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第2节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教师用书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383680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第2节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教师用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第2节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教师用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第2节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教师用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第2节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教师用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第2节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教师用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第2节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教师用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第2节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教师用书(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2节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考试说明1.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的组成进行检验和分析。2.了解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3.了解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能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离与提纯。命题规律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方法属于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内容之一。主要考点有四个:一是离子的检验,如Fe3、NH等;二是气体的检验,如NH3、SO2等;三是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如过滤、蒸馏等;四是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对离子、气体、有机物等进行检验、分离与提纯。考点1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知识梳理1.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

2、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2)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2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3气体的净化(1)气体净化的装置与方法易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不生成其他气体杂质的用水吸收。如H2(HCl)、N2(NH3)、NO(NO2)(括号内为杂质气体,下同),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水的a装置来除去杂质气体。酸性杂质用碱性吸收剂、碱性杂质用酸性吸收剂来吸收。如CO(C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a装置,也可用盛碱石灰的b装置或c装置或d装置来除去杂质。还原性杂质,可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来吸收或转化;氧化性杂质,可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来吸收。例如CO2(

3、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灼热CuO的e装置来除去杂质。选用能与气体中杂质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或可溶性物质的试剂作吸收剂来除去杂质。如O2(H2S),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CuSO4溶液的a装置除去杂质。(2)常见干燥装置与干燥剂的选择(1)物质分离、提纯的一般原则“四原则”: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容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转化后要易复原)。“四必须”: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选最佳除杂途径;除去多种杂质时必须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2)物质分离、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

4、的画“”,错误的指明错因。(1)SO2中混有少量SO3,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除去。()错因:_(2)除去SO2中的少量HCl,可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2SO3溶液。()错因:SO2与HCl均可与饱和Na2SO3溶液反应。(3)乙烯中混有的SO2可以通过溴水除去。()错因: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SO2与溴水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金属铜中含有的少量银和锌可以通过电解精炼法除去。()错因:_(5)FeCl3溶液中混有FeCl2,可加入双氧水除去。()错因:_(6)FeCl2溶液中混有FeCl3可加入铜粉除去。()错因:由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可判断加入铜粉后,除去旧杂质

5、FeCl3而引入新杂质CuCl2。题组训练题组一 分离、提纯装置及操作过程1下列图示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答案A解析胶体和溶液均能透过滤纸,应该用渗析法分离胶体和溶液,A错误;蒸发海水制备粗盐在蒸发皿中进行,B正确;实验室利用蒸馏法制备蒸馏水,C正确;溴易溶于四氯化碳,用四氯化碳提取溴水中的溴,萃取分液即可实现分离,D正确。2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利用图1装置可从氯化铁溶液中直接蒸发结晶获得氯化铁晶体B利用图2装置可分离石油,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各种馏分C利用图3装置可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D利用图4和图1装置可进行粗盐提纯答

6、案D解析加热FeCl3溶液,促进盐类水解,直接蒸干得到的是Fe(OH)3,A错误;石油分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错误;乙醇和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C错误。题组二 除杂试剂及方法的选择3(2018重庆市高三调研)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及分离方法或操作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或操作ABaCO3(BaSO4)饱和Na2CO3溶液搅拌、过滤BCO(CO2)CuO粉末通过灼热的CuO粉末CSO2SO3(g)饱和Na2SO3溶液洗气D苯(Br2)水分液答案A解析加入饱和Na2CO3溶液,Qc(BaCO3)Ksp(BaCO3),

7、从而使BaSO4沉淀转化为BaCO3沉淀,然后过滤,A项正确;CO与CuO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没有除去杂质CO2,CO反而变为CO2,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洗气,B项错误;SO2能够与饱和Na2SO3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主要成分减少了,应该用浓硫酸或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进行洗气,C项错误;溴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不能达到除去溴的目的,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溴,然后分液,D项错误。4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AAl2O3(SiO2)NaOH溶液BCO2(SO2)Na2CO3溶液CNO(NO2)水DNaHCO3(Na2CO3)Ca(OH)2溶液答案C解析A

