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 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409046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10.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 人民版必修1(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落实,壹,1.早期国家的出现 (1)时间、地点: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原因: 经济的发展。 (3)突出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 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4)基本特点:在禹之前,政治权力的交接通常以 的方式实现。 2.夏商政治文化 (1)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 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 ,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商代政治的另一个特点是 密切结合,商王通过占卜手段主宰国政。,禅让,文字,

2、农耕,一、夏商政治形式,宗族,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答 案,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倒退。( ),判断正误,解析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历史的进步。,解 析,答 案,1.目的 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内容,世袭统治权,旧贵族,二、西周分封制,朝贡,答 案,力役,子弟,3.评价 (1)利: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2)弊:后来,诸侯兼并,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分封”与“封建” 分封制在中国古代原叫作“封建”制度。但这个“封建”与我们用于社会发展史中的“封建”不是一个含义,而是“封诸侯,建藩卫”的简称。为了将这两个“封建”相区别,今天史学界多称“封诸侯,建藩卫”制度

3、为“分土封侯制”或简称“分封制”。,分封制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目的:巩固统治。 两个内容:土地和人民。 三个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四大义务:镇守疆土、军赋、力役、定期朝觐。,1.含义 按照 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核心(最大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3.内容 (1)周天子 以 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 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嫡长子,血缘,三、西周的宗法制,答 案,(2)诸侯: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 (3)从卿大夫到士:也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形成 的关系。 4.结果 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

4、夫 ”的等级秩序。 5.影响 (1)对西周: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保障贵族特权。 (2)对后世:对中国的 和生活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社会结构,大宗与小宗,答 案,士,1.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对周天子来说,周天子是大宗,诸侯对于周天子是小宗。但在诸侯国内,诸侯对于卿大夫来说就是大宗,而卿大夫就变成了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卿大夫又称为大宗。所以,除了天子永远是大宗外,其他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2.宗法制与宗法观念,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具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分封制,

5、各诸侯国拥有较大权力,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4)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知识结构,返 回,核心素养,贰,材料 西周分封示意图,时空观念,解读 从时间上看:周朝的封邦建国始于文王,大规模的分封是在武王克商后和周公摄政期间。 从空间上看:分封的诸侯国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宗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从分封对象看: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宗族为主体。,应用 (1)周朝分封的诸侯国有王族建立的,有异姓诸侯(功臣、姻亲、被商灭掉的古国后裔等)建

6、立的。齐国、鲁国和宋国分别属于其中的哪一类? (2)西周分封的同姓国多还是异姓国多?二者的分布有何特点? (3)周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答案 齐国:功臣建立;鲁国:王族建立;宋国:商朝旧贵族建立。,答 案,答案 同姓国多。二者交错分布,同姓国更多地集中在相对富庶地区,异姓国则在边远地区较多。,答案 周王的目的主要是维护周王朝的有效统治。,1.印证教材观点 材料 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礼俗刑然后乐。礼记大传 应用 材料说明宗法制对中国 产生了重

7、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 和 中。,史料实证,答 案,社会结构,日常生活,观念,2.获取材料信息 材料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应用 从材料中找出西周分封的对象有哪些?,答案 先代圣王之后、功臣、王族子弟。,答 案,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国同构” 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 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严格的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

8、“国父”,君父同伦,“家庭治理”的形式扩大到“国”的范围。,家国情怀,应用 礼记大传载:“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旨在强调 A.尊祖敬宗是人本性 B.封邦建国利于统治 C.君主百姓原本一家 D.家国亲情本是一体,解析 材料强调宗法血缘关系,认为家国亲情本是一体,故D项正确。 A项错误,材料主旨是用宗法血缘来维护统治,尊祖敬宗只是其表面意思。 材料体现的是宗法制,并未涉及分封制的作用,故B项错误。 C项不符合史实,古代中国强调君主百姓的君臣统治关系,故C项错误。,返 回,答 案,解 析,达标检测,叁,1.从夏禹到夏桀,共

