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学课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381675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管理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物流管理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物流管理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物流管理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物流管理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学课件.ppt(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管理学,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八章 包装、装卸和流通加工,第一节 流通加工概述 第二节 包装技术与包装标准化 第三节装卸搬运组织设计 第三节集装单元化技术,一、流通加工的概念 (distribution processing) 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1),第一节 流通加工概述,二、流通加工的作用,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流通加工主要的作用是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例如: 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弥补生产加工

2、的不足 初级加工,方便用户 流通加工可以实现增值物流服务,流通加工与一般生产的区别,在加工方法、加工组织、生产管理方面并无显著区别,但在加工对象、加工程度方面差别较大 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生产加工的对象不是最终产品; 流通加工程度大多是简单加工,是对生产加工的辅助和补充; 流通加工的目的不在于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而在于完善其使用价值并在不做大改变情况下提高价值; 流通加工的组织者是商业或物资流通企业。,三、流通加工的类型,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深加工 圆木的进一步下料、切裁 为满足需求多样化进行的服务性加工 为保护产品所进行的加工 为提高物流效率、方便物流的加工,三、流通加工

3、的类型,为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 为提高加工效率的流通加工 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流通加工 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合理化的流通加工 生产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形式,四、各种产品的流通加工,水泥熟料输送至使用地磨制水泥 集中搅拌供应商品混凝土 钢板剪板及下料加工 木材的流通加工,四、各种产品的流通加工,煤炭及其他燃料的流通加工 如去除矸石、煤浆加工、配煤加工、天然气液化 平板玻璃的流通加工 集中套裁、开片供应 生鲜食品的流通加工 机械产品及零配件的流通加工,五、流通加工合理化,不合理流通加工的形式: 流通加工地点设置不合理 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

4、好,五、流通加工合理化,加工和配送结合 加工和配套结合 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 加工和合理商流结合 加工和节约结合,第二节 包装技术与包装标准化,一、包装概述 (一)包装的概念 包装是指物品在运输、保管、交易、使用时,为保持物品的价值、性状,使用适当的材料、容器进行保管的技术和被保护的状态称为包装。 包装是生产的终点,同时又是物流的起点。,第二节 包装技术与包装标准化,一、包装概述 (二)包装的功能 保护功能-保持质量 定量功能- (按单位定量)形成基本单件 标识功能-容易识别 营销功能-创造商品形象 便利功能-处理方便 效率功能-便于作业、提高效率 促销功能-具有广告效力,唤起购买欲望,第二节

5、包装技术与包装标准化,一、包装概述 (二)包装的分类 1、按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分类 运输包装、商业包装 2、按包装的适用广泛性分类:专用、通用 3、按包装容器分类:硬包、软包 4、按包装技术分类:逐个包装逐个包装、 内部包装内部包装、外部包装外部包装,第二节 包装技术与包装标准化,包装发展趋势,包装条码技术,包装条码技术,第二节 包装技术与包装标准化,二、包装材料、容器及包装技术 (一)包装材料 1、纸类 2、木竹类 3、草制品类 4、金属类 5、纤维制品类 6、陶瓷玻璃类 7、合成树脂类 8、复合材料类,第二节 包装技术与包装标准化,二、包装材料、容器及包装技术 (二)包装容器 1、包装袋

6、2、包装盒 3、包装箱 4、包装瓶 5、包装罐,第二节 包装技术与包装标准化,二、包装材料、容器及包装技术 (三)包装技术 1、防震保护技术 2、防破损保护技术 3、防锈包装技术 4、防霉腐包装技术 5、防虫包装技术,第二节 包装技术与包装标准化,二、包装材料、容器及包装技术 (三)包装技术 6、危险品包装技术 7、特种包装技术 充气包装 真空包装 收缩包装 拉伸包装 脱氧包装,第二节 包装技术与包装标准化,三、包装标准化及合理化 (一)实行包装标准化的意义 (二)物流中的主要包装标准: 普通、危险物品两大部分包装标准体系 (三)包装合理化 防止包装不足 防止包装过剩 科学方法确定最佳包装,第

