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寿险定价基础知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389768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PPT 页数:133 大小: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寿险定价基础知识 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非寿险定价基础知识 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非寿险定价基础知识 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非寿险定价基础知识 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非寿险定价基础知识 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寿险定价基础知识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寿险定价基础知识 (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非 寿 险 定 价,第五章 非寿险定价,5.1 费率厘定的基本原理 5.2 个体风险的费率 5.3 分类费率 5.4 信度理论,5.1.1 基本概念 5.1.2 费率厘定的基本方法 5.1.3 数据的一致性要求 5.1.4 最终赔款的预测和趋势分析,5.1 费率厘定的基本原理,5.1.1 基本概念,风险单位 赔款和理赔费用 索赔频率 索赔强度 纯保费 费用、利润与安全附加 保险费率 赔付率,风险单位(exposure unit):一次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中保险公司所承担的责任。 它是费率厘定的基本单位,不同的保险项目有不同的风险单位。 如:汽车险中,风险单位常取为“一个车年” 。

2、1辆保险期为12个月的投保车辆是1个车年。1份为3辆汽车提供6个月保险的保单包含了1.5个车年。 风险单位数:一个风险的规模大小。 如:一份1年期保单承保了200辆汽车组成的车队,则该保单的风险单位数 200个车年。,1. 风险单位,承保风险(written exposures):在一定时期内所签保单的所有风险单位数量。 承担风险/到期风险(earned exposures):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承担责任的风险单位数量。 有效风险(in-force exposures):在一个给定时刻的风险单位数量。 如:7月1日承保的一份1年期保单,从7月1日到12月31日承保风险为1,承担风险为0.5,而在1

3、2月31日有效风险为1。,1. 风险单位,上表为4份保险期限均为12个月的1辆车的汽车保险单,4份保单的生效日期不同。 注意:有效风险不管剩余期限的长度,把每份到2011年1月1日依然有效的、以12个月为期限的保单计为一个完整的车年。,表5.1 风险单位数统计量的比较,赔款/赔付额(losses):保险人根据保单条款支付给被保险人的金额。 已决赔款:保险公司已支付给索赔人的赔款。 未决赔款:保险事故已经发生,但由于各种原因(如报案延迟或理赔延迟),保险公司尚未支付给被保险人的赔款。表现为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形式。 理赔费用(loss adjustment expenses) 直接理赔费用:与特定索

4、赔直接相联系的费用,如:察勘费、辩护费等。 间接理赔费用;与特定索赔不直接相联系的费用,如:理赔部门管理人员的薪资。,2. 赔款和理赔费用,索赔(claim): 被保险人或受害的第三者根据保险合同的规定提出的赔付要求。提出索赔的个体称为索赔人(claimant)。 事故日期(accident date):引起索赔的事故发生日期。 报告日期(report date):保险人收到索赔报告的日期。(报告延迟、理算延迟、结案延迟) 如:2008的12月25日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在2009年1月5日提出索赔,按事故日期统计,这次事故应计入2008年的索赔次数;若报告日期统计,则应计入2009年的索赔次

5、数。,3. 索赔频率,索赔频率(claim frequency):一定时期内每个风险单位的索赔次数。 计算公式: 其中:F为索赔频率,N为索赔总次数,E为风险单位总数。 如:一个汽车保单在2009年有5000个车年风险单位数,发生的索赔次数为800次,则在2009年每个风险单位索赔频率为800/50000.16。,3. 索赔频率,索赔强度(claim severity):每个风险单位在每次索赔中的赔款。 计算公式: 其中:S为索赔强度,L为赔款总额,N为索赔总次数。,4. 索赔强度,纯保费(pure premium):每个风险单位的平均赔款金额。 计算公式: 其中:P为纯保费,L为赔款总额,E

