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第2节 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教师用书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383678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第2节 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教师用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第2节 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教师用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第2节 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教师用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第2节 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教师用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第2节 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教师用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第2节 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教师用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第2节 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教师用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2节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考试说明1.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了解酯化反应。2.结合实例认识高分子、油脂、糖类、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在生产、生活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命题规律本节内容是高考的常考点,主要以选择题型考查:乙醇、乙酸的化学性质、用途以及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设计的有关问题,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知识是化学知识与生命科学的结合点,命题热点为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的应用,是否发生水解反应及产物的检验等。考点1乙醇和乙酸的结构与性质知识梳理1.组成和结构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1)(2)4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1)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H3COOHC2H5OHCH3

2、COOC2H5H2O。(2)装置(如图所示)液液加热型,试管与桌面成45(使试管受热面积增大)。(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及现象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中和乙酸、溶解乙醇;现象:在饱和Na2CO3溶液上方有透明的、有香味的油状液体。(4)注意事项试剂的加入顺序:乙醇、浓硫酸和冰醋酸,不能先加浓硫酸。防暴沸:试管中加少量碎瓷片或沸石。防止乙醇和乙酸挥发:加热时要用小火均匀加热,防止液体剧烈沸腾,造成乙酸与乙醇的大量挥发。冷凝回流装置:长导管起导气和冷凝回流的作用。防倒吸的方法:导管末端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产物分离:用分液法分离,上层油状物为乙酸乙酯。5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在酸

3、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可逆)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完全)(3)酯化反应的条件及其意义加热。加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被收集。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用浓硫酸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错误的指明错因。(1)0.1 mol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05 mol H2,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错因:_(2)将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插入到无水乙醇中,放置片刻,铜片质

4、量最终不变。()错因:_(3)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说明在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CO键而失去羟基。 ()错因:乙醇与钠反应生成H2,故断裂羟基中的氢氧键。(4)在制备乙酸乙酯后剩余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还有乙酸剩余。()错因:反应液中的H2SO4与Na2CO3反应也可产生CO2气体。(5)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后得到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说明生成了乙烯。()错因:得到的气体中常混有SO2,SO2可与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6)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题组训练题组一 乙醇、乙酸的结构与性质1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

5、CHCOOH。现有下列说法,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氯化氢溴水纯碱溶液2丁醇酸性KMnO4溶液A B C D答案D解析巴豆酸有碳碳双键和羧基两个官能团,、能与双键加成,可把双键氧化;能与羧基反应的有、,故答案选D。2某一定量有机物和足量Na反应得到Va L氢气,取另一份等物质的量的同种有机物和足量NaHCO3反应得Vb L 二氧化碳,若在同温同压下VaVb0,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CH3CH(OH)COOHHOOCCOOHCH3CH2COOHHOOCCH2CH(OH)CH2COOHCH3CH(OH)CH2OHA B C只有 D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时注意

6、以下两点:(1)1 mol OH与金属钠反应放出0.5 mol H2;(2)醇羟基不与NaHCO3反应,1 mol COOH与NaHCO3反应放出1 mol CO2。题组二 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原理3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答案A解析加入试

7、剂时应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入冰醋酸,故A错。4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环境温度(反应温度)是115125 ,其他有关数据如下表,则以下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叙述错误的是()A相对价廉的乙酸与1丁醇的物质的量之比应大于11B不用水浴加热是因为乙酸丁酯的沸点高于100 C从反应后混合物分离出粗品的方法:用Na2CO3溶液洗涤后分液D由粗品制精品需要进行的一步操作:加吸水剂蒸馏答案B解析增加乙酸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会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生成更多的乙酸丁酯,故A正确;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环境温度(反应温度)是115125 ,而水浴的最高温度为100 ,达不到制备温度要求,所