7、三节 装卸搬运组织设计,一、概述 (一)装卸搬运的概念 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车站范围、工厂范围、仓库内部等)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称为装卸,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称为搬运,两者全称装卸搬运。有时候或在特定场合,单称“装卸”或单称“搬运”也包含了“装卸搬运”的完整涵义。,第三节 装卸搬运组织设计,一、概述 (一)装卸搬运的特点 1、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 装卸搬运是物流每一项活动开始及结束时必然发生的活动,因而有时常被人忽视,有时被看做其它操作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例如,一般而言的“汽车运输”,就实际包含了相随的装卸搬运,仓库中泛指的保管活动,也含有装卸搬运活动。,第

8、三节 装卸搬运组织设计,一、概述 (一)装卸搬运的特点 2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活动。 装卸搬运的附属性不能理解成被动的,实际上,装卸搬运对其它物流活动有一定决定性。,第三节 装卸搬运组织设计,一、概述 (一)装卸搬运的特点 2装卸搬运会影响其它物流活动的质量和速度,例如,装车不当,会引起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卸放不当,会引起货物转换成下一步运动的困难。许多物流活动在有效的装卸搬运支持下,才能实现高水平。,第三节 装卸搬运组织设计,一、概述 (一)装卸搬运的特点 3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 在任何其它物流活动互相过渡时。都是以装卸搬运来衔接,因而,装卸搬运往往成为整个物流“瓶颈”,是物流各功能之间

9、能否形成有机联系和紧密衔接的关键,而这又是一个系统的关键。,二、装卸搬运方式,(一)按装卸搬运施行的物流设施、设备对象分类。 以此可分为仓库装卸、铁路装卸、港口装卸、汽车装卸、飞机装卸等。,仓库装卸配合出库、入库、维护保养等活动进行,并且以堆垛、上架、取货等操作为主。,仓库装卸,仓库装卸,仓库装卸,铁路装卸是对火车车皮的装进及卸出,特点是一次作业就实现一车皮的装进或卸出,很少有象仓库装卸时出现的整装零卸或零装整卸的情况。,铁路装卸,铁路装卸,港口装卸包括码头前沿的装船,也包括后方的支持性装卸运,有的港口装卸还采用小船在码头与大船之间“过驳”的办法,因而其装卸的流程较为复杂,往往经过几次的装卸及

10、搬运作业才能最后实现船与陆地之间货物过渡的目的。,港口装卸,港口装卸,汽车装卸一般一次装卸批量不大,由于汽车的灵活性,可以少或根本减去搬运活动,而直接、单纯利用装卸作业达到车与物流设施之间货物过渡的目的。,汽车装卸,汽车装卸,2按装卸搬运的机械及机械作业方式分类。,以此可分成便吊车的“吊上吊下”方式,使用叉车的“叉上叉下”方式,使用半挂车或叉车的“滚上滚下”方式,“移上移下”方式及散装方式等。,(1)“吊上吊下”方式。采用各种起重机械从货物上部起吊,依靠起吊装置的垂直移动实现装卸,并在吊车运行的范围内或回转的范围内实现搬运或依靠搬运车辆实现小搬运。由于吊起及放下属于垂直运动,这种装卸方式属垂直

11、装卸。,吊车 1,吊车2,吊车3,吊车4,吊车5,吊车6,吊车7,吊车8,吊车9,2)叉上叉下方式。采用叉车从货物底部托起货物,并依靠叉车的运动进行货物位移,搬运完全靠叉车本身,货物可不经中途落地直接放置到目的处。这种方式垂直运动不大而主要是水平运动,属水平装卸方式。,叉车(Forklift Truck) 主要用于企业(包括码头、料场、矿山和商业货仓)内部进行物料装卸、运输、升降、堆垛和存储的机械设备。一般包括起重机、输送机、装卸机械、搬运车辆和仓储设备等。,在生产中,物料搬运机械的应用有重大意义。主要因为:(1)物料搬运的量十分巨大。(2)物料搬运所需费用高,工业国家用于物料搬运的费用常占产