6、为风险单位数。 纯保费也可表示为: 即纯保费等于索赔频率与索赔强度的乘积。,5. 纯保费,计算纯保费的步骤,(1)信息搜集。 (2)数据分析。分析索赔频率与索赔金额,考虑风险单位数、索赔原因、经济变化趋势等因素。 (3)估计索赔额,包括投资盈利率、通货膨胀率、宏观环境变化、保单条款变化等。 (4)分析纯保费的灵敏度。 注:若保单条款中有免赔额或最高赔偿限额等条款,则在计算纯保费时也应考虑。,有限期望函数,令X表示一个非负随机变量,其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分别为f(x)和F(x)。 对于给定的实数d 0,定义有限期望函数:,“Xd ”表示当实际损失大于d 时,按d 计算,即在计算上述期望时,损失被限

7、定在d 以内。,免赔额,免赔额:保险人对低于免赔额的损失不予赔偿。 设X表示被保险人的损失,Y表示保险人的赔款,d 表示免赔额,则:,赔偿限额,赔偿限额:保险人对一次索赔的最大可能赔款。在赔偿限额条件下,保险人对于高于赔偿限额的损失不予赔偿。 设赔偿限额为u,则 Y 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分别为:,共同保险,共同保险:对每一次损失,保险人只赔偿一定的比例,而被保险人自负剩余的损失。 若保险人承担的比例为( 01 ),则: 保险人的平均赔款为:,6. 费用、利润与安全附加,费用(expenses):保险公司支出的如承保费用、营销费用、核保费用、管理费用、变更费用、退保费用、理赔费用等。 可变费用(

8、variable expenses):随保单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费用。 固定费用(fixed expenses):与保单价格无关的费用。 利润附加:反映了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获取的利润水平,通常为保费的百分比。 安全附加:保险公司承保的风险并不一定等于其期望值,只有附加一定的安全保费,保险费才能应付未来索赔损失的需要。,7. 保险费率,保险费率(premium rate):简称费率,是一个风险单位的保费。 保险费(premium):由保险费率可以计算出一份保单的保险费,由纯保费和附加保费两部分构成。 承保保费(written premium) 承担保费/已赚保费(earned premium)

9、有效保费(in-force premium),保险费(毛保费) 纯保费 + 附加保费,例如,设风险单位是一辆保险期为1年的汽车,单位保费为112.90元。 若某份保单有15辆汽车,则其保费为: 112.90151693.50 若该保单是从2009年7月1日开始,承保时间为12个月,则到2009年12月31日为止,各类保费如下:,7. 保险费率,8. 赔付率,赔付率(loss ratio):赔款与保费之比。 注:计算赔付率时,赔款可以是已付赔款或未付赔款,保费可以是承保保费或已赚保费,所以对于不同的保费和赔款的选择,会有不同的赔付率的计算结果。,5.1.2 费率厘定的基本方法,1. 纯保费法 2

10、. 赔付率法 3. 两种方法比较,1. 纯保费法,纯保费法:在纯保费上附加各种必要的费用和利润。可以弥补期望索赔与费用支出,并能提供期望利润。 计算公式:,其中:R每风险单位的费率; P纯保费; F每风险单位的固定费用; V可变费用因子; Q利润因子。,从而有: 其中:RV为可变费用,RQ为利润。,例5.1,假设某险种的保费、各种费用及费用因子如下表所示。 试按纯保费法计算毛保费。,按照纯保费法,有 故毛保费为: 该毛保费的组成部分为:,例5.1答案,2. 赔付率法,赔付率法:根据赔付率计算费率的调整幅度(费率调整因子),将当前毛保费调整得到新的毛保费。 赔付率法中,新保费等于费率调整因子与当

11、前保费乘积。 计算公式:,其中:R新厘定的毛保费; R0当前的毛保费; A费率调整因子,AW / T; W经验损失率; T目标损失率。,经验损失率:经验期的最终赔款与等水平已赚保费的比率。 等水平已赚保费:是用当前费率水平计算的经验期的已赚保费。在实务中,经验期因险种不同而不同,通常为35年。 经验损失率可写为:,其中:L经验期的最终赔款; E经验期的风险单位数; R0当前费率。,经验损失率,目标损失率:新费率所要实现的最终赔款。 可表示为:,其中:L经验期的最终赔款; E经验期的风险单位数; R新费率。,目标损失率,具体有: V(佣金+税收、执照费用+其他承保费用)/承保保费 +(一般管理费

