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研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335202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4.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机媒体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手机媒体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手机媒体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手机媒体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手机媒体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机媒体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机媒体研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讲 手机媒体,Contents,Brand Management,一、手机媒体概念,移动媒体出现的背景 信息媒介的不断更新 ;户外生活、移动迁徙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移动中接收和交换信息是许多人的客观需求;移动技术及其产品满足并刺激了需求,反过来,被刺激了的需求又带动并促进了移动技术的发展。,一、手机媒体的定义,众说纷纭的移动媒体定义 到目前为止,对于什么是移动媒体还没有一个统一的 定论,有指交通媒体的也有专指手机媒体,现在比较火 的也有指移动互联网: 1、移动媒体,主要是指利用数字广播电视地面传输技 术播出、以满足流动人群的视听需求为主的新型媒体.因 为移动媒体的接收终端主要安

2、装在各类汽(电)车、火 车、地铁、飞机、船舶和电梯等交通工具上,所以,又 被称为交通媒体,一、手机媒体的定义,2、移动媒体是指基于个人移动数字处理终端和无线数 字通信技术而开发的一种电信增值服务,也是最新电信 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 目前,移动媒体的主要载体是手机,手机只是移动媒体的一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通信网络融合,一切能够借助移动通信网络沟通信息的个人信息处理终端都应划入移动媒体之列。譬如个人数字助理(PDA)、电子阅读器、IPAD、移动影院甚至MP3、数码摄录相机等等都将成为移动媒体的一部分。,一、手机媒体的定义,3、移动媒体是指通过卫星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方式,在手机、MP4

3、、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GPRS、车载电视上等,只要加装了符合技术标准的接收天线,就可实现随时随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收视与信息服务。这就是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包括CMMB及车载电视等。,手机媒体的特征,覆盖,传播,便捷,高效,手机是覆盖人群最广的形式,在中国,手机发展的历史只有十几年,但中国已经有六亿手机用户;,手机媒体的传播成本非常低廉,新的媒体形式应该具有传播成本低廉的特性,手机就具备这样的特点,同样多的信息在手机上传播的成本较传统媒体要低很多;,手机可以方便利用人们零碎时间,每个人在一天当中都有很多的零碎时间,如:等车、在电梯里、在飞机场,人们在这些零碎时间里利用手机

4、来获取信息是最为方便的;,手机传播信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一个拥有手机的人不可能总不开手机或者总不随身携带,因此手机可以通过短信息等形式将信息强制性地传播给受众,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正被新兴媒体占领,新媒体,MOBILE NET,INTERNET,大众媒体的市场演变,新媒体以其端到端的传播优势以及点到端的覆盖优势正逐步占领传统媒体的市场,二、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三、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手机媒体的特点除了人们熟知的 便携性、移动性、个性化外,还包括: 1、多媒体融合。 手机媒体融合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所 有媒体的内容和形式,成为一种新的媒体。传播方式也 融

5、合了大众传播 和人际传播、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一 对一和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形式,形成一张相对复杂 的传播网。,三、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2、传播即时性。 3、互动性强。 手机媒体在传播中表现出了极强的互动性。手机的使 用者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不受限制地发送和接受信 息,除了能进行人际交流之外,还能实现群体互动。反馈 更加便捷迅速,这是传统大众媒体所无法企及的。,三、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4.受众资源非常丰富 5.手机是新闻采访的重要工具 6.私密性 7.同步与异步传播有机统一 8.传播者和受众高度融合 9.传播类型多样化,新媒体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应用,短信捐款,短信传递,红段子,在512地震

6、期间,发送短信到固定端口号为灾区捐款;,公益短信做成固定模板,供用户与用户之间进行点对点传播;,基于手机流媒体的应用,例如建国60周年庆的“红色视频”宣传;,短信捐款,短信传递,红段子,新媒体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应用日趋广泛,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端对端的手机公益广告、公益宣传、灾害预警等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社会公益应用,新媒体技术支撑新农村建设,-该系统利用全省农技网络,在各市州遴选出26位当地业务骨干为“农信通”专家,外围信息团队100多人,每天将所要指导、提醒、告知的“三农”信息,以短信形式及时群发到当地定制“农信通”业务的农户手机上,- 将甘肃农民报使用手机报形式推送给定制“甘肃农民报

