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45讲 命题角度突破课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400567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5.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45讲 命题角度突破课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45讲 命题角度突破课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45讲 命题角度突破课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45讲 命题角度突破课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45讲 命题角度突破课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45讲 命题角度突破课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45讲 命题角度突破课课件 新人教版(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5讲 命题角度突破课,【真题感悟】 (2017全国卷IT45)(15分) 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 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 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 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 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 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 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 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 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

2、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 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7分),【解析】第(1)题由材料信息“1978年9月1982 年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可得出逐步 推行,渐进改革;

3、由材料信息“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 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 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可得出落实按劳 分配原则;由材料信息“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 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 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 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 资改革与工资调整”可得出实行分级管理、政企分开; 由材料信息“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 状况”“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可得出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第

4、(2)题结合背景进行回答即可。因为工资制度不合理,人们生产积极性不高,经济体制改革出现阻力等情况的出现,20世纪80年代政府才决定进行工资改革。,答案:(1)特点: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每点2分,回答4点得8分) (2)意义: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每点2分,回答3点以上得7分),【史论点睛】 一、民生问题的内容及影响 1.内容:(1)广义上的民生是指所有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

5、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2)狭义上的民生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例如:食品药品安全、医疗服务、教育收费、收入分配、就业问题、货币稳定、工资、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社会救济保障等。,2.影响: (1)关系国家稳定与统治的长治久安,关系社会矛盾的调节,是政权需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之一,因此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2)以史为鉴,服务现实:通过反思古代民生问题,可以为当今统治者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民生政策提供借鉴,以史为鉴、服务现实。,二、经济改革的原因、内容、影响 1.

6、原因: (1)旧的经济政策阻碍社会发展。 (2)适应社会转型,如商鞅变法。 (3)统治面临危机,为了缓和社会矛盾。 (4)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趋势。,2.内容: (1)制度方面: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经济政策。 (2)金融方面:货币、金融体系。 (3)其他方面: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3.影响: (1)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 (2)改变了社会形态,如商鞅变法,使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3)清除了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真题感悟】 (2018全国卷T45)(15分) 材料 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清

7、 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 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 摘编自韩延龙等 中国近代警察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7分),【解析】第(1)

8、题依据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 从西方传入中国”, 可得出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据 材料“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可得出有加强地方治安的 需要;据材料“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 “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可得出 湖南维新运动活跃,以及地方官员推动。第(2)题依据材,料“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可得出受西方、日本的影响;依据材料“保卫局由官商合办”,可得出实行官商合办;依据材料“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可得出成立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答案:(1)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湖南维新运动活跃;地方官员推动。(8分) (2)受西方、日

9、本的影响;官商合办;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7分),【史论点睛】 一、中国古代“吏治”成败得失及其原因 1.中国古代“吏治”的成功及其原因: (1)皇帝重视“吏治”。 (2)有完善、严密的律法制度和严格的实施程序。 (3)全面“考核”,保提拔,严格“问责”法律化。 (4)重视官员教育和培养,重用贤能良臣。,2.中国古代“吏治”的失败及其原因: (1)立法严而执法宽,渐不克终。 (2)皇权至上,“天下之法”沦为工具。 (3)“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官本位思想强化。,二、中国古代“吏治”对当今反腐的启示 1.树立“法律至上”的治国理念: (1)强化廉政法律最高权威意识,树立“法贵责上”观

10、念。 (2)刑罚不避权贵,平等执法,树立法律无等级观念。,2.有相当完备、严密的制度保障: (1)健全惩贪法律法规,建立严密法网,使从政官员不能贪。 (2)严格规范执法司法程序,重典治贪,致使从政官员不敢贪。 (3)加强“刑法监督”,完善监察立法,坚固最后一道拒腐防线。,3.必须强化“官德”教育: (1)选任官员重视道德品行,促其奉公守法,勤政爱民。 (2)随时加强官德修养教育,促其修身节欲,严以律己。,三、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 1.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过程: (1)儒家化的启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引礼入法”。 (2)儒家化的发展:魏晋南北朝,“纳礼入律”。 (3)儒家化的成熟:隋唐时期

11、,“礼法合一”。,2.古代法律儒家化的意义: (1)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使“礼”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制定法律的依据。在中国封建社会,国家的大部分法律制度是依据礼的原则制定的。 (2)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使“德治”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法律的正统。,(3)在法律儒家化的过程中,对以纲常礼教为核心的封建伦理制度的维护不断强化,这对维护封建统治有根本作用。,【真题感悟】 (2018全国卷T45)(15分) 材料 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 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1977年9 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

12、技术委员会的决 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 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 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 用科学的风气”。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 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 政策落到实处。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 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 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此后,各地、 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13、学知识,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9分),【解析】第(1)题可以结合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联系国内外的史实加以概括。第(2)题,第一问主要内容,依据材料从文件发布、机构设立、人才培养政策等方面进行概括即可。第二问影响,一是回答对科技自身发展的影响,二是回答对政治进步、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 (1)“文化大革命”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6分) (2)内容: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恢复、新建科研机构,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

14、强科技队伍建设。(4分),影响: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推动科研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5分),一、 归纳改革背景和原因的一般方法 1.改革背景: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2.改革的一般原因: (1)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如商

15、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缓和民族关系等),如雅典梭伦改革,埃及阿里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3)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有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特长的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4)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欧洲宗教改革(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二、 对历史特点的理解和分析改革特点的方法 1.对历史特点的理解: 历史特点的含义

16、是某一个历史事物区别于另一个 历史事物的特殊点,是历史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个性,它包 括历史事物内在性质和外在表现,具有特殊性(个性)、 具体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它源于历史事物自身,但又高,于历史事物本身,是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结果,要求语言必须简洁、精练。 它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基本能力(记忆、 理解、分析、归纳、综合表述等能力)。,2.分析改革特点的方法: (1)宏观把握改革总体特点:准确确定材料及命题 的主旨思想,从政治、经济、文化 思想、民生习俗等 方面把握总特征,如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都涉及政治制度改革。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 如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孝,文帝改革中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任用汉族地主为官,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思想文化习俗上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强调的是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体现汉化政策。,(2)逐句分析提炼改革特点,尤其从材料中改革的 背景、内容和影响等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