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3.3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时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361921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3.3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时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3.3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时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3.3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时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3.3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时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3.3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时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3.3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时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3.3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时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3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时演练促提升1.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面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在室外要迅速远离高层建筑、墙壁、桥梁等A.B.C.D.解析:地震来临时,不同地点应选择不同的避震方式。在家里、教室里,如果不能立刻出去,应选择牢固的遮挡物,“伏而待定”;在人数多的影剧院,不能盲目外出,以防踩踏,应躲在排椅下;在室外,要寻找空旷地带,避开危险物。答案:D2011年10月28日土耳其东部里氏7.2级地震发生100小时后,一名幸存者在受灾最严重的凡省埃尔吉斯市被救援人员救出。据此完成第23题。2.有关家庭防震避震方

2、案的说法,错误的是()A.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B.将大件家具摆在墙体坚固处C.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D.适时进行家庭应急练习3.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先救近,后救远先救老人、小孩,后救其他人先救“生”,后救“人”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A.B.C.D.解析:第2题,将大件家具摆在墙体薄弱处可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第3题,灾后互救应先救近,后救远;先救医务人员、青壮年;先救“生”,后救“人”。答案:2.B3.C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以及自救和互救方法。据此完成第45题。4.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清除口、

3、鼻腔内的异物排去呛入体内的水救上船或陆地送医院抢救A.B.C.D.5.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A.抱紧电杆B.躲在巨石之下C.用手电筒发求救信号D.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游泳逃生解析:抢救溺水者首先要把其救到岸上去,清除口、鼻内异物才有利于排水,紧急救助之后再送医院。抱紧电杆易被电击,躲在巨石之下可能会遭岩石倾覆砸伤,洪水汹涌时危险太大,游泳难度系数高。答案:4.D5.C2014年7月18日15时30分,台风“威马逊”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台风中心最大风力17级,广东全省进入防风级应急响应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67题。6.接到超强台风“威马逊”预警后,预计台风登陆范围内的居

4、民应()A.驾船出海,避免强风将船舶吹到陆地上B.到海滨浴场游泳,体会搏击风浪的成就感C.待在向风的窗户旁,随时观察台风风速的变化D.加固部分建筑物7.接到超强台风“威马逊”预警后,若某大型货轮正航行在台风将要经过的海域而不能及时靠岸,船长应要求海轮立即()A.滞航B.适当改变航线C.穿过风和日丽的台风眼D.返航解析:第6题,接到台风预警后,人们不应外出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室内的居民不应靠近窗户,尤其是向风的窗户,以免被强风刮破的玻璃碎片伤害。第7题,“将要经过的海域”是关键信息,因此不能滞航;台风眼周围是强风、暴雨区,不能穿越台风眼;返航没有必要,增加运输成本。答案:6.D7.B8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遭遇突然发生的洪水时,要尽量逃向高处B.震后互救应先易后难C.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D.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解析: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答案:D我国某校一地理兴趣小组于“五一”期间进行野外考察,被突发的自然灾害困于山区,由于通信中断,火源丧失,该小组欲利用凹型火盆取火谋求火源,点燃篝火向空中的搜索飞机报警,以谋求援助。读图,完成第911题。9.当图中所示自然灾害发生时,小组成员的最佳逃生方式是()若正处平房,可迅速逃到室外若正在行驶的车辆中,应加速离开危险的区域若正处楼房,应

6、迅速用绳索下楼逃生若正处街道上,应护住头部,远离楼房A.B.C.D.10.该小组成员在灾害发生后,积极进行救援活动,在救援过程中,他们发现甲、乙两所学校受到的破坏程度不同,请你帮助他们分析可能的原因是()A.甲距离灾害发生的源地较远,乙距离灾害发生的源地较近B.甲处受到的破坏能量大,乙处受到的破坏能量小C.甲处位于断层,地质基础好;乙处位于台地,地质基础差D.甲处建筑物质量高,乙处建筑物质量低11.下图所示的取火方式,可能正确的是()A.B.C.D.解析:第9题,地震发生时若在平房内,可以迅速逃到室外;若在行驶的汽车内,应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后再下车;若在楼房内,可躲在床、

7、桌子下面或跨度较小的房间;若在街道上,应护住头部,避开高大建筑物。第10题,由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地距离并不远,破坏程度的差异只能是建筑物质量的差异。第11题,要获得好的取火效果,应该使火盆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答案:9.D10.D11.A受台风“威马逊”影响,正值雨季的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连降暴雨。2014年7月21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芒海镇吕尹村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13人死亡,7人失踪。图1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图2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读图,完成第1213题。12.该地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地势起伏大且坡度较陡暴雨导致岩体崩塌、滑

8、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质持续干旱是引发泥石流的根本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泥石流的直接原因A.B.C.D.13.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图2中O点,合理的逃生线路有()A.B.C.D.解析:第12题,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陡峻的地形、丰富的松散物质及短时间内大量的水流。第13题,遇见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不要沿着或穿越泥石流跑。答案:12.A13.B冀东地区某中学组织学生到所示地区野外考察。读图,完成第1415题。14.在a、b、c、d四处中,学生们发现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是()A.aB.bC.cD.d15.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A.aB.bC.cD.d解析:第14题,

9、冀东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地形平缓的丘陵一般都开垦为耕地。图中只有c处地势陡峻,林木茂密,不易被人类破坏。第15题,a处等高线稀疏,地形比b、c两处平坦开阔,方便学生宿营且安全;d处位于山顶,易遭大风、雷电袭击。答案:14.C15.A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材料三: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1)横断山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2)当泥

10、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3)由于横断山区地质灾害密集,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解析:横断山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地貌物质、气候、植被等方面分析。泥石流顺地势下流,逃生应向垂直于河道的高地跑。横断山区地质灾害密集,工程建设要加固以应对地震的频发,同时应该尽量不要在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带施工。答案:(1)地势陡峭,山高沟深,地形坡度大,有利于流水汇集;断层发育,有大量的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多暴雨或冰雪融水;植被破坏严重等。(2)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就快速向垂直于河道的高地跑,一直跑到安全的高度。(3)大型工程建

11、设要加固,要有防震结构;尽量不要在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段施工。17.在灾难事故死亡的人中,立即死亡者不到1/3,而大部分死亡者属于“丧失生命机会”的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判断下列在灾害发生时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2)结合下图说明地震后被埋压时如何进行自救?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图中内容。第(1)题,为顺泥石流方向跑,不正确;为山崩时藏在大石后,正确;为发生火灾时用毛巾掩住口鼻匍匐前进,正确;为发生水灾时离开桥梁,正确;为地震时抱头屈膝躲在屋梁下,不正确;为地震时躲避在墙角,头顶棉被,正确。第(2)题,结合图中内容可知,地震发生后若被埋压,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用木棍支撑、包扎伤口、敲击水管和静卧。答案:(1)不正确,顺着泥石流的方向逃跑会被掩埋。正确,山崩时躲在巨石背后,以防被乱石击伤。正确,发生火灾时地面可获得氧气,匍匐前进可逃离火场。正确,洪水来临时应远离河流和桥梁。不正确,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正确,屋角稳定,不易倒塌。(2)首先,用身边的木棒等坚硬物体把上覆块体支撑牢固,以防继续塌落;其次,要处理好伤口,以防失血昏迷;再次,用石块敲击掩埋的物体求救;最后,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不能惊慌失措,大喊大叫。-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