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6.2 人口的空间变化配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408200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6.2 人口的空间变化配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6.2 人口的空间变化配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6.2 人口的空间变化配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6.2 人口的空间变化配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6.2 人口的空间变化配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6.2 人口的空间变化配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6.2 人口的空间变化配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配餐作业(十六)人口的空间变化见学生用书P355(2017黑龙江绥芬河调研)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的重要发源地。姓氏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了解我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据此回答12题。1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使河南成为我国李姓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造成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因素 B经济因素C家庭因素 D文化因素解析历史上,李姓人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主要是因为河南位于中原地带,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甘肃高,从而吸引了李姓人口迁移至此。答案B2近30多年来,我国不少省级行政区人口姓氏越来越复杂,下列省份中最典型的是()A甘肃

2、省 B河南省C四川省 D江苏省解析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人口迁入越多,不同姓氏的人口就越多。选项所列四个省份中,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人口迁入最多,故选D。答案D(2017衡水模拟)如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读图,回答34题。3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A由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B由欧洲沿海向内陆地区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解析根据文字材料及图中信息,可知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周围的边缘地区迁向核心区,C正确。答案C4图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

3、迁移方向是 ()A由亚洲迁往欧洲 B由非洲迁往欧洲C由北美洲迁往欧洲 D由大洋洲迁往欧洲解析图中所有箭头,只有从北非向欧洲核心区进行的是跨大洲的人口迁移,其他的洲际人口迁移在图中没有体现,故B正确。答案B(2017云南省重点中学双基测试)读我国部分省区迁出人口总量和迁往武汉的人口数统计图,完成56题。5广东、上海人口迁往武汉,主要目的是()A务工 B经商C就学 D养老解析广东、上海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迁往武汉主要是为了经商。答案B6安徽、河南都是湖北的邻省,但安徽迁往武汉的人口远少于河南,主要原因是安徽()A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B地域开放程度更高C人口迁出数量小 D距发达地区更近解析安徽、河南

4、迁出人口数量相近,但安徽与长三角、珠三角距离更近,迁往这些地区的人口更多。答案D(2017陕西寺前中学双周测试)榨菜、方便面、火腿肠等是最为常见的流动人口的消费品。下图示意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据此回答78题。7图中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能说明2011年后()A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加快B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C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加快D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出明显解析流动人口对榨菜的消费量较高。西南地区2011年后榨菜销售份额占比有所增加,说明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华南地区经济发达,应为人口的迁入地区。华南地区2011年后榨菜销售份额占比大幅降低,最可能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

5、也可能是人口净迁入减缓。答案B8该图反映出的人口流动的积极意义有()缓解西南地区人地压力促进华南地区产业升级缓解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状况促进西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A BC D解析西南地区人口回流,会加大人地压力,但有利于本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减缓,加剧了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问题,但有利于华南地区产业升级。答案C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表为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特征比较。比较特征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个人情况文化特征家庭背景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多子女家庭初中及以上为主独生子女或两孩家庭就业情况打工主要目的工作期望劳动供给决策为家庭,求生存,能挣

6、到比种田多的钱即可绝对收入比较为自己,追求生活质量向往体面或接近市民的工作,相对剥削感较弱城市适应性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外界的联系生活方式较弱,多以同乡为主要交往对象,以口信、书信为主,信息量少,频率低,速度慢与传统农民接近较强,向往城市生活,渴望融入城市,以电话、网络为主,信息量大,频率高,速度快与现代市民接近材料二据统计,2000年上海外来总人口排名前10位中,安徽排名第一,占外来人口总量的32.2%,但2010年安徽流入上海的人口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占上海外来总人口的29%。材料三据新闻纵横报道,到2014年10月,“长三角”不足21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十年间,人口从8 000万涨到了1.2亿

7、。(1)据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首要动因的异同点。(2)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对城市化的影响。(3)简要分析“长三角”外来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4)分析2010年上海外来人口中安徽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的原因。解析第(1)题,结合表中信息可知,第一代农民工来自多子女家庭,收人低,生活困难,故第一代农民工进城是农村推力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为追求生活质量而进城务工,主要是城市的拉力。但两代农民工进城都为改善生活质量,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第(2)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对城市化的影响有: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较高,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农

8、民工进城,使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出现郊区城市化,使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第(3)题,一方面“长三角”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较快,需要大量工人;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为提高生活水平而进城。第(4)题,为实现产业升级,上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下降;部分人员积累资金、技术回乡创业;安徽经济发展迅速,与上海工资水平差距缩小。答案(1)相同点:都是为了寻求更多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得更高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或家庭生活。不同点: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要动因是农村的推力:就业机会少,收入低,生活困难等。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要动因

9、是城市的拉力: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教育医疗条件好,有较好的发展机会,社会福利好,交通便捷等。(2)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郊区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长三角”地区城镇化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就业机会多;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差距和区域差异大;农民提高收入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任答2点即可)(4)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内地转移,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安徽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

10、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就业机会增多;部分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返乡创业;与长三角地区的工资水平差异在缩小,而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乡土情感等。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某时期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图中数据越大,表示规模越大,水平越高)。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因素中对迁入人口规模影响最小的是()A工资水平 B房价C空间距离 D教育资源解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或经济布局变化,会促进人口迁移。具体表现在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就业机会越多,工人的工资水平越高,教育及医疗卫生等社会服务条件更好,因此会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另外,受环境、人文等因素影

11、响,人口在迁移时多选择距离较近的发达城市,由此判断工资水平、空间距离、教育资源都对人口迁移有较大影响;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房价高,但迁入人口规模较大,由此判断房价对人口迁移规模的影响较小。选B。答案B【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C;错因是简单地认为房价是经济因素,是推力,但从图中可看出房价高的北上广地区迁入人口规模大(虽然房价会影响人口迁入,但这些迁入人口有不少是打工者,不一定都会考虑买房);二是对人口就近迁移这样一个特征没有认识。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迁入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A北京 B上海C广东 D安徽解析人口回流现象是指原来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的打工人员,包括农民工、城市白

12、领等,出现了不同程度回流家乡(或原住地)的情况。由图示信息可知,广东人口迁入规模大,但工资水平不是很高,说明其产业以劳动力导向型为主;随着该地产业发展优势的丧失(或产业升级),会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导致人口大规模回流。选C。答案C【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D,错在没有理解什么样的情况下人口易回流,通常情况下,在迁入地找不到工作(或收入不理想)时人口易回流。 【方法技巧】分析人口迁移影响的思路(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

13、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2017河南鹤壁高级中学考试)“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示四国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A甲国 B乙国C丙国 D丁国解析“空巢老人”现象是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出现的。图中四国,丁国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最大,易出现“空巢老人”现象,故D选项正确。答案D4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原因 B家庭原因C自然原因 D个人原因解析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主要是农村剩余劳

14、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所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进入城市寻求工作机会,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收入。故选A。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组以“空巢老人”为切入点,将人口迁移与人口年龄结构等知识相结合,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年龄结构等。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5(2017江西十校高三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1年以来的叙利亚内战引发了严重的难民危机,大量叙利亚难民涌入欧洲。下图为叙利亚难民入欧路线示意图。材料二科斯岛属于希腊,位于爱琴海的东南部,距离土耳其西南部海岸约20 km,是叙利亚难民进入欧洲的最近通道。材料三2016年2月共有67 797人在德国联邦移民与难

15、民局申请避难,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9.9%。2016年1至2月德国接收的难民人数已超过10万人。(1)从气候角度分析叙利亚难民经爱琴海进入欧洲可能遇到的危险。(2)德国应不应该接收大量的难民?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解析第(1)问,难民大多通过偷渡的形式进入欧洲,加之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所乘坐船舶的质量较差、乘坐环境较差,因此容易受航行海域气候条件和水文条件的影响。第(2)问,本问为开放性设问。若答应该,则应分析人口迁入对德国的有利影响;若答不应该,则应分析人口迁入对德国的不利影响。答案(1)途经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气候炎热干燥,难民在船舱中容易因中暑、缺少淡水等原因而生病甚至死亡;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海上风浪大,易发生沉船事故。(2)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