8、l2O3、SiO2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A错误;CO2、SO2均能与Na2CO3溶液反应,B错误;NO2能与水反应生成NO,而NO不能与水反应,C正确;NaHCO3、Na2CO3均可与Ca(OH)2溶液反应,D错误。题组三 气体的净化5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答案D解析NH3能被浓硫酸吸收且收集NH3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A错误;Cl2能与H2O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净化Cl2,B错误;NO2能被水吸收,应用浓硫酸洗气,C错误;硫酸与Na2SO3固体反应生成SO2,用浓硫酸洗气,D正确。6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实验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D解析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Cl2需要加

9、热,故A错误;不能使用排空气法收集NO,故B错误;碱石灰呈固态,不能使用Y装置盛放碱石灰,且NH3密度比空气小,集气瓶的导气管应“长进短出”,故C错误;CaCO3和稀盐酸制取的CO2含有HCl和水蒸气,饱和NaHCO3溶液可以除去HCl,浓硫酸可以干燥CO2,所以可以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O2,故D正确。物质分离提纯实验方法的选择考点2物质的检验与推断知识梳理1.常见离子的检验(1)阳离子的检验(2)阴离子的检验2常见气体的检验3物质的鉴别方法(1)鉴别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辨别。方法:根据一种物质的某些性质区别于另一种或另几种物质。(2)鉴定对于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方法:根据物质的化

10、学特性,分别检出阳离子、阴离子或组成元素,鉴定实验要比鉴别实验更全面,更复杂。(3)不能原瓶操作:鉴别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使用,若原瓶操作,试剂污染,“别而无用”,所以要有“各取少许”字样。(4)不能“指名道姓”:结论的得出来自实验现象,在加入试剂之前,该物质是未知的,叙述时不可出现“取某某试剂加入某某物质”的字样。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错误的指明错因。(1)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一定是SO2。()错因:Cl2、O3等也可使品红溶液褪色。(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Cl2。()错因:氯气、溴蒸气、NO2均能使KI氧化为I2,从而使淀粉变蓝。(3)某溶液做焰色反应时呈

11、黄色,该溶液中一定只含Na,不含K。()错因:观察K颜色要通过蓝色的钴玻璃。(4)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后,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错因:若溶液中含有HCO,也可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一定含有SO。()错因:若溶液中含有Ag时,加入BaCl2溶液则产生不溶于盐酸的AgCl沉淀。(6)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错因:_题组训练题组一 离子的检验1某含Na的溶液中可能含有NH、Fe3、Br、CO、I、SO。取样,

12、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色;向橙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和淀粉均无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有()A取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B取样,加氯水和CCl4,振荡C取样,加足量盐酸加热,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气体D取样,加足量的熟石灰加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答案D解析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说明有CO,根据互斥性原则,则无Fe3;溶液呈橙色,说明有Br;向橙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和淀粉均无现象,说明没有SO(若有,则被氯水氧化为SO,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I(若有,则被氯水氧化为I2,加淀粉变蓝色);NH无法判断;NH的检验需要加碱加热,若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3、的气体产生,说明有NH。2某溶液只含有K、Fe3、Cl、Mg2、I、CO、SO中的几种,限用以下试剂检验:盐酸、硫酸、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设计如下实验步骤,并记录相关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一定有I、CO、SO、KB试剂为硝酸钡C通过在黄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可以检验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D试剂一定为盐酸答案C解析由实验可知,试剂为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为碳酸钡和硫酸钡,试剂为盐酸,沉淀减少,硫酸钡不溶于盐酸,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O、SO,则不含Fe3、Mg2;加试剂过滤后的滤液中,再加试剂盐酸,H、NO、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溶液变黄色,由于溶液呈电中性,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14、的阳离子为K。由上述分析可知,该溶液中一定有I、CO、SO、K,故A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试剂为硝酸钡溶液,故B正确;加入足量盐酸会引入Cl,故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故C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试剂一定为盐酸,不能为硫酸,因为碳酸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会使沉淀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故D正确。题组二 气体的检验3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肯定有SO2和NO或NO2中的至少一种B肯定只有NOC可能有Cl2和O2D肯定没有Cl2、O2和NO2答案D解析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说明不存在Cl2和NO2,气体通过品红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