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367539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化学平衡的移动选题表知识点基础过关能力提升勒夏特列原理1化学平衡移动3,4,5,712化学平衡图像2,6,8,9,1013综合考查1114基础过关(20分钟)1.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C)A.红棕色的NO2气体体系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向橙色K2Cr2O7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后,溶液变为黄色C.对2HI(g)H2(g)+I2(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使气体颜色变深D.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解析:缩小容积以增大压强,可以使NO2浓度先明显增大,由于2NO2(g)N2O4(g)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

2、的方向,增大压强能使平衡正向移动,导致NO2浓度逐渐减小至不变(比原平衡时增大),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项错误;碱能中和H+或减小H+浓度,使Cr2O72-(橙色)+H2O2Cr(黄色)+2H+的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项错误;对2HI(g)(无色)H2(g)(无色)+I2(g)(紫色)平衡体系增大压强,采取的措施一般为缩小容器的容积,因此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增大,因此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但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项正确;硝酸银能与Br-反应,使其浓度减小,使Br2(橙红色)+H2O(无色)HBr(无色)+HBrO(无色)的平衡正向移动,

3、因此溶液的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项错误。2.(2018云南姚安第一中学月考)反应:L(s)+aG(g)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B)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C.ab D.无法确定a、b的大小解析:根据图像可知,随温度的升高,G的含量逐渐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是吸热反应,A错误、B正确。当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G的含量越高,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a小于b,C、D错误。3.(2018天津和平区期末)将0.1 mo

4、l/L的KI溶液和0.05 mol/L 的Fe2(SO4)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3+2I-2Fe2+I2”的是(A)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滴入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滴入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A.和B.和C.和D.和解析:假设该反应不可逆,则Fe3+和I-恰好完全反应,无剩余。Fe3+3SCN-Fe(SCN)3,表明上述溶液中存在Fe3+,反应可逆,存在平衡;Ag+I+AgI,表明上述溶液中存在I-,反应可逆,存在平衡;K3Fe(CN)6与Fe2+反应产生蓝色沉淀,表明上

5、述溶液中存在Fe2+;I2遇淀粉变蓝,表明上述溶液存在I2。4.(2018广东罗湖区期末)改变下列哪个条件,一定会引起平衡的移动(A)A.温度B.浓度C.压强D.催化剂解析: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引起平衡的移动;当一个反应的前后气态物质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时,压强不引起平衡的移动;当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均按照化学计量数变化时,也不一定引起平衡的移动;B、C、D选项错误;当温度改变时,一定会引起平衡的移动,A项正确。5.(2018广西贵港高二期中)某温度下,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Z(g)+W(s)H0,一段时间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

6、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D.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解析:A项中方程式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是不变的,所以平衡不移动;B项中W是固体,不影响平衡的移动和反应速率;C项中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是增大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项正确。6.(2018甘肃兰州一中月考)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如图是某次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推断在t1时刻突然变化的条件可能是(D)A.催化剂失效 B.减小生成物的浓度C.增大容器的体积

7、D.降低体系温度解析:该反应是正反应气体化学计量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在t1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减小,可能是降温或减压的原因,但减压向左移动,排除;故一定是降温,符合题意,故选D项。7.如图所示的直形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粉。在一定条件下,Ni可以与CO(g)发生如下反应:Ni(s)+4CO(g)Ni(CO)4(g)H0,但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生反应,玻璃管内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 K和470 K,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右端的主要物质是(B)A.纯Ni(s)和Ni(CO)4(g)B.纯Ni(s)和CO(g)C.不纯Ni(s)和CO(g) D.不纯Ni(

8、s)和Ni(CO)4(g)解析:温度升高,平衡左移,生成Ni和CO,由于右端温度稳定在470 K,所以右端主要物质是纯Ni(s)和CO(g)。8.(2018广东中山期末)下列四个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相应反应符合的是(a、b、c、d均大于0)(C)A.4NH3(g)+5O2(g)4NO(g)+6H2O(g)H=-a kJmol-1B.N2(g)+3H2(g)2NH3(g)H=-b kJmol-1C.2SO3(g)2SO2(g)+O2(g)H=+c kJmol-1D.2N2O5(g)4NO2(g)+O2(g)H=+d kJmol-1解析: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

9、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NO含量降低,图像中温度越高,平衡时NO的含量越高,与实际不相符合,A项错误;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图像中相交点为平衡点,平衡后增大压强,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图像与实际不相符,B项错误;温度一定,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三氧化硫的含量增大,压强一定,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三氧化硫的含量降低,图像中温度一定,压强越大三氧化硫的含量越高,压强一定,温度越高,三氧化硫含量越小,图像与实际相符,C项正确;体积恒定,五氧化二氮的起始投入量越大,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压强

10、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五氧化二氮的转化率降低,图像与实际不相符,D项错误。9.(2018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期中)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NO(g)+O2(g)2NO2(g)Hp2)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平衡体系增加O2对反应的影响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图示解析:该反应中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NO2的体积分数增大,与图像不符,A项错误;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O2的转化率降低,与图像中转化率增大不符,B项错误;反应平衡后,增大氧气的量,则这一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然后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直到新的平衡,与图像符合,C

11、项正确;因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但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则有催化剂时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少,与图像不符,D项错误。10.(2018甘肃兰州第一中学期中)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对于图像分析正确的是(C)A.图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O2的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研究的是t0时刻通入氦气增大体系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D.图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解析:增大O2的物质的量浓度应该是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

12、,逆反应速率瞬间不变,而题目的图像是正、逆反应速率瞬间都增大,A项错误;通入氦气增大体系压强,容器容积不变,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也不变,那么速率应该不改变,B项错误;乙明显达到平衡用的时间更短,所以乙的反应速率比甲快,即乙的温度应该更高,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SO2的转化率降低,乙在甲的下面,C项正确;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状态,所以甲、乙的转化率应该相等,D项错误。11.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aA+bBcC(s)+dD。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 mol,B减少了 mol,C增加了n mol,D增加了n mo

13、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1)该化学方程式的各化学计量数为a=;b=;c=;d=。(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A;B;D。(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解析:(1)同一化学反应的同一时间段内,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abcd=n mol moln moln mol=2132,即a=2,b=1,c=3,d=2。(2)压强对化学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无影响,根据题意知,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2A+B3C(s)+2D,已

14、知生成物C是固体,要使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那么只能是A、D是气态,B是液态或固态。(3)根据题意知,开始反应时,A、B的物质的量减少,C、D的物质的量增加,所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这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1)2132(2)气态液体或固体气态(3)放热能力提升(15分钟)12.(2018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期中)反应2SO2(g)+O2(g)2SO3(g)H0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恒温恒容,向反应容器中充入He,体系的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B.增加O2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

15、SO2的转化率增大C.升温可以加快合成SO3的速率,同时提高SO2的转化率D.平衡向右移动时,反应物的浓度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增大解析:恒温恒容充入He,反应体系压强增大,但参加反应气体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A项错误;增大一种反应物浓度,另一种反应物转化率增大,增加O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硫转化率增大,B项正确;升温可以加快合成SO3的速率,但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即向着逆反应方向进行,降低了SO2的转化率,C项错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能是增大二氧化硫的浓度(或减小体积增大压强)的结果,平衡后三氧化硫的浓度增大、二氧化硫的浓度也增大,D项错误。13.(2018河南郑州高二入学测试)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0,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