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359660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炎帝是我国传说中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原始农业的情况,这说明我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故选A项;材料已说明炎帝属于传说,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传说的真实性,排除B、D两项;传说内容经过考证也可以作为史料使用,排除C项。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A铁制工具 B曲辕梨C风力水车 D石刀

2、石斧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反映的是刀耕火种,与之相符的工具是石刀石斧,D项正确。3下表为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简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时期整地工具中耕工具夏朝耒、锛、铲、斧锄、镈商朝耒、锛、铲、锸、斧、析锄、铲、镈西周耒、锛、铲、锸、斧、析、援锄、铲、镈、罅A已经出现铁犁牛耕B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C耕作方式不断进步D农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答案C解析本题以表格形式展现了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有木制农具如耒、析等,排除B项;A、D两项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从夏朝到西周,整地工具和中耕工具不断增加,说明耕作方式在进步,故

3、C项正确。4春秋战国时期,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A自然经济的形成 B商业经济的发展C井田制的确立 D铁犁牛耕的逐渐推广答案D解析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故D项正确。5下图展示的耕作方法,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A商周 B西汉 C隋唐 D明清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知,第一年种植庄稼的沟在第二年会成为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合理利用地力的耕培方法是代田法,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故选B项。6“苏湖熟,天下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谚语,它最早产生在()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答案C解析“苏湖熟,天下足”表明苏州、湖州所在的江浙地区成为全国最重

4、要的粮仓,说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南地区,南宋完成南移。故C项符合题意。7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脚踏翻车、高转筒车说明了()A水患治理的不断进步 B经营方式的个体化C水利设施的广泛修筑 D灌溉工具的多样化答案D解析脚踏翻车、高转筒车都是我国古代的灌溉工具。这反映了我国古代灌溉工具的多样化,D项正确;这与水患治理无关,排除A项;经营方式指的是集体劳作或个体经营,排除B项;脚踏翻车、高转筒车不属于水利设施,排除C项。8俗谚“种田种得全,只要买点盐”,反映了小农经济这一经济形式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C小

5、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D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说明其具有封闭性,这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选D项。等级提升9右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A牛尊的材质上 B牛尊的腿上C牛尊的鼻子上 D牛尊的背部答案C解析材料“以它来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即证明春秋时期出现了牛耕方式。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尊的鼻子上有供人驾驭的鼻环,说明当时人们已经驾驭牛进行耕作,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牛耕方式无关,排除。10朱子大全指

6、出:“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关乎到封建社会的稳定B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C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D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尤其如此。材料“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说明了这一点,故选A项;B项中的“脆弱性”与材料无关;C项说法错误,农业主要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D项中的“自给自足”材料中没有体现。11(2018辽宁锦州调研)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诗经:“千

7、耦其耘。”(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材料反映了()A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C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D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答案C解析材料中并未涉及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故A项错误;材料中描述了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的发展,故B项错误,C项正确;精耕细作不利于我国农业技术的改进,故D项错误。 12(2018山东泰安调研)“转此大,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A是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B有利于增

8、加汉代的粮食产量C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D标志着铁犁牛耕技术的成熟答案C解析从“转此大,救汝旱岁苦”可知该工具是灌溉工具筒车,从“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可知提高了水力灌溉效率,故选C项。13(2018山东淄博调研)水利工程兴修是历代政府极为重视之事。明朝时期政府兴修水利工程达2270处,清代更是多达3234处。这从根本上说明了明清时期()A水利建设最为繁荣 B灌溉技术不断创新C高度重视水运交通 D积极贯彻重农政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明清时期兴修水利的工程不断增加,说明政府重视农业发展,故D项正确。A项材料并无依据,故错误;材料仅仅强调兴修水利,并无技术革新,故B项错误;兴修水利不是为了水运交通

9、,故C项错误。14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冶铁技术的落后 B精耕细作的需要C小农经济的阻碍 D耕牛的极度缺少答案C解析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散生产,由于财力有限,使得需要一定财力的铁犁牛耕技术推广受阻,而锸、锄适应了当时小农生产需要,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故C项正确。15“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这首古诗()A说明当时贫富悬殊、土地兼并严重B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C全面反映

10、了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D揭示当时赋税徭役沉重的历史事实答案B解析材料未提及土地兼并问题,故A项错误;诗歌多主观描绘,但其中也夹杂一些史实,故B项正确;材料仅仅提及山地农业及西江贾客的部分生活,不足以全面反映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故C项错误;材料侧重于贫富分化,而非赋税沉重,材料未涉及徭役的问题,且造成山民贫穷的重要原因是“苗疏”,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迎往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

11、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三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1)材料二体现的历史现象与材料一中铁农具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请指出它们的内在联系。(2)依据材料,分析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依据材料,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小农经济存在的因素。答

12、案(1)联系:铁农具的使用为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2)小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大批小农的存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繁荣的基础。(3)有利因素:封建统治者为了长治久安,采取措施培植、保护自耕农经济。不利因素: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压迫,赋税徭役沉重;自然灾害的发生;小农是一个不稳定的阶层,经常发生分化。解析第(1)问,据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然后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据材料二“治官府,给徭役”,材料三“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归纳。第(3)问,据材料三“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经常分化”,材料二“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从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两方面分析。-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