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3.3 生态环境保护习题(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337923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3.3 生态环境保护习题(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3.3 生态环境保护习题(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3.3 生态环境保护习题(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3.3 生态环境保护习题(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3.3 生态环境保护习题(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3.3 生态环境保护习题(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3.3 生态环境保护习题(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完成第12题。1980年2010年耕地55%40%林地20%44%草地5%7%荒地15%2%其他5%7%1.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是()A.东侧植树种草,西侧修建梯田B.两侧都修建梯田C.东侧修建梯田,西侧植树种草D.两侧都植树种草2.为了更合理地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河流的东侧等高线分布稀疏,说明该处坡

2、度较小,可以修建梯田;河流西侧等高线分布密集,说明该处坡度较大,需要通过植树种草来护坡。第2题,该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生物资源种类多样,应结合丘陵的特征和当地的农业资源来发展立体农业。答案:1.C2.D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完成第34题。3.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4.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开发小水电封山育林禁止采伐用矿物燃料完全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A.B.C.D.解析:第3题,由图甲可知,该地区的平地所占面积较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从

3、图乙可知,该地居民能源消费以薪柴为主,因此砍伐树木较多;结合两图信息可推断该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第4题,解决水土流失问题需要恢复已破坏的植被,当地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费结构以薪柴为主,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减少对树木的砍伐,是解决当地水土流失的主要途径之一。不具有可行性,可排除。答案:3.B4.C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第56题。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甘肃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相差较大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6.保护和恢复

4、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A.B.C.D.解析:第5题,由图可以看出,新疆地区土地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内蒙古和宁夏水土流失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大致相同;西北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形成大面积荒漠;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破坏植被。第6题,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应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保护植被,减少对树木的破坏,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提高天然气的使用率。我国目前能源消费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无法从根本上减少开

5、发。答案:5.C6.A读某农业类型示意图,完成第78题。7.图中数字及其所表示的含义搭配正确的是()A.原料原料饲料废弃物沼气渣B.肥料饲料燃料肥料沼气渣C.原料肥料燃料饲料废弃物D.燃料饲料燃料原料沼气渣8.图示农业类型的地理意义是()A.不利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B.把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隔断了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的联系D.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解析:第7题,图中为原料,为肥料,为原料,为饲料,为燃料,为燃料,为饲料,为废弃物,为废弃物,为沼气渣。第8题,图示为生态农业,加强了工业与农业的联系,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

6、答案:7.A8.D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完成第910题。9.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快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实现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A.B.C.D.10.以下属于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表现的是()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态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化学工业,实现产业升级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A.B.C.D.解析:第9题,该岛屿的生态农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促进了资源开发与环境的保护。第10题,将耕地、林地都开垦为耕地,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发展化学工业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答案:

7、9.D10.B读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完成第1112题。11.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用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A.黄土高原地区B.华北平原地区C.西北内陆地区D.南方低山丘陵区12.为避免土地进一步退化,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大力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D.大力植树造林,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解析:第11题,从图中成因来看,该区域风蚀作用较强,说明该地区降水较少,风力作用强,据此判定该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第12题,西北内陆地区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这与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有着密切联系,因

8、此可以从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保护植被等方面解决。答案:11.C12.C读下图,完成第1315题。13.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比重达30%左右B.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哺乳动物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比重达20%左右C.哺乳动物不会灭绝D.以上说法都正确14.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者比重达80%B.北美候鸽的灭绝只是一种偶然现象C.鸟类受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比重达60%D.以上说法都正确15.该图主要说明了()A.我们要保护生物资源,要禁止捕猎野

9、生动物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C.外来物种入侵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外来物种D.以上说法都正确解析:第13题,读图可知,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两大原因的比重超过60%;哺乳动物也会灭绝,因为任何物种的灭绝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第14题,鸟类受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北美候鸽的灭绝是人类活动加速了其灭绝进程,是一种必然现象。第15题,滥捕滥猎野生动物,会造成物种灭绝。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栖息地的丧失是鸟类和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注意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答案:13.B14.C15.B16.

1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中国植物区系是北温带最多样化的国家和世界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据估计,有5 000多种植物在中国较正规地用于医疗。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3 000多种植物受到威胁,许多种类遭受灭绝的危险,同时许多中草药的有效药用成分减少了、有毒成分增多了,其中常用中草药的命运格外令人担忧。(1)材料中“常用中草药的命运格外令人担忧”主要指的是哪些问题?(2)造成以上问题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3)保护中草药资源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分析即可得答案。第(2)题,中草药的减少甚至灭绝,是人类无节制开发的结果;质量下降与污染有关。第(3)题,保护环境、合理开采、建立中

11、草药人工养殖基地有助于保护中草药资源。答案:(1)数量减少、质量下降。(2)过度掠采天然药材;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侵占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工业排污严重,水、土污染严重。(3)保护中草药的衍生环境;有计划地开采中草药资源;建立无公害的中草药人工养殖基地等。17.(探究性学习)读山东省地形简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1)说出甲、乙两地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及其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2)请你针对其中一种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对策。解析:第(1)题,甲是平原地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为解决旱情,常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易出现盐碱化现象;乙是低山丘陵地区,破坏植被常会造成水土流失。第(2)题,此题为开放式题目,选择其中一种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即可。答案:(1)甲地:平原地区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盐碱化;乙地:低山丘陵地区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2)土壤盐碱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喷灌、滴灌);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答出两点即可)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采取工程措施保持水土;禁止乱垦滥伐;发展经济林,提高经济效益等。(答出两点即可)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