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现场报道培训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406832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现场报道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电视现场报道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电视现场报道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电视现场报道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电视现场报道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视现场报道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现场报道培训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电视现场报道,本章主要内容,一、现场取材 二、现场摄录 三、现场报道 四、现场采访,(一)现场 现场是指此时此刻正在发生事件的场合(或场所) 电视采访的素材是在现场完成的,电视采访的全部特性也都来自于它的现场性。如何处理现场是判断一个电视采访组水平的标准之一。,一、现场取材,电视采访中的现场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稍纵即逝,不可逆转。 (2)不断变化,随时发展。 (3)现场信息的全方位性和记录现场的选择性。,( 二)现场取材,1.现场取材: 现场取材指电视记者采访、拍摄新闻现场的事件、人物等,是电视记者在现场的开机采访活动。,2. 现场取材的任务: 现场摄录 现场报道 现场采访,现场

2、取材的方式: 从记者介入现场的情况看 旁观式取材:电视记者采取旁观姿态,冷静观察和摄录新闻现场的各类情况。 声音参与式取材: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提问或与当事人进行交流,但屏幕上不出现记者的形象。 出镜参与式取材:记者在现场作采访、播报。,4针对事件的状态进行现场取材 事件在现场的呈现状态: 突发事件的半过程状态 突发事件的结局状态 预知事件的全过程状态 历史事件的过去时状态,突发事件的半过程状态 央视新址配楼大火一名消防员牺牲 (1)即时开机、进入现场,以正在发生的事件为对象迅速拍摄 (2)快速搜索现场信息,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 (3)尽快形成新闻报道,及时播出,突发事件的结局状态 SNG卫星连线

3、直播 110410 都市1时间.flv (1)摄录处于结局状态的现场景象 (2)采访当事人与目击者,了解当时事件发生时的基本状况。 (3)重大突发性事件要及时赶回播出。,预知事件的全过程状态 多名孩子感染手足口病 家长忧心.flv (1)搜集相关资料,或者事先采访主管部门 (2)了解事件发生地情况,便于拍摄 (3)关注相关各方情况,尤其关注有无观众感兴趣的人们人物,热门话题。,历史事件的过去时状态 思考:在进行逆时性采访时,记者应该采用何种手段弥补进行时态现场的缺失? 可口可乐的创业神话.wmv,(1)利用历史事件发生的现场环境进行情境式追忆 历史发生的现场保留着大量的信息,它们有的是可见的,

4、比如大到土地、天空、院落等环境;小到会场、用具、照片等细部。,(2)让事件经历者、当事人、事件见证者、对事件有研究的相关人士去回述往事,(3)真实再现 真实再现是指通过电视视听手段搬演历史人物、重现发生的历史事件,以补充叙事、烘托情景。,“真实再现”需要注意的问题: 慎用 尽量选择历史的“小情节”着笔 “宜虚不宜实 创造间离感 故宫01集 肇建紫禁城,(4)利用历史资料 历史资料包括影像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等。,(三)跟踪采访,二、现场摄录,(一)现场摄录的内容 事件式取材:镜头对准新闻现场的主要事件,摄录此事件进展过程中的若干状况。 人物式取材:镜头对准新闻现场的主要人物,摄录这位主要人

5、物的现场活动状况。 现象式取材:镜头对准存在于现场中的现象。,1.善于摄取动态的素材 2.实现动态的采访过程,(二)动态的采访方式,实施动态的采访过程的采访技巧: 早开机、晚关机,中间不停机 随机拍摄采访的能力 多做伴随性采访拍摄 “挑”、“等”、“抢”,(三)记录声音,电视采访中,现场除画面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形象要素,这就是声音。对于纪实节目的拍摄,通常只涉及同期声的记录和表现。,同期声包括 人物的有声语言 人与环境碰撞发出的声响 自然环境发出的声响 现场的有源音乐与音响,同期声的作用 1.同期声是电视画面的一部分 2.同期声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 3.同期声是现场感的来源之一 4.同期声还是

