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上传人:业*** 文档编号:96237729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题】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真题】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真题】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真题】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真题】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题】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题】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张家界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j)。B. 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辨的神气。C. 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练的语言的精华。D.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pi)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像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这样的鸿篇巨制,意蕴丰富,内

2、涵深刻,我们要反复深入地研读。B. 六月的宝峰湖,山若翡翠,水如明镜,山与水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如梦如幻,宛若人间仙境。C. 2019年4月15日晚,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塔尖坍塌,整座建筑毁损严重,令人扼腕叹息。D. 如果我们任由网络谣言四处泛滥,或者我们自己也成为谣言的传播者,有一天我们自己也会成为网络谣言的受害者,这绝不是危言耸听。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B. 3月12日植树节,张家界某中学全体师生参与植树活动,践行了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C. 举办亚洲文明

3、对话大会,体现了中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解决世界和亚洲所面临问题的务实行动和深邃思考。D.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市发布了本省份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八省市都采用了“3+1+2”模式。4.下列书法作品,按照书体产生的时间先后,离现在最远和最近的两幅是A. B. C. D. 5.名著阅读。这时,他回头望去,陆地已从他的视线中消失。太阳西坠,繁星满天。他根据对星的观察作出判断:那条大鱼整夜都没有改变方向,夜里天气冷了,他的汗水干了,他觉得浑身冷冰冰的。他把一个麻袋垫在肩膀上的钓丝下面减少摩擦,再弯腰靠在船头上,就感到舒服多了。为了能坚持下去,他不断地和鱼、鸟、大海对

4、话,不断地回忆往事。他想到了曼诺林,大声地自言自语:“要是孩子在这儿多好啊,好让他帮帮我,再瞧瞧这一切。”(1)这段文字出自_,作者是_(2)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从下面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A祥子 B唐僧 C林冲示例:周瑜-足智多谋,才华横溢,如在赤壁之战中,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大胜曹操;但又心胸狭窄,嫉妒诸葛亮的才华,竟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_6.古诗文默写(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_。(论语十则)(2)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浊酒一杯家万里,_。(渔家傲秋思范仲淹)(4)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还

5、是“_,_”的赤胆忠诚,都说明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滋养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选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二、阅读(39分)7.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1)本诗前两句写景,请展开想象,描绘诗句中所展现的画面。(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8.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6、:“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

7、,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释:鄙:边境。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惩山北之塞 惩:越明年 越:(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可见他们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乙文富者两次说“子何恃而往”,说明富者也

8、是坚决反对贫者去南海的。B两文都强调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但两文的表达方式不一样。甲文叙事为主,理寓事中;乙文叙议结合,说理为主。C甲文写太行、王屋二山高大,乙文写西蜀距离南海遥远,都突出了困难之艰巨,从侧面衬托了人物形象。D愚公和贫僧勇于挑战,最终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伟大气魄。(4)成语故事南辕北辙中想去楚国的驾车人也像愚公和贫僧那样执着,却没有达成所愿。请仔细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9.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_4月23日已经过去了。“世界读书日”所唤起的全民阅读热潮,依然令人感悟。“世界读书日”相关活动的初衷,以及这些活动所

9、取得的成效,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过,读书毕竟不是一日之功,更应该是一种恒久的坚持和沉静的坚守。读书未必在人前,需要思考一个“静”字。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诗中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提到的就是一种远离喧嚣和忍受孤独的读书方式。实际上,真正的读书生活,除了“奇文共欣赏、疑文相与析”的切磋,更需要静下心来,耐住寂寞,历经艰苦的跋涉和探索,最终获得丰稔的收获。读书不能死章句,需要思考一个“活”字。李白在嘲鲁儒中说:“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诗人对那些夸夸其谈而没有真才实学的“鲁叟”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这些人谈起五经头头是道,问起经世济民之策却茫然无知。他们拿腔拿调,

10、架子十足,却死于章句,不知时变。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观点,则更加值得那些“鲁叟”们深思。他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言词朴素,满含哲理,诗中提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至今犹有现实意义。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真知、悟真谛,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读书应重高格调,需要思考一个“高”字。书中的鲲鹏志向、报国情怀、浩然正气、丹心赤胆,对我们的精神是一种砥砺提升,对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洗涤净化,对我们的情操是一种美好陶冶宋代抗金名臣李纲在读书诗中说:“平生长作蠹书蟫(yn,一种虫子),老去犹资慰我心。每到古人名节处,慨然掩卷一沉吟。”诗人老年耽于读书,对于涉及名节操守的内容格外看重。作者的襟怀

11、情操,从其读书情趣可见。读高格调的书,使人内心清明、目光澄澈、骨骼清奇、脊梁挺直,从中可以识别得失成败,可以感受廉耻是非,可以升华情志操守,也可以友朋孝亲睦邻读书切莫惰寸功,需要思考一个“勤”字。唐代诗人杜荀鹤说:“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宋代诗人朱熹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些恳切真挚的教诲,用意都是在劝人加紧学习,勤奋精进,不能放松自我,懈怠光阴。今天我们的阅读途径更加丰富多元。电子出版物、微信读书等等各种古人没有见过的阅读方式,使我们的读书生活更加便捷。想想孔夫子韦编三绝的劳苦,想想范仲淹稠粥不继的艰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更加勤奋努力地读书呢?读书热是好事,但也需

12、要一些冷静的思考。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虽然过去了,但是对爱读书的人来说,天天都是读书日啊。(来源:中国作家网有删改)(1)阅读全文,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2)请梳理第段的论证过程。首先提出分论点“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高”字,接着阐明书中的高格调对人的良好影响, , 。”(3)下面的材料作为本文反面论证的论据,你认为放到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一些“咖啡书店”“景区书店”“宾馆书店”一改传统书店的模样,装修豪华,设计前卫,成为“网红书店”。人们纷纷涌进书店,拍照留影,旅游打卡,喧嚣不已。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笼子里的花遇见那只笼子的时候,正是春末,在我们小兴安岭深处,温暖才刚刚开始。

13、我走在一个小小的山坡上,稀稀疏疏的林木正吐出崭新的叶,满眼是一片片嫩嫩的绿。那个笼子就在一棵树下不远处,竹制,底部已经散碎,直插入泥土里。它可能是曾经挂在树上,里面曾经困囿着一只美丽的鸟,然后忽然坠落,鸟儿飞向了高空。然后我看到笼子里的地面上,有一棵小小的植株。纤细柔弱,一阵风来都会摇曳得很剧烈。似乎有笼子的阻挡,它才不至于倒下。笼子不寂寞,在失去了一只鸟儿后,又有这样的一株植物自投罗网。植物没有翅膀,没有腿脚,也许这样的桎梏对它并没有什么限制,反而会是一种保护和陪伴。再次去那里的时候,已是半个月后。这一次,我改变了原来的看法。此时草木已经繁茂,覆盖了天空也覆盖了大地。那个笼子几乎淹没于杂草间

14、。笼子里的那棵植物高大粗壮了许多,顶部的细干和周围的枝丫,纷纷从笼子栅栏的间隙钻出来,或旁逸斜出,或扭曲向上,看起来像是它把笼子缠绕围困起来。可是即使如此,我也觉得那个偶然的笼子限制了这株植物的生长,使它不能恣意于风雨之中尽情舒展。它身畔的那些花花草草,都已经蹿得老高,仿佛