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16.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配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408263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16.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配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16.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配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16.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配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16.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配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16.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配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16.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配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16.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配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配餐作业(三十七)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见学生用书P395 (2017湖州调研)下表表示我国20072010年采掘、电力、燃气等产业在四大地区间的转移情况(单位:亿元)。据表回答12题。区域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净转出东部01 9622 4773134 133中部421044524 1248西部1761110262 937东北23653280521.我国采掘、电力、燃气等产业地区间转移的方向主要是()A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B西部向东部转移C中、西部向东部转移 D东北向西部转移解析据表知采掘、电力、燃气等产业由东部地区转出最多,而中、西部地区转入最多。答案A2影响采掘、电力、燃气等产业地区间转移的主要因素

2、是()A劳动力 B产业政策C原料 D技术解析采掘、电力、燃气等产业属于原料导向型产业,故影响其布局和迁移的主要因素是原料。答案C(2017金卷模拟)当地时间2017年1月3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文威胁通用汽车公司(GM):“要么把雪佛兰科鲁兹车型从墨西哥迁回美国制造,要么就等着高额的边境交易税”。美国制造业的从业人口在20002010年的10年间,制造业岗位数从1730万急速下跌到1150万。目前美国政府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相继从外国迁回本土,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巢”现象。据此回答34题。3美国企业回本国建厂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工业化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增长B创造大量就业

3、岗位,提高民众就业机会C提高城市化发展,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D增加国内税收收入,吸引投资资金回国解析由材料可知,美国制造业的从业人口在20002010年的10年间,制造业岗位数从1730万急速下跌到1150万,因此美国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从而增加就业机会,B正确;美国的工业化应经完成,因此并不是为了促进工业化发展,A错误;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影响很小,C错误;制造业回迁本国,减少产品的进口,因此会降低税收,D错误。故答案选B项。答案B4应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巢”,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有()重视高端制造业人才的培养加快发展我国优势的传统制造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产业AB

4、 CD解析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巢”,再加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优势,成本低的优势已经不在,因此我国传统制造业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我国需要及时调整我国的传统制造业,促进传统制造业的升级,重视高端制造业人才的培养,从国际市场的低成本竞争转向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差别化竞争;同时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产业,因此正确,故答案选A。答案A(2017安徽百校联考)目前,上海市正计划用35年时间把四万余家石油、化工、纺织、电子电器、能源等企业转移出沪(如图)。此次上海产业转移将向江西倾斜,重点是九江。据此完成56题。5九江成为此次上海产业转移重点地区的主要因素是()A油气等资源丰富,降低运费B

5、市场广阔,降低交易费用C科研力量雄厚,技术支持度高D有一定产业基础,劳动力丰富解析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市资源、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我国中西部转移,目的是利用中西部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江西油气资源欠缺,科研力量不足;欠发达地区产业协作、政企协作等能力差,交易费用较高。答案D6此次上海九江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主要是()A放慢上海市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B上海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升级加快C导致上海市长期性就业率下降D压制了九江市的工业化发展解析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对移出区来说,有利于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虽短期导致就业率下降,但从长期看随经济加快发展会提高就业率

6、;对产业移入区来说,缩短了产业升级和调整时间,促进了工业化发展。答案B(2017黑龙江牡丹江一中调研)20082011年,一股企业从珠江三角洲外迁到东南亚国家的风潮逐渐在代工企业中兴起,其中制鞋业尤为突出。但2012年以后这一外迁势头却有所减缓,一些曾经有过外迁念头的代工企业主,在考察过东南亚之后,决定不再转移;部分已外迁的企业又重新迁回珠三角。据此回答78题。7外迁企业从东南亚回流主要是考虑 ()A市场与协作条件 B劳动力与交通条件C政策与环境质量 D资金与技术解析东南亚的市场没有我国大,而且产业基础也不如珠三角,协作条件较差,A正确;相对于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来说,东南亚的劳动力成本低,B错

7、;东南亚的政策与环境质量、资金与技术与我国相比并无优势,C、D错。答案A8已外迁的企业重新迁回珠江三角洲对珠江三角洲较明显的影响是()A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B加重酸雨等大气污染C缓解能源紧缺的局面 D加剧“用工荒”现象解析外迁的企业主要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重新迁回珠江三角洲,会增加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加剧“用工荒”现象。答案D【方法技巧】产业转移的影响分析方法转出地区:有利影响: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缓解环境压力,改善环境质量。不利影响:导致失业人口增加,人才、资金的外流等。转入地区:有利影响: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不利

