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布局与知识管理概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398619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化布局与知识管理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全球化布局与知识管理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全球化布局与知识管理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全球化布局与知识管理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全球化布局与知识管理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化布局与知识管理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化布局与知识管理概论(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章,全球化佈局與知識管理,2,第11章 全球化佈局與知識管理,11.1 全球化佈局 11.2 全球運籌管理 11.3 知識管理機制 11.4 高科技產業、資訊科技與知識管理,3,第11章 全球化佈局與知識管理,全球化一直是企業經營者重視與討論的議題之一,在全球競爭的環境中,全球化的發展對社會、政治、經濟、人文以及科技上皆產生一股強大的影響。而在企業追求全球化、自由化的熱潮與資訊科技技術之迅速發展的同時,需面對快速變遷與競爭激烈的經營環境,及其對於顧客的回應能力及速度的同時,更是決定了在領先優勢的經營上最重要的課題。,4,第11章 全球化佈局與知識管理,隨著產業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來臨,企

2、業如果無法以快速且靈活的方式,因應產業分工及快速創新等市場壓力,並視市場變遷改變經營體質,勢必難以在全球競爭舞台再佔有一席之地,而這對於亟欲從專業代工(OEM)轉向專業設計(ODM)及自有品牌(OBM)的台灣跨國製造業來說,尤其重要。,5,第11章 全球化佈局與知識管理,對於積極從技術密集型OEM轉為知識密集型ODM或OBM的台灣跨國製造業而言,知識管理機制之應用非但不可或缺,各企業是否能視自身需求,部署最適的知識管理機制,更是影響企業全球化佈局及經營績效之關鍵。,6,全球化佈局與知識管理,為因應產業分工及快速創新等市場壓力,如何在全球化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跨國企業在全球化經營下,需運用各種不

3、同的管理機制,管理散佈於世界各地的分公司,而也因為協調管理機制的多元性,而使組織內部常存在著多重管制的現象。更因為產業別不同、全球化程度不同或組織策略結構的不同,使其營運總部需扮演不同的關鍵性角色。,7,11.1.1 全球化之概念,在近一世紀的社會快速變遷下,不論是在於社會上的人文、政治、經濟科技、文化、運輸、產業等各樣的人類互動交流上,已由所謂的個體區域性轉向於整體全球性。然而全球化(globalization)其目的是要在一個貿易全球網絡內實現一體化。全球化是個階段也是個過程,全球化是藉由向外擴張的範圍、速度、強度等因素,所產生的跨國界的行為所形成,也可視為一個國際社會的過程。,8,11.

4、1.1 全球化之概念,全球化的概念一直在人們的各式各樣的互動行為中作展開與延伸,就現今產業生產模式的變動,藉由全球的交通、資訊與通訊科技的進步,導致全球嚴然已形成一個關係密切的大市場,其主要的特徵如下: 一、產品市場的全球化,包含了生產與貿易,尤其服務業是繼製造業之後的全球分工,以及近年來共產國家崩解後,導致大量的勞動力湧入國際的市場;,9,11.1.1 全球化之概念,二、生產要素的全球化,其中含有跨國性人民外移、外籍勞力的輸入與外資在國際上的流通; 三、資訊與通訊科技的躍進,使國與國之間的距離大幅縮短,訊息的傳達極為迅速,這樣可直接影響到即時的生產排程與出貨的分配及運輸。,10,11.1.1

5、 全球化之概念,企業面對管制解除和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全球競爭壓力下,競爭力高低決定於企業能否將分散於各區域或國家之工業、財務、科技、商業、行政和文化能力等,加以整合以產生綜效(Synergy)。亦即全球化為提昇全球競爭力,而運用出口貿易、技術授權、對外投資建立零組件工廠、製造廠或銷售子公司,甚至於購併等方式。故全球化也是指增加產品、市場、企業和生產等各項地理上的內部整合,向全球市場進行擴張的策略。,11,11.1.1 全球化之概念,就全球化而言,全球化之過程起初以出口、授權、特許的取得等活動來進行,逐漸地再從合資、或是建立海外服務據點、生產據點、裝配工廠來因應國際上的競爭,或是以擴充市場來進行全

