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课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388064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7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与管理 信息管理部主任 吕海燕 2010年8月,什么叫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计划。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或应急方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有效控制事故发生或扩大,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事故发生前,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个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工作准备,明确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相应的应急资源和策略准备等。,应急预案的目的和作用,1.通过危险性分析,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发生。 2.提高事故风险防范意识,采取各种有效,完善预测预警工作机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针

2、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订应对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有效控制事故扩大。 4.完善应急工作协调机制,做好人力资源、应急救援装备、应急救援技术等工作准备,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介绍主要内容,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企业应急预案编制 应急预案备案管理 应急预案评审举例,第一部分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预案分类 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概况 应急预案重点,一、应急预案分类,1.按责任主体分 国家应急预案、省(区、市)应急预案、市(地)应急预案、县(市)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社区)应急预案、 2. 按灾害类别分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3. 按预案功能分 总体应急

3、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总体预案(综合预案),是指国家或者某个地区、部门、单位为应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综合性应急预案。 总体应急预案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和保障措施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是指国家或者某个地区、部门、单位为应对某类突发公共事件或者为发挥某项重要功能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专项预案通常作为总体预案的组成部分。 专项预案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

4、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操作程序),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石化企业某G罐罐根泄漏着火现场处置方案,步骤,责任人,处置,某石油化工企业某G罐罐根泄漏着火现场处置方案,二、国家应急预案体系,全 国 应 急 预 案 体 系 框 架,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级专项预案,国务院部门预案,省级

5、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举办大型会议、展览和文体等重大 活动,主办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区县应急预案18,专项应急预案34,应急保障预案7,自然灾害7,街道、社区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事故灾难17,公共卫生4,社会安全6,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图,三、应急预案概况,200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应急预案工作小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第一轮过程的开始。为指导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国务院办公厅2004年上半年分别印发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

6、指南和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并分别组织召开应急预案工作会议进行部署。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编制的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陆续到位。到2006年,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三、应急预案概况,2008年汶川地震,进一步暴露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存在的问题,应急预案相互不衔接,多头管理,各自为政。针对我国应急预案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及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启动了以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实用性和相互衔接为目的的应急预案体系的修订过程。 目前国务院及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正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工

7、作实践对现有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三、应急预案概况,2006年,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进行了部署: 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抓紧编制修订本地区、本行业和领域的各类预案,并加强对预案编制工作的领导和督查检查。各基层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本单位预案,明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尽快构建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预案体系,并做好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要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应急预案概况,2006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

8、意见,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进行了部署。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及其他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国家安全生产事故有关应急预案,分门别类制修订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和领域的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制订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包括集团公司(总公司)、子公司或分公司、基层单位以及关键工作岗位在内的应急预案体系,并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三、应急预案概况,在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5年多的努力,全国绝大部分生产经营单位和基层组织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解决了应急预案有无的问题。 应急预案存在的主

9、要问题:一是对应急预案的认识存在较大差距,应急预案仅仅作为一般性文档文件进行编制和管理;二是应急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不能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组织制订应急预案;三是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操作性差,相互不衔接;四是应急预案按照事故类别编制预案,条块分割、成本高、效率低;五是应急预案的落实和演练急待加强。,三、应急预案概况,2009年,安全监督管理总局针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编制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规范本地

10、区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工作,强化应急预案演练,提高预案的针对性,解决应急预案有用管用问题。,四、预案工作重点,(一)加快应急预案编制人才队伍建设 预案编制是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重点在地市级,应重点加强和发挥地市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的作用,完善应急预案,建立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反应灵敏的应急管理机制。为此,必须加强地市级应急预案编制人才队伍的培训,编制符合实际的应急预案体系。,四、预案工作重点,(二)强化应急预案修订、评估和备案工作 应急预案是根据现有管理体制和应急资源制订的,带有一定的时限性,随着机构机构变化、工艺调整、生产规模扩展、人员等情况变化,应急预案就会脱离工作实

11、际。因此,需要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与修订,使之不断完善,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应急预案完成后必须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使应急预案结构合理、内容规范、组织体系健全、岗位职责明确、相关信息全面、报告流程完善、应急保障到位。评估要素主要包括:组织体系、岗位职责、应急流程、信息传递、应急保障等内容 规范应急预案,做到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应进行报备,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进行备案审查。,四、预案工作重点,(三)加强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 企业应急预案与政府应急预案的衔接。我国应急救援力量分属于不同部门和大型企业,应急资源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基本上局限于各领域,通过应急预案,在政府与企业、部门与企业应急机构之间建

12、立协调联动和信息沟通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快速响应速度。 属地政府之间应急预案的衔接。我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注重行业体系建设,属地政府间部门应急预案相互衔接不够。通过联合制订专项应急预案,部门间应急预案相互引用等方式,实现部门间相关应急预案有机结合。,四、预案工作重点,(四)补充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1、细化事故的响应级别。各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要依据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标准,在自己的应急预案中加以细化,做到部门应急预案与上级和政府专项预案相协调。 2、加强现场应急指挥部的权责。对现场指挥部的职能进行细化,做到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其他部门要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避免部门及地区间行政层面上 的差异

13、造成现场指挥不力。 3、统筹规划各种应急资源并提供清单。应急资源是应急救援成功的保障,统筹规划各种应急资源,建立应急资源数据库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4、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各种应急资源的准备情况,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工作机制,锻炼应急队伍,提高应急能力。,第二部分 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应急预案编制介绍 应急预案评审方法,一、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应急预案的编制 4 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5 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6 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7 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 8 附件,1.编制目的,

14、为了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解决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要素不全、操作性不强、体系不完善、与相关应急预案不衔接等问题,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写质量,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制定本标准。,2.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风险种类、生产规模等特点,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3.应急预案的编制,编制准备 (1)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2)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

15、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3)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4)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5)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 (6)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编制程序,4.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预案体系,5.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总则: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预案体系、工作原则 危险性分析

16、:生产经营单位概况、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指挥机构及职责 预防预警:危险源监控、预警行动、信息报告与处理 应急响应:响应分级、响应程序、应急结束 信息发布 后期处置 保障措施:通信与信息、应急队伍、应急物质与装备、经费与其他 培训与演练 奖惩 附则:术语、备案、修订、实施,6.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指挥机构及职责 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监控、预警行动、信息报告程序 应急处置:响应分级、响应程序、处置措施 应急物质与保障措施,7.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事故特征 应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处置 注意事项,8.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1)事故特征 a、 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b、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c、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d、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8. 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2)应急组织与职责 a、 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b、 应急自救组织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