剂 其它 2. 杀菌剂 (1)无机杀菌剂 (2)合成杀菌剂 (3)生物制

10、剂,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1基地自然环境条件调查 ()调查原则 注重区域环境现状及污染控制措施,兼顾外部环境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影响 ()调查方法 通常采用查、观、听、访四种方法进行 查:查阅该区域水文、气象、地质、卫生、环保、农业等相关资料 观:现场考查产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外部污染情况,听:通过现场座谈等形式,了解产地生产区域保障其生态环境及农产品(或原料)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生产单位有关产品生产、加工各环节的质量保证措施 访:访问、了解各方面代表区域目前环境质量状况的意见,以及生产基地的环境保护建议,()调查内容 收集有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地概况的资料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产地

11、及原料产地的地理位 置图;社会、经济情况,自然条件概况; 自然本底状况;周围污染源状况,调查了解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及种植制度和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农药、化肥的施用以及农业废弃物的排放(畜禽粪便、秸秆、废水及其他初级工废物等)等生产性污染源和污染物对基地本身及其周围环境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等内容。,基地环境的优化选择 基地周边以内无污染源(包括工矿、医院等污染源),农田灌溉水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灌溉水质标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气质量标准。, 应选择在作物的主产区、高产期和优异独特的生态环境 要求土壤肥沃、旱涝保收,五、无公害农产品

12、质量评定,农产品监测布点、采样和样品处理 ()布点原则 布点要有代表性、连续性 布点的数量要求经济、科学,以最少监测点而获得最 佳的结果 样点的布设要根据产地环境质量状况、主导 风向而合理设置,()样品的采集 采样要求 a. 代表性 b. 典型性 c. 适时性 采样准备工作 a. 准备各种工具 b. 准备各种地图 样品的采集 不同农作物的不同部位根、茎、叶、果,(3)样品处理 新鲜样品的制备 易起变化的物质及多汁的瓜果、蔬菜样品 洗净、擦干、切碎、混匀、捣碎 风干样品的制备 干燥、去灰土、去杂物、粉碎、过筛,样品检测分析 ()检测项目 重金属和高残留农药 ()检测分析方法 按照国家食品卫 生标

13、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分析,3. 农产品质量评价 (1)产品质量评价标准 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布的农牧食品中有害物质最低残留量的标准 (2)评价方法 单因子质量指数 Pi = Ci / Si Pi 为污染物 i 的环境质量指数; Ci 为污染物 i 的实测浓度 Si 为污染物 i 的评价标准 区域单因子评价 P区 = jYj / Y P区 为监测区域污染物 j 的超标率; j 为超标系 数,当P 1 时j = 1,否则j = 0;Yj 为采样点 j代表的产量;Y 为监测区域总产量, 农产品综合评价 P综 = kYk / Y P综为监测区域农产品综合超标率;k 为超标系数, 当采样点

14、 k 的任一污染物超标时, k = 1,否则 k = 0;Yk 为采样点 k 代表的产量;Y 为农产品总产量 评价参数 a. 样本检出率(%)= 检出样本总数 / 样本总数 100% b. 样本超标率(%)= 超标样本总数 / 样本总数 100% c. 产量检出率(%) = 检出点产量和 / 总产量 100% d. 产量超标率(%) = 超标点产量和 / 总产量 100%,第三节 绿色食品,一、绿色食品概述 . 定义 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2. 特征:无污染、安全、

15、优质、营养 3. 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场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包装标准、储藏和运输标准以及其它相关标准,4. 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必须出自优良生态环境 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必须经绿色食品定点检测机构检验 包装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要求,并按相关规定在包装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 绿色食品标志 ()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批准注册,()可以申请食品品种: 国家商标分类第二十九类主要商品 国家商标分类第三十类主要商品 国家商标分类第三十一类主要商品 国家商标分类第三十二类主要商品 国家商标分类第三十三类主要商品,二、绿色食品分级 (1) AA 级绿色食品 生产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 N Y / 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及其他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产品标准。 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2) A 级绿色食品 生产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 N Y / 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 产品质量符合绿色产品标准。,(3) 两者的区别 AA 绿色食品在标准上与国际相关食品一致,甚至超过其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