6、球化。,12,11.1.1 全球化之概念,由於全球化促成國際分工專業化,過去所強調規模經濟(Economy of Scare),將新技術用以生產具有固定特點的少數種類產品,儘可能大量生產以降低單位成本的營運模式,也面臨改變。在市場逐漸全球化的今日,強調運用相同基礎技術,擴大應用範圍的範圍經濟(Economy of Scope),已成為掌握產品優勢、價格、生產力及進入市場時機的重要因素。,13,11.1.1 全球化之概念,特別是透過購併、企業合併、契約生產,或將工作外包等水平整合方式,以形成供應鏈體系,使企業得以全力發展核心價值工作。此一發展型態一方面增加以零組件或組裝為主的生產廠商,或中小企業

7、與跨國企業合作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增加對零組件、或組裝廠商運籌管理能力與效率的要求,特別是零組件或組裝廠商的組織運作,能否具有與跨國企業形成供應鏈聯結,將影響其合作成效。,14,11.1.1 全球化之概念,全球化雖帶來許多便利,但也對企業產生衝擊,國家體系所面臨對金融全球化的有利方面,是對資金流動更多元且有效率。風險面則是國際金融動盪,會很迅速地波及任何國家。全球化為地區帶來最大的衝擊,是地區發展條件的透明化,使地區發展必須面對比過去更大且更廣的城市競爭。而跨國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跨國公司藉跨越國界的生產與經營以獲取最大利益,並對資源和生產配置進行最佳分配,其經濟活動成為世界資本、貨物、服務流

8、通的主力。,15,11.1.1 全球化之概念,此外,產業和科技發展的全球化,使廠商須全球整合卻又能因地回應。因此,跨國企業在技術管理上,除了必須形成技術發展網路,與對製造及行銷的技術支援網路外,也必須形成產品發展網路。以強化跨國技術資源和市場資訊的連繫,即時推動全球創新。對此,零組件或組裝廠商尤其需要有組件與次系統的設計能力,特別是因為全球性競爭與科技發展劇變的趨勢下,零組件或組裝廠商也將逐漸被要求具有快速開發產品,與符合高品質高可靠度要求的能力。,16,11.1.2 全球化策略,Kojima在1982年針對日本企業為了永續生存與營運利益,將原本的投資方式與營運活動,轉移至海外地區的企業行為,

9、提出了三種導向模式,並作為企業為了支持全球化策略的具體涵義: 1.資源導向; 2.低價勞力導向; 3.市場導向。 而這樣的企業擴張行為,正好可以架構出全球化的策略基礎與動機。,17,11.1.2 全球化策略,Porter在1986年也以企業的活動範圍,以及企業全球活動的整合程度為基礎架構,進而探討企業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全球營運環境中,選擇與使用適當的全球化策略。以有助於企業的永續生存與營運利益,所延伸出四種不同型態的策略如下,且根據此不同型態的全球化策略,架構出如表11-3的分析比較。,18,11.1.2 全球化策略,19,11.2 全球運籌管理,全球運籌管理(Global Logistics

10、Management)係指以多國規劃並執行企業運籌管理活動,透過交換過程,以提高顧客滿意程度和服務水準,並降低成本。以增加市場競爭力,進而達成企業之利潤目標。,20,11.2 全球運籌管理,全球運籌管理是企業程序改造與創新的重要工作,其內涵因為企業所處之經營環境與所面對之問題,而有所差異。特別是在全球化、數位化與快速化時代下,全球科技創新、資訊與通訊科技快速發展、網際網路興起、產業國際化分工以及國際競爭激烈環境中,探討全球化、數位化與快速化環境趨勢,與對產業的影響及所面對的挑戰,實為一重要之議題。,21,11.2 全球運籌管理,Porter在1985年提出的價值鏈觀念中,強調整合企業內各項活動

11、及各部門,以提升整體產品與服務的價值。而在強化顧客價值的價值鏈活動中,運籌管理活動不但涉及配送、營運、行銷與銷售、售後服務等主要活動,也涉及採購等支援性活動。特別是專業分工以及海外投資盛行,使得許多跨國企業在其他國家設立分支機構增加。,22,11.2 全球運籌管理,全球運籌管理的意義,意味著運籌管理活動隨著企業經營領域的擴大,由國內市場層次擴大為跨越國界的特定國市場,或營運於三個國家市場以上的國際市場運籌,或在三個以上國家地區有基地之營運的多國經營,最後配合全球化經營,而從事全球運籌。,23,11.2 全球運籌管理,綜合言之,全球運籌管理模式是使製造、銷售與維護管理,均能從全球性的眼光找到最佳