12、品成本的25%。,(3)物料搬运中容易出现伤亡事故,直接和物料搬运有关的事故常达总生产事故的25%。(4)物料搬运占用人力多,在机械化程度不高的企业点,搬运工人常占总工人的15%。 (5)在特种行业,尽量采用先进的搬运机械,可以减少劳动成本,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叉车图片,日产叉车1,日产叉车2,日产叉车3,日产叉车4,日产叉车5,日产叉车6,日产叉车7,日产叉车8,日产叉车9,日产叉车10,日产叉车11,日产叉车12,日产叉车13,国产叉车1,国产叉车2,国产叉车3,国产叉车4,国产叉车5,国产叉车6,国产叉车7,国产叉车1,国产叉车2,国产叉车3,国产叉车4,国产叉车5,国产叉车6,3)

13、滚上滚下方式。主要指港口装卸的一种水平装卸方式。利用叉车或半挂车、汽车承载货物,连同车辆一起开上船,到达目的地后再从船上开下,称“滚上滚下”方式。,利用叉车的滚上滚下方式,在船上卸货后,叉车必须离船,利用半挂车、平车或汽车,则托车将半挂车、平车拖拉至船上后,托车开下离船而载货车辆连同货物一起运到目的地,再原车开下或拖车上船拖拉半挂车、平车开下。,滚上滚下方式需要有专门的船舶,对码头也有不同要求,这种专门的船舶称“滚装船”。,(4)移上移下方式。是在两车之间(如火车及汽车)进行靠接,然后利用各种方式,不使货物垂直运动,而靠水平移动从一个车辆上推移到另一车辆上,称移上移下方式。移上移下方式需要使两

14、种车辆水平靠接,因此,对站台或车辆货台需进行改变,并配合移动工具实现这种装卸。,(5)散装散卸方式。对散装物进行装卸。一般从装点直到卸点,中间不再落地,这是集装卸与搬运于一体的装卸方式。,3按被装物的主要运动形式分类。以此可分垂直装卸、水平装卸两种形式。 4按装卸搬运对象分类。以此可分成散装货物装卸、单件货物装卸、集装货物装卸等。,5按装卸搬运的作业特点分类。 以此可分成连续装卸与间歇装卸两类一连续装卸主要是同种大批量散装或小件杂货通过连续输送机械,连续不断地进行作业,中间无停顿,货间无间隔。在装卸量较大、装卸对象固定、货物对象不易形成大包装的情况下适用采取这一方式.,间歇装卸有较强的机动性,

15、装卸地点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主要适用于货流不固定的各种货物尤其适于包装货物、大件货物,散粒货物也可采取此种方式。,补充:装卸的地位,装卸活动的基本动作包括装车(船)、卸车(船)、堆垛、入库、出库以及连结上述各项动作的短程输送,是随运输和保管等活动而产生的必要活动。,在物流过程中,装卸活动是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的,它出现的频率高于其它各项物流活动,每次装卸活动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往往成为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装卸活动所消耗的人力也很多, 所以装卸费用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较高。以我国为例,铁路运输的始发和到达的装卸作业费大致占运费的20左右,船运占40左右。因此,为了降低物流费用,装卸是个重要

16、环节。,此外,进行装卸操作时往往需要接触货物,因此,这是在物流过程中造成货物破损、散失、损耗、混合等损失的主要环节。例如袋装水泥纸袋破损和水泥散失主要发生在装卸过程中,玻璃、机械、器皿、煤炭等产品在装卸时最容易造成损失。,由此可见,装卸活动是影响物流效率、决定物流技术经济效果的重要环节。 为了说明上述看法,列举几个数据如下:,(1)据我国统计,火车货运以500公里为分歧点,运距超过500公里,运输在途时间多于起止的装卸时间;运距低于500公里,装卸时间则超过实际运输时间。,(2)美国与日本之间的远洋船运,一个往返需25天,其中运输时间13天,装卸时间12天。 (3)我国对生产物流的统计,机械工厂每生产1吨成品,需进行252吨次的装卸搬运,其成本为加工成本的155。,第四节 集装单元化技术,一、概述 (一)集装单元化的概念 集装单元化:所谓集装单元,是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器具,把有包装或无包装的物品,整齐地汇集成一个扩大了的、便于装卸和搬运、并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保持一定形状的作业单元。以这样的集装单元来组织物资的装卸、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