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6391196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绥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年度)高一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1.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反映了这一时期A. 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B. 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 原始农业的出现D. 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夏商早期农业。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对“神农氏”教百姓顺应农时耕作、使用农具的事迹,神农氏在古时被认为是农业的始祖。“耒耜”是一种松土工具,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

2、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材料并未反映出采集经济、渔猎农业或小农经济的相关信息,排除ABD三项。2.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A. 郑国渠B. 漕渠C. 都江堰D. 白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蜀守冰”指的是秦国的蜀守李冰,该水利工程“穿二江成都之中”,位于四川成都附近,据此可以判断是都江堰。故选C。考点: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点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代表成就之一。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两千多年前,都江堰

3、取得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3.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时间人口(人)人均土地(亩/人)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2735546232.54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1027500006.89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2080957963.56A.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B. 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C. 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D. 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答案】B【解析】【详解】表格反映的信息是人口越来越多,而人均土地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精耕细作才能提高粮食产量,故B项正确。A项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C项与材料无关,铁犁牛耕在

4、汉朝已经推广到全国,故ACD三项错误。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昆山A. 女尊男卑的社会秩序B. 资本主义的萌芽C. 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D.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由材料关键信息“乡村妇女”、“与男子共其劳”,题干材料的核心,即体现“男耕女织”的经济组织形式,即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这是当时正常的生产方式,故项正确;并不是男尊女卑

5、的社会秩序,故A项正确;也没有反映资本主义的萌芽,故B项错误;属于手工业。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名师点睛】一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二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突出成就;三是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况;四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2)运用两种方法。一是联系的方法,了解古代中国经济情况需联系当时的政治发展情况;二是辩证的方法,对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既要看到它的辉煌成就,又要看到它蕴含的消极因素。5.俞森的荒政从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中国古代A. 重农

6、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B. 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C. 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 农业是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提到,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也用于商品交换和缴纳赋税,故B 正确。材料未出现政府行为,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雇佣关系,不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故C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D排除。6.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

7、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A. 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B. 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C. 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D. 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答案】B【解析】农民通过从事手工业和商业使得自身的生存体系更加完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系愈发完善,增加了小农经济的韧性,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小农本身的性质没有变,不会对地主所有制经济有所冲击;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身自由的问题;D选项错误,这一内容实际上对小农经济是一种维护。7.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制度,曾作过一番努力,宋真宗曾加宽街衢,使“衢巷文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但收效甚微,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

8、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A. 宋朝统治者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 汉唐的坊市制度最终被宋徽宗废除C. 商业发展严重影响了街衢正常交通D. 商品经济的发展倒逼城市管理改革【答案】D【解析】由材料“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可以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政府被迫改变了原有的管理制度,D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宋代依然坚持,A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徽宗被迫认同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没有体现其废除坊市制度,B不正确;C与材料无关。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史实,古代中国

9、基本经济思想为重农抑商,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必然向前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被迫调整统治政策。8.秦汉时期,盐铁等官营手工作坊中劳动者的主要来源有:官府奴婢、犯罪刑徒、官府征发的服役者以及有一定手艺的自由身份的工匠。可见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A. 不计劳动力成本B. 效率极其低下C. 产品与市场无关D. 工艺水平不高【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盐铁等官营手工作坊中劳动者的主要来源有很多奴婢、刑徒及服役者等,这些人大多属于无偿劳作,只有对工匠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可见其劳动力成本极低,可以忽略不计,A项正确;材料并未言及官营手工业的效率问题,B项错误;材料未提供官营手工业产品及市场的

10、相关信息,二者之间的关系亦未言明,C项错误;材料并未言及官营手工业的工艺水平问题,D项错误。所以选A点睛:解决本题要理解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作坊中劳动者的成份,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9.“16世纪以后,我们能够在许多遥远的地区发现欧洲文化,并且西欧语言和基督教的形式被其他居民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这一现象开始于A. 文艺复兴B. 新航路开辟C. 工业革命D. 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16世纪以后欧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而这一现象开始于欧洲主导的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为一个整体,选项B正确;文艺复兴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而且文艺复兴运动冲击了教会权威,与材料中

11、“遥远的地方”“基督教形式传播”不符,排除选项A;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此时西方已经主导了整个世界,与题干要求的开始不符,选项C、D排除。10.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前中期,朝廷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显然旨在维护专制权威和等级秩序,但是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显然

12、说明冲击等级秩序,故排除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A。朝廷对玉制器皿等规定不是传统伦理,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中朝廷饮食器具的变化,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11.盐铁论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尉,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由此可见“铸铁官营”的弊端在于A. 管理僵化,造成官吏腐败B. 产品低劣,影响农业生产C. 价格昂贵,加重农

13、民负担D. 原料匮乏,市场供应不足【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干中“县官鼓铸铁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等信息可知,铸铁官营产品低劣,影响了农业生产,B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政府“管理”的问题,排除A;材料信息中没有提及“价格”的问题,排除C;D项说法脱离材料主旨,排除。12.史料记载:“(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 明代民间海外贸易始终没有合法地位B.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开展海外贸易D. 明政府

14、从此废除“海禁”政策【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该大臣主张开放对外贸易,但同时提出了一些限制条件,如产品不能输往日本,不能把硝黄、铜、铁等物夹带出海等。这说明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是有限制对外贸易,所以说始终没有合法地位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重商主义是西欧国家殖民扩张时期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明朝经济政策时厉行海禁政策,并不是废除,故D项错误。13. 1603年,以为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 贵族阶层生活奢靡B. 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 对殖民地疯狂掠夺D. 矿产资

15、源十分丰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引起价格革命。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尤其对欧洲产生重大的影响,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所谓“价格革命”指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源源涌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据此本题中西班牙正由于对殖民地疯狂掠夺,国内金银大量涌入,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故C正确。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新航路开辟影响14.“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错误的是A. 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B. 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C. 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D. 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答案】A【解析】【详解】A项,重农抑商政策仅贬低、压制商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