7、”的农户,将纸质报纸通过更高效、更环保的形式覆盖到广大的甘肃农村用户手中,- 远程医疗是将信息技术与医学相结合 ,以便能够为远程提供医疗服务 ,无需传统的医生和病人面对面进行监护和诊断 ,这样就可以实现医疗资源共享、节省费用和时间,新农村的“致富小秘书”农讯通,新农村的“致富百科全书”甘肃农民报,新农村的“贴心健康顾问”远程医疗,手机不良信息整治,黄毒,赌毒,小广告,新媒体的出现必定将导致更多的、不同形式的网络“病毒”出现,但中国移动必将用于承担责任,誓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协作,统一行动,彻底清查手机“病毒”!,四、手机电视,1、定义: 手机电视(Mobile TV)作为一种融合了多种技术

8、和 功能的新媒介形态具有多重含义主要可概括为三点: 一从接收硬件设备来说,手机电视就是具有操作系 统和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 二是指手机用户直接从手机上观看到的电视节目。 三是指利用相应的数字技术传输电视内容的一种新 型传播媒介,是网络音视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产物。,四、手机电视,2、手机电视与数字电视、IPTV的区别 数字电视就是指从演播室到发射、传输、接收的所 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电视信号 。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以家用电视机为主要显 示设备,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 通过IP协议向家庭用户提供多种交互式媒体服务的 业务。 手机电视则是在以手机为主的移

9、动终端设备上实现 在移动状态自由观看电视的技术。,四、手机电视,(一)、手机电视的发展瓶颈分析 1、监管政策混乱 混乱的监管政策造成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 在手机电视的运营模式、标准上不能达成一致的认识, 不能在法律和体制框架内对广电和电信进行有效协调, 统筹发展,因此很难为手机电视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 传播环境,阻碍了手机电视的发展进程。由于没有稳定 的监管政策,使得手机电视相关产业链上的手机生产商、 内容开发商等环节的发展也受到了相应的羁绊,无法进 行相应的生产和开发工作。,四、手机电视,2、传播内容匮乏、同质化现象严重 (1) 节目内容匮乏。 (2) 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3) 缺

10、少个性化的节目内容。,四、手机电视,3、传播技术尚不成熟 首先是手机制造技术的不成熟,如手机电池使用时间短,让用户看电视时不能尽兴。 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容量和数据信道速率的限制了用户体验。,四、手机电视,4、手机电视使用资费偏高 首先是能收看手机电视的手机本身价格不菲。其次 是使用资费昂贵 5、缺乏专业的手机电视人才 由于手机电视横跨广电、电信、电子通信、设备制 造等诸多传统领域,在专业人才的需求上具有高度的复 合性 . 6、用户认知度低 据一项调查表明,移动用户对手机电视业务的认知率为18。1%,,四、手机电视,1)打造“内容为王”的手机电视 解决手机电视内容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内容与受众 需

11、求的契合点,手机电视内容的创新必须从研究受众开 始。要满足手机电视的消费特性,满足受众对手机电视 节目的需要就必须打造“内容为王”的节目内容,应着 力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A、制作适合手机播放特点的特定节目内容。手机电 视具有灵巧、显示屏小、移动性强等特点,因此手机电 视节目内容应该多以短小、精悍为主。,(二) 手机电视媒体的开发,四、手机电视,B、定位个性化和实用性节目。 手机电视点对点的传播方式更适合开展量身定做的 “小众”消费,让拥有各类收视偏好的电视受众以合适 的价格,获得个性化的实用信息。 C、抓住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契机。 重大新闻事件向来是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重视对 重大新闻事件的

12、报道,是手机电视短时间内迅速扩大收 视群体的重要契机。,四、手机电视,D、整合现有媒介内容资源。 现有的媒介内容资源非常丰富,可供手机电视借 鉴,但并不是简单地移植,而应该在此基础上根据手机 电视的特点制定出适合自身特色的节目。,四、手机电视,2)、培养专业的手机电视人才 从表面上看,媒体之间的竞争是受众的竞争、市场 的竞争,但实际上是以专业人才为支撑的媒体综合实力 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成为传媒产业 的第一资源,就目前手机电视的发展现状而言,必须要 培养专业的手机电视人才。 3)、重视对受众市场的培育 在了解手机电视受众的基础上,结合手机电视的特 点,制作满足受众需求的节目内容,注意受众的反馈与 受众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讨论:手机媒体的广告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