12、組合的生產管理模式,並透過快速回應系統掌握下游消費市場資訊、通路資訊,以有效掌握商機並提昇競爭力(Yip, 1995)。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特別針對全球性企業集團的物流運輸發展,做調查並歸納出整個全球運籌管理的發展歷程,如表11-3。,24,11.2 全球運籌管理,25,11.2 全球運籌管理,綜合各家學者全球運籌管理的基本模式,可知就是將分佈於世界各國中企業團體所需要的產品原料、資產設備、人力資源、資金運籌與知識技術,以最有效的效能,來運作企業組織中的相關流程,如:研究開發、採買倉管、生產配銷、銷售服務。如此可使產品產期縮短與成本縮減,以提升企業於全球的競爭力及永續性。,26,11

13、.3.1 知識管理之意涵,知識定義為是一種流動性質的綜合體,其中包括結構化的經驗、價值以及經過文字化的資訊,也包含專家的獨特意見,以及為新經驗做評估、整合與提供資訊架構等。所以,知識的起源在於智者的思想中,在組織中,知識不僅存在於文件與諸存的系統中,也蘊含在日常的例行工作、過程、執行與規範當中。,27,11.3.1 知識管理之意涵,知識管理為適當將正確的知識給予所需的成員,以幫助成員採取正確行動,來增進組織績效的持續性過程。另外知識管理就是管理組織內的知識,將組織內散佈於個人、部門、各地及各事業單位的知識加以管理。,28,11.3.1 知識管理之意涵,現今的企業,所面對的環境日趨複雜,競爭也愈

14、來愈激烈。所以,如何管理企業中的知識,對組織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議題。知識管理即透過所見、所知和萃取資訊的過程來了解事物,並將資訊轉為知識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取得知識(Knowledge Acquisition)、表現知識(Knowledge Representation)和尋找知識(Knowledge Finding)。,29,11.3.1 知識管理之意涵,企業知識是指由經驗、組織因素、解釋及反射等綜合而成的資訊。對於這些知識,可以透過收集萃取專家的經驗,透過適當的表現,再加上資訊系統所提供的推論法則及模式,來加強企業組織內成員學習的效果。,30,11.3.2 實施知識管理的目的,知識管理並

15、非收集全體員工的知識、或是複製各種使用系統,建立一個集中式的資料庫。相反的,知識管理是涵蓋各種知識來源,包資料庫、網站、員工及合作夥伴,並在資訊發源處即建立知識分享的管道,同時評估其重要性。透過與組織中其他資訊的連結,其在建立一套有效管理機制,賦予更豐富的意義。,31,11.3.2 實施知識管理的目的,在現今競爭激烈的環境下,隨著企業全球化的腳步日益加快,如何將企業內部工作的流程、如文件檔案、員工工作經驗、知識,還有來自企業外部的顧客、市場資訊等等這些有形的、無形的資訊、知識有系統的蒐集、篩選儲存、擴散,並發展成企業的獨特無形資產便是知識管理的目的。,32,11.3.2 實施知識管理的目的,企

16、業必須推動知識管理的主要目的如下: 1.增加組織整體知識的存量與價值; 2.應用知識以提昇技術、產品與服務創新的績效,以及組織整體對外的競爭力; 3.促進組織內部的知識流通,提昇成員獲取知識的效率 4.指導組織知識創新的方向; 5.協助組織發展核心技術能力; 6.有效發揮組織內個體成員的知識能力與開發潛能; 7.提昇組織個體與整體的知識學習能力; 8.形成有利於知識創新的企業文化與價值觀。,33,11.3.3 如何架構與導入知識管理,在瞬息變化的數位時代,人與知識儼然成了組織最重要的資產。如何結合人與知識的機制建構以價值創造為目標的競爭策略,可說是成為個人或組織維持競爭優勢的不二法門。在未來知識社會須依賴知識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然而,知識本身並不會產生有助於企業之價值。須藉由管理技巧,透過組織成員以系統化、溝通與創意的方式,並輔以資訊科技之基礎,才能使知識發揮最大效益。因此,如何有效的藉由知識管理機制,來提昇組織知識的價值,已成為組織最大成敗的關鍵因素。,34,11.3.3 如何架構與導入知識管理,知識管理的發展,可分為二大類,其一是組織理論之研究,另一類是資訊科技的發展。理論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