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郧阳中学、恩施高中、随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6391218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郧阳中学、恩施高中、随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湖北省郧阳中学、恩施高中、随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湖北省郧阳中学、恩施高中、随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湖北省郧阳中学、恩施高中、随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湖北省郧阳中学、恩施高中、随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郧阳中学、恩施高中、随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郧阳中学、恩施高中、随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湖北省郧阳中学、恩施高中、随州二中联考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生物大分子通常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即单体连接而成,这些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下列关于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B. 淀粉和糖原都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C. 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不能水解D. 组成DNA和RNA的单体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物质,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正是由于碳原子

2、在组成生物大分子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家才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详解】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蛋白质、核酸等,A正确;淀粉是植物体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体的储能物质,B正确;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而核苷酸可以继续水解产生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C错误;组成DNA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核酸初步水解的产物是核苷酸,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再根据题意作答。2. 下列关于生物试剂的选择、使用或使用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将NaOH溶液和C

3、uSO4溶液混匀后使用B. 叶绿体色素提取时加入SiO2是为了防止叶绿体色素被破坏C. 用苏丹鉴定含油多的植物组织时,显微镜下可见染成橘黄色的颗粒D.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再加入乙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要先加入氢氧化钠,后加入硫酸铜,故A错误;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充分,故B错误;脂肪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颗粒,故C正确;斐林试剂在使用时先混合再使用,故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教材中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

4、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没有核仁的细胞将无法形成核糖体B. 细胞质基质含有多种细胞器,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C. 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中均含有DNAD. 核糖体、细胞核、细胞质基质中都含有RNA【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分析可知,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原核细胞没有核仁,但是有核糖体,A项错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项错误;内质网中不含有DNA,C项错误;核糖体、细胞核、细胞质基质中都含有RNA,D项正确。考点:细胞结构和功能点睛: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

5、层次的考查。熟记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和要点并形成知识网络是正确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4.所谓膜流,是指由于膜泡运输,真核细胞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的常态性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是“膜流”现象的例证B. 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发生“膜流”现象C. 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发生“膜流”现象D.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能发生“膜流”现象【答案】C【解析】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没有膜泡运输,没有体现“膜流”现象,A错误;蛋白质和RNA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没有发生“膜流”现象,B错误;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

6、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该过程存在“膜流”现象,C正确;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具膜细胞器,不能发生“膜流”现象,D错误。【点睛】根据题干信息“所谓膜流,是指由于膜泡运输,真核细胞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的常态性转移”,说明膜流体现了膜的流动性。只有真核细胞才会有膜性细胞器,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有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所以会有“膜流”现象,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具膜细胞器,无“膜流”现象。5.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

7、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K+进入胃腔不消耗能量B. 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属于主动运输C. 胃壁细胞内K+的含量影响细胞内渗透压的大小D. K+进出胃壁细胞需要相同载体蛋白的帮助【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要求考生明确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的异同,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判断出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而K+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根据题意可知,K+进入胃腔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行的协助扩散过程,不消耗能量,A正确;题意表明,H+从胃壁细胞进

8、入胃腔属于主动运输和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都需要消耗ATP,两者都是主动运输过程,B正确;维持细胞內液渗透压大小的关键无机盐离子是钾离子,胃壁细胞内K+的含量影响细胞内渗透压的大小,C正确;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钾离子进出胃壁细胞的方式不同,因此K+进出胃壁细胞需要不同载体蛋白的帮助,D错误。6.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实验说明萝卜细胞膜上运载甘油的载体比葡萄糖载体数量多B. 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C. 蔗糖溶

9、液中的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是因为细胞不吸收蔗糖D. 实验结束后,实验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都比实验前大【答案】A【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详解】甘油为脂溶性小分子,进入细胞为自由扩散,所以细胞膜上没有运输甘油的载体蛋白,A错误;对照组中细胞吸水,但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相对较小,所以细胞体积增大较小,B正确; 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由于蔗糖不

10、能进入细胞,蔗糖溶液的浓度仍然大于或等于细胞液浓度,因此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C正确; 蔗糖组失去了水分,所以细胞液浓度变大,甘油组和葡萄糖组由于都吸收了溶质进入细胞,所以细胞液浓度也变大了,D正确。 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7.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在特异地结合并切断特定的mRNA后,核酶可从杂交链上解脱下来,重新结合和切割其他的mRNA分子。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向核酶中滴加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可发生紫色反应B. 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由此可反映核酶的

11、高效性C. 核酸具有热稳定性,故核酶的活性不受温度的影响D. 核酶与催化底物特异性结合时,有氢键形成,也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不是蛋白质,因此不会和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反应,A错误;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由此可反映核酶的催化性,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比较得出的,B错误;核酸具有热稳定性,但是在高温条件下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因此核酶的活性也会受温度的影响,C错误;核酶与催化底物特异性结合时,核酶和mRNA之间有氢键形成,而切割mRNA分子也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D正确。【点睛】解答A选项,要注意分析题干,不要误认为

12、酶的成分一定是蛋白质,从而判断错误。8.下列关于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过氧化氢在高温下和酶的催化下分解都加快,其原理都是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B.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选择淀粉和淀粉酶作实验材料,或者选择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检测效果均可C. 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用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则检测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宜选用碘液D.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操作合理的顺序应为: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答案】C【解析】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是高温不会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A错误;温度升高会使过

13、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升高,因此如果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改变温度后,引起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是温度和酶活性,有2个自变量,因此不能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错误;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可以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斐林试剂来进行,不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因为不管淀粉酶能否催化蔗糖分解,溶液都不变蓝,C正确;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pH为为无关变量,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应控制相同且适宜,而缓冲液能起到维持反应液的pH恒定的作用,因此最先加入;酶具有高效性,所以在控制pH恒定的情况下,应先加底物后加酶,让酶促反应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一定时间后检

14、测产物的量来检测酶的活性,故其顺序应为: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错误。9.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自变量只能是酶的种类B. ATP中含有核糖,形成时需要酶的催化;酶中可能含核糖,形成时需要消耗ATPC. 酶只在核糖体上合成,ATP在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等场所合成D. 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答案】B【解析】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或底物的种类,A错误;ATP中含有核糖,形成时需要酶的催化;酶的本质为蛋白质或RNA,故其中可能含核糖,形成时需要消

15、耗ATP,B正确;蛋白质类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RNA类的酶在细胞核内合成,C错误;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会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的ATP较少,故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不相等,D错误。10. 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结果错误的是( )A. 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B. 用含3H标记的T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C. 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D. 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答案】A【解析】小白鼠吸入的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生成H218O,H218O又可以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含有18O,同时H218O还可以经肾脏随尿排出,A错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NA在根尖细胞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所以3H标记后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内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核糖体处检测不到,B正确;卡尔文用14C标记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即CO2C3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