8、以不采用水浴加热,故B错误;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乙酸、1丁醇、乙酸丁酯,乙酸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乙酸钠和丁醇能溶于水,乙酸丁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极小,所以用Na2CO3溶液洗涤后分液可得乙酸丁酯粗品,故C正确;粗品中含有水,可加吸水剂除去水,然后再蒸馏,故D正确。实验探究乙醇、乙酸、水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考点2基本营养物质知识梳理1.糖类(1)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2)分类(3)性质葡萄糖CH2OH(CHOH)4CHO蔗糖和麦芽糖蔗糖易溶于水,有甜味。在稀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蔗糖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淀粉和纤维素常温下,淀粉遇单质碘变蓝

9、色,可用于检验淀粉的存在。在酸或酶的催化下水解,生成葡萄糖。(4)用途糖类物质可给动物提供能量。葡萄糖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药物等。淀粉可作食物,可用于生产葡萄糖和酒精。纤维素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酯、黏胶纤维等。2油脂(2)化学性质(水解反应)酸性条件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碱性条件(皂化反应)油脂NaOH高级脂肪酸钠甘油。(3)用途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用于生产肥皂和甘油。3蛋白质(1)组成蛋白质由C、H、O、N、S、P等元素组成,蛋白质分子是由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2)性质盐析:在轻金属盐作用下,蛋白质从溶液中凝聚成固体析出,其实质是溶解度降低,是

10、物理变化,此过程可逆,加水后仍可溶解,蛋白质仍保持原有的生理活性,可用于分离提纯蛋白质。变性:在重金属盐、受热、紫外线、甲醛、酒精等作用下蛋白质凝聚成固体析出,其实质是结构性质发生变化,是化学变化,此过程不可逆,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3)用途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蛋白质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皮、蚕丝可制作服装。大多数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1)符合通式Cn(H2O)m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糖类,如CH3COOHC2(H2O)2。(2)油脂虽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多糖和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3)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既具有酯的性质,又

11、具有烯烃的不稳定性。(4)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并不是纯净物。(5)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肠胃蠕动,但不能被吸收。(6)淀粉酶、蛋白酶都是活性蛋白质,其特点是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条件温和性。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错误的指明错因。(1)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错因:羊毛属于蛋白质,含有C、H、O、N等元素,完全燃烧除生成CO2和H2O,还有其他物质生成。(2)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毛织品效果更好。()错因:毛织品的成分是蛋白质,加酶洗衣粉能使蛋白质发生水解,衣服损坏。(3)对“地沟油”进行分馏可以制得汽

12、油、煤油,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错因: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即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分馏不可能得到汽油、煤油。(4)向食盐中加入淀粉溶液,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错因:碘盐中含有碘酸钾而不是碘单质。(5)蛋白质、纤维素、蔗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错因:蔗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属于小分子化合物。题组训练题组一 糖类的组成和性质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糖类物质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均为(C6H10O5)n,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遇加碘盐变蓝色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淀粉和纤维素在人体内被水解为葡萄糖,是重要的营养物质麦芽糖和蔗糖互

13、为同分异构体,二者水解产物相同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A B C D答案C解析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错误;淀粉和纤维素中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错误;碘盐中加入的是KIO3,淀粉遇单质碘变蓝,错误;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错误;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错误。题组二 油脂的组成和性质2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油脂是很多特殊的酯组成的混合物,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是产生能量最多的营养物质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得甘油和肥皂油脂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主要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水解植物油和矿物油都不能使溴水褪色油脂中仅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油脂是高级脂肪酸

14、和甘油所生成的酯植物油的氢化属于取代反应A BC D答案B解析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键,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错误;油脂中含有C、H、O三种元素,错误;植物油的氢化属于加成反应,错误。3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答案C解析制备生物柴油的动植物油脂及短链醇可以再生,A正确;生物柴油为不同酯类组成的混合物, B正确;动、植物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地沟油”中含有油脂,可以用于制备生物柴油,D正确。题组三 蛋白质的组成与性质4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