9、传14代、17王,用岁约471年。从商汤到商纣,共传17代、31王,用岁约555年。材料主要说明夏商实行 A.封邦建国 B.王权至上 C.王位世袭制 D.宗法制,解析 材料中指出禹将王位传至夏桀,汤将王位传至纣,共同体现了王位世袭制度。,解 析,答 案,1,2,3,4,5,6,2.在商代,巫总管一切“神事”,“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这表明 A.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 B.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C.民本色彩较为浓厚 D.宗法制度初具雏形,解析 民事体现的是政权,神事体现的是神权。“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表明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故A项正确。,解 析,答 案,1,2,3,4,5,6,3

10、.中国许多地名和称谓都有悠久的历史。比如山东被称为齐鲁,河北被称为燕赵,山西被称为三晋等。这些称谓起源于 A.宗法制度 B.西周分封 C.当地地理特征 D.古代地名,解析 山东在西周分封制下有鲁国与齐国两个诸侯国,今天河北省的两个封国是燕赵两国,山西的诸侯国是晋国,故B项正确。,解 析,答 案,1,2,3,4,5,6,4.据载,周武王“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封兄弟之国十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周之子孙不狂惑者,皆为诸侯”。据此可知 A.西周已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度 B.西周统治者通过分封推行家族统治 C.西周的统治疆域已经十分辽阔 D.分封实质上是笼络人心的重要手段,解析 材料表明分封的诸侯国中,

11、同姓诸侯占主体。这种分封实质上是通过分封同姓诸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家族统治,故B项正确。,解 析,答 案,1,2,3,4,5,6,5.(2018山师大附中阶段检测)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解析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天子、诸侯、大夫均是在分封制度中所涉及的政治名词,材料所描述的现象也属于分封制的内容,所以该材料反映的制度是分封制。故选B。,解 析,答 案,1,2,3,4,5,6,6.(2019寿光一中检测)古代中国存在许多同居共财的家庭,如唐朝张公艺“九

12、世同居”,宋朝陈兢一家“十三世同居”。上述现象反映了 A.家国的紧密结合 B.等级秩序森严 C.世卿世禄的延续 D.宗族观念浓厚,解析 “九世同居”“十三世同居”等反映的是家族、宗族观念,即上述现象反映了宗族观念浓厚,选D是符合题意的; 材料强调的是“家”而未涉及“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未涉及等级秩序的问题和世卿世禄的问题,所以选项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D。,返 回,答 案,解 析,1,2,3,4,5,6,课时训练,肆,1.(2018青岛胶南一中竞赛)下图为古代传说的神兽獬豸(xi zh),拥有很高的智慧,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獬豸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

13、,令犯法者不寒而栗。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事,悉着獬豸裁决。据此说明 A.法权神圣不可侵犯 B.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C.神权为王权服务 D.中国古代司法由神主宰,题组1 夏商政治形式,对点训练,答 案,解 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依据题意可知神兽獬豸代表的是神权,它由统治者饲养,惩罚有罪的人,维护统治,故正确答案为C项。 A、B两项在题中没有体现; D项对题意理解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人们信仰神灵,而统治者为巩固王权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是上

14、天安排的”表明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上天的意志,故选B。 A、C两项不符合史实; D项与材料无关。,2.(2018济南历城二中调研)先秦时期生产力落后,人们信仰神灵,而统治者为巩固王权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是上天安排的,以得到民心。这说明夏商周时期 A.统治较为稳定 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C.政权更迭频繁 D.各项制度尚不健全,答 案,解 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后世姓氏与分封制有关,西周也占有很大的成分,故A项错误; 分封制下,有很多情况不是国姓,而是赐姓,故B项错误; “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

15、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可知姓氏与分封制是有关系的,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血缘关系,故D项错误。,3.(2019重庆高一检测)史记殷本纪载:“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这反映了 A.后世姓氏均源自商朝分封制 B.后世分封的诸侯王均取国姓 C.商代某些姓氏与分封制有关 D.商朝的分封制具有血缘色彩,答 案,解 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材料体现了诸侯履行随从周王作战、保卫王室的义务,故B项正确; A、C、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4.史记周本纪中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

16、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史料表明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 B.受封诸侯有义务拱卫王室 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 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答 案,解 析,题组2 西周分封制,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依据材料“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可知B项正确。 A、D两项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5.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据此可知 A.宗法制度自此建立起来 B.分封制以屏护周朝为目的 C.分封对象都是宗族血亲 D.血缘亲疏是受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