12、用)/已赚保费,其中:V可变费用因子; Q利润附加因子; G每风险单位的固定费用F 与纯保费P之比。,或者,是保险人的固定费用与其赔款之比。,目标损失率,例5.2,假设在过去一年内,某险种的收入和支出数据如下,试按赔付率法计算费率调整因子A 。,例5.2答案:,总赔款和费用(56990)超出了已赚保费(54160),因此必要对正使用的费率是否充足进行分析。 首先计算目标赔付率,即,其中:V可变费用因子; Q利润附加因子; G每风险单位的固定费用与赔款之比。,通常假设间接理赔费用为固定费用,因此:,例5.2答案:,可变费用因子是可变费用与保费之比。 佣金、税金、其他承保费用是基于承保保费而支付的

13、,应以承保保费为分母;一般管理费用与承保保费没有直接关系,通常用已赚保费作为分母。 计算可变费用因子如下:,假设利润附加因子为零,即Q =0,这时 若进一步假设经验赔付率为W =80%,则对当前费率总水平的费率调整因子为: A=W/ T=1.2102 即当前费率水平应该上调21.02%。,例5.2答案:,3. 两种方法比较,若对相同的经验数据采用相同的假设,则纯保费法与赔付率法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3. 两种方法比较,纯保费法与赔付率法在实践应用中的区别如下:,纯保费法基于每个风险单位的赔款(即纯保费)计算毛保费。若确定风险单位较困难或风险单位在各危险单位间有差异,则不宜使用纯保费法。 赔付率

14、法需要已知当前的费率及保费的历史记录,因此赔付率法不适用于新业务的费率厘订。 赔付率法需要计算经验赔付率,而经验赔付率是经验期的赔款和等水平已赚保费之比。如果该险种在经验期的费率变化较大,计算等水平已赚保费很困难时,纯保费法更合适。,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5.1.3 数据的一致性要求,费率厘定时,要保证赔款、风险单位、保费之间的一致性,对观察数据中出现的不一致要进行调整。 导致数据出现不一致性的因素有: 1. 经验期 2. 再保险 3. 保险责任 4. 责任限额 5. 保险费率,1. 经验期,经验期的选择,要保证对未来的损失趋势具有良好 预测能力。 要根据险种性质确定经验期: 对于长尾业务,经验

15、期要足够长,否则对最终赔款的估计会产生较大的偏差; 对于短尾业务,经验期可以选择最近的一个或两个时间,以保证观察数据最能代表当前的损失趋势。,2. 再保险,再保险指原保险人通过向再保险人支付再保险费,将部分损失转嫁给再保险人的一种风险转移方式。 一般情况下,费率分析是基于直接的保费和损失数据,而不考虑再保险的影响。 如果再保险的成本很高,则可以将其作为独立的费用项目进行分析。,3. 保险责任,要考虑不同的保险责任对保险费率的影响。 对于不同保险责任的保单,其保费、赔款 和风险单位等数据一定要分开分析。 如: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费率中,不同责任限额的保单应该分开分析。 职业责任保险费率中,不同承保

16、基础(如以索赔提出为基础或以事故发生为基础)的保单也应分开分析。,4. 责任限额,在责任保险中,通常会给出基本限额的费率和其他增高限额的费率系数。用基本限额的费率乘以增高限额的费率系数,可得到增高限额的费率。 增高限额的费率系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变化,尤其当通货膨胀影响购买 ,人们倾向于购买更高限额的保单。 在责任保险的费率分析中,应该 将不同限额下的保费和赔款等数据调整到限额水平上。,5. 保险费率,通常经验期包括若干年 ,则经验期初的费率与经验期末的费率一般不相等。此时,如果应用赔付率法厘定保险费率,则需要将整个经验期的费率都调整 当前费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等水平已赚保费。 等水平已赚保费/均衡保费(on-level premium),将经验期的已赚保费,根据当前费率水平调整得到的保费。 求均衡保费的方法有: (1) 风险单位扩展法 (2) 平行四边形法,(1) 风险单位扩展法,风险单位扩展法(extending exposure method):将过去经验期内所承保的风险单位,按照当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