8、影响:可能会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9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合肥经济开发区不仅成为中西部地区名副其实的领跑者,而且也成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典范。家电、汽车、装备制造及快速消费品四大支柱产业支撑了合肥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材料二图甲表示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图乙表示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又称“微笑曲线”图。(1)分析合肥经济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2)家电、汽车、装备制造及快速消费品四大支柱产业支撑了合肥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结合材料二,分析合肥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合肥经济开发区也是“中西部最大的日资企业集聚地”。试分析产业转移对该区域发展的影

9、响。解析第(1)题,分析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可以从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地价、交通条件、市场、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作答。第(2)题,材料二给出的是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和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读这两幅图可知,产品生产环节在加工环节利润最低,而支撑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几乎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价值链上处于不利地位。除此之外,引进产业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第(3)题,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地理环境的改变以及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四个方面。答案(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南北方交界处,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

10、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基础相对较好;政策支持。(2)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门槛,重视环境保护,防止增加新的污染源;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强化科技支撑,注重提高技术创新和技术消化能力,引进增长期或者成熟期的产业;尽量承接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促进工业化进程;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改变区域地理景观,促进城市化发展;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2017山西质检)工业专业化指数,通常用来衡量某一地区工业专业化程度及其在高一级区域中的地位,数值越大表示专业化程度越高。读2012年江苏省工业专业化指数的区域示

11、意图,完成12题。1甲、乙、丙、丁四地区中,符合产业转移规律的是()A甲向乙转移 B乙向丙转移C丙向丁转移 D丁向乙转移解析产业转移一般规律是低端产业由经济较发达地区转移到较落后地区。图中丁地区工业以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说明该地经济较发达;而乙地区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说明经济较落后。故丁向乙转移符合产业转移规律。答案D2有助于乙地区工业结构优化的措施是()A产品专注国际市场 B促进工业生产自动化C营造创新的工业环境 D降低劳动力工资水平解析乙地区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较少,应该优化工业环境,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工业生产自动化可以提高效率,与工业结

12、构优化无关。答案C(2017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张槎位于佛山市禅城区西部,拥有“中国针织名镇”等称号。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的一针、二针、三针以及张槎的槎针等一批大型国有纺织企业纷纷集聚佛山,这些企业聚集了大量纺织工业人才,加上各大棉纺厂和数量众多的服装厂,为张槎针织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近年来,随着佛山强中心规划出台,纺织产业逐渐向粤北和粤东地区转移,张搓针织企业的总部仍留在禅城而棉纱、织遭到染整等将外迁。据此完成34题。3张槎针织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劳动力充足 B. 产业基础雄厚C. 国家政策支持 D. 原料充足解析由材料可知,佛山张槎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的一针、二针

13、、三针以及张槎的槎针等一批大型国有纺织企业纷纷集聚佛山,这些企业聚集了大量纺织工业人才,加上各大棉纺厂和数量众多的服装厂,为张槎针织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因纺织产业起步早,纺织工业基础条件好,致使其快速发展,故选B。答案B4张槎针织部分产业链向外地转移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产业升级转型 B. 市场需求量减少C. 生产成本降低 D. 企业恶性竞争加剧解析随着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原有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不具备优势,致使产业转移升级,纺织产业部分产业链向劳动力价格和土地成本低的地区转移。导致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为产业升级的需求,故选A。答案A【方法技巧】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方法转出地区:工资、地

14、价、房租上涨;环境压力加大(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市场饱和(萎缩);贸易壁垒;政策限制;内部交易成本较高;资金过剩等。转入地区:工资、地价、房租低廉;环境成本较低;自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政策支持;内部交易成本较低等。 5(2017江西师大附中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穿越大半个亚洲去买一只马桶盖”的热议还在继续发酵2015年春节期间,“马桶盖”火了,原因是中国游客跨洋去日本购买马桶盖,还买断了货。但据国内媒体披露,在日本大受追捧的“马桶盖”实际上是由位于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生产的,令质疑国内制造企业能力

15、的民众大跌眼镜。材料二近年来,日本、韩国等经济技术较发达国家进行经济改革调整,开始将中国的部分生产企业迁回本土,重新在本土启动制造和生产,形成“制造业回归复兴”的现象。(1)试分析日本企业选择在我国东部杭州设立工厂生产马桶盖,再返销日本的原因。(2)从中国人抢购日本马桶盖这一现象的实质出发,思考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3)据材料二,简析日本部分企业回归本土的原因。解析第(1)问,日本企业在中国生产产品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劳动力廉价、地租低、交通便利、工业基础较好、有政府支持等;再返销日本主要距离日本近。第(2)问,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加大科技投入、创立民族品牌、研发新的品种和改进营销方式等。第(3)问,日本企业回归本土一方面是要增加就业、防止技术的扩散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