6、记者在现场发现和发展新闻线索的来源之一 5.同期声可以独立传达信息,同期声的采访技巧 1.利用同期声开拓形象素材 2.利用同期声求证并为叙事创造节奏 3.使同期声成为节目的结构性因素 4.利用同期声调动现场氛围、人物情绪 大型文献纪录片 邓小平 01.f4v 香港十年第一集十年见证.flv 特写:驻伊美军士兵返美回家 100901 国际新闻.flv,(四)注重细节,细节是电视采访现场中富含新闻价值、人物情感和意义象征的细微之处。 细节大多以近景和特写景别加以强调,具有揭示事物本身的力量和丰富的寓意性、象征性,是电视报道中的点睛之笔。,电视摄录中刻画细节的技巧 刻画画面形象细节 选取细节场面 用

7、细节刻画人物 用细节提升情感 再说长江-15告别家园.flv,电视采访作业: 1.制作拍摄电视短消息一个。题材和内容不限。时长:3分钟以下。 2.要求有记者出镜播报、记者访问。 3. 2人或3人一组,自由组合。 4.,(一)何谓现场报道 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面对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者、目击者、参与者、陈述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语言直接向观众所作的报道。,三、现场报道,(二)记者现场报道的四类内容 1.对新闻事件进行概要叙述。 2009年春运正式启动,各地客流猛增 G4出动-华工方程式赛车.flv 2.用叙述所见所闻方式描述现场氛围 090208朝闻天下碎新闻 - 视频,3.描述现

8、场景象中的细节,补充单独用镜头展现时的信息不足。 新闻调查以求是之名(2009.3.21).flv15:20 4.阐明理性内容,对新闻事件、新闻现象进行述评 新闻调查以求是之名(2009.3.21).flv 38:20,(三)现场报道的优势 1.信息量大 2.可视性强 3.现场感强 4.丰富节目的结构元素,(四)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 1.观察要敏锐,反应要灵敏 2.语言要流利,表达要准确 3. 知识要丰富,情况要熟悉 4.定位好角色,(五)现场报道的技巧与方法 1.突出出镜记者与事件、现场的关系 记者身处位置 记者现场报道的时间 事发多长时间 2.利用现场环境和物件 选择和事件具有联系性的现场

9、环境 寻找能与事件产生对比、类比的现场环境或物件,三、现场报道,(一)现场采访 现场采访是电视记者(主持人)在采访现场,手持话筒,面对被采访对象或摄像机镜头,用提问并请对方回答的方式所进行的采访活动。,四、现场采访,(二)现场采访的优势 1.揭示深层内容 2.展现人物个性 3.引发思想感情,(三)提问的要求 1.问题应是新闻的重点 2.问题是思想内涵的开拓 3.问题要具体 4.问题要简短 5.问题要客观 6.问题要引发情绪 7.问题要突出双向交流 8.提问以开放式为主 9.避免提空泛的问题 10.问题的“一次性原则”与重复方法,问:警官,您的枪是不是只在射击练习的时候 使用,我的意思是说,您在

10、追捕逃窜的强 盗,或者解救人质时,使用过 它吗?我 读过的一些报道告诉我,很多警察在愤怒 时是从来不用枪的,也就是说 答:是的,我在射击练习中使用过。,问:警官,你在执行任务时开过枪吗? 答:是的,但仅开过一次。 问:给我们讲讲好吗?,你接到华农的录取通知书时是开心还是伤心? 你能谈谈刚接到华农录取通知书时的心情吗? 导致受害者致命的是什么武器? 你能说说你的具体情况吗?,(四)提问的技巧与方式 1.直接提问 2.迂回提问 3.追问 4.“明知故问” 5.激问,1.直接提问:直截了当地讲明采访目的,开门见山地提问. 2.迂回提问:采用侧面切入的方式,或者利用聊天攀谈的形式稍作迂回,然后将谈话逐

11、步引入正题.,你有男朋友吗? 你对大学生谈恋爱有何看法?,你认为对于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除了,还有什么也挺重要的? 如果你们宿舍其他同学都谈了男朋友,对你有影响吗?,刘振敏:,1958年您不是来过吗? 邓小平:是呀,那是修十三陵水库。 刘振敏:现在有什么变化? 邓小平:现在满山都是树哇 。刘振敏:您说过植树要坚持20年。 邓小平:是呀。植树要坚持20年,100年,1000年。年年都要搞哇,世世代代搞下去。,3.追问:追问是一种深入挖掘的提问方式。追问有助于扩展采访对象的回答。,鲁豫:您还记得当时有多重? 张:48公斤。 鲁:有多高? 张:1米78。 张:每个月只发9斤粮。 鲁:这点粮

12、食怎么够吃。 张:当然不够吃。 鲁:不够吃怎么办? 张:只好饿死,我就曾经饿死过。,追问什么: .新闻元素:时间、地点、人名、数字、技 术等。 .细节:细节是故事中的场景、动作、语言、 表情等诸要素。 .故事:故事不是经历,不是履历表,是事 件中参与的若干个人物。,宿舍一到冬天就没有热水洗澡了? 大约在几月份开始没有热水的? 那你们怎么洗澡? 几点钟之前才会有热水? 热水温度高吗? 一个人洗澡要提几筒水?能保证每天都能洗澡吗? 同学们有抱怨吗? 有向学校反映过这个问题吗? 学校方面是如何回应的?,4.明知故问:记者为从多方面印证某个问题采取的一种策略。借采访对象之口向受众作出某种交代。 宿舍一

13、到冬天就没有热水洗澡了? 大约在几月份开始没有热水的? 那你们怎么洗澡? 几点钟之前才会有热水? 热水温度高吗? 一个人洗澡要提几筒水? 能保证每天都能洗澡吗? 同学们有抱怨吗? 有向学校反映过这个问题吗? 学校方面是如何回应的?,5.激问:一种激发式的提问,是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适当地刺激对方一下,促使对方的心态由“要我说”变为“我要说”,从而不能不说,甚至欲罢不能。这种形式常见于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或自恃地位高而不屑谈的采访对象。,请你谈谈对你班主任的看法,好吗? 听说,你对你们班主任有点意见?,(五)善于倾听 1.用体态语与采访对象充分交流 2.记录和分析采访对象的问答。 3.始终明白

14、谈话的中心点:迅速判断正在进行的话题是否已经开展得足够了;迅速分析正在进行的话题有没有深入的可能与必要;迅速判断采访对象回答中有没有预定话题之外的有价值的线索;寻找时机,及时打断谈话的进行。,(六)现场采访的误区 1.缺乏交流 2.问题冗长 3.问题有诱导性 4.缺乏尊重 5.准备不足 6.自问自答 7.语言生硬 8.角色错位 9.缺乏主动 10.应变能力差,案例分析: 观看眼球丢失的背后,分析王志的提问技巧. 1.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提问方式。(面部表情、穿着、提问问题、语态、肢体语言) 倾听式(开放式)质疑式聊天式 2.善用追问 在提问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分析,抓住对方回答中有意义的细节

15、进行追问,有时候是明知故问。,问家属: 什么时候发现眼球没有了? 那你采取了什么行动? 你以什么理由报的案呢? 你现在知道不知道,你爱人的两个眼球都做什么用了? 从你的角度来说,你觉得医生的动机是什么?现代当事人告诉我们,他自己并没有收钱。,问医生: 你是什么时候决定给这个将要穿孔的病人做手术的? 决定做手术的时候,是不是事先应该考虑到角膜的来源呢?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取眼后恢复双眼外形) 出于对死者容貌的爱护之外,放这个假眼球,有没有担心被别人发现的成分? 当时你的目的是去角膜,为什么要连眼球一起取下来? 但是你做手术需要的是一只角膜,为什么要取两只?,明知故问,从医生的角度展开对事件的叙

16、述。 引导性问题,引导医生讲述摘角膜过程。 质疑性问题 质疑性问题,直指事件核心。对与错的判断,明知故犯还是自认有理。 质疑性问题,问清楚细节 追问细节,有助于理解医生动机,像你们平常去太平间去得多吗? 你这是第几次去? 当时进去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第二天是什么时候给患者做的手术? 手术成功吗? 第二只眼球呢? 20号,那也就是说,你取眼球这个事情,大家已经知道了之后?,迂回提问,侧面了解医生的这种行文是否常态。同时缓解气氛。 追问细节 追问第二只眼球去向 追问时间细节。强调时间的意义。有助于了解医生动机和态度。,你刚才说,大家都这个东西感到很惊讶和好奇,你觉得为什么对这个事情感到惊讶? 偷走和拿走有区别吗? 有什么区别呢? 现在对着我们的镜头,你能跟我们说,在这两起手术中间,没有你个人的利益?,追问对方的话。了解医生动机。 追问细节,将问题直指本次事件的核心争议:是救死扶伤敢冒风险的正义医生,还是为了牟利私盗他人器官。 进一步追问和质疑。在镜头前通过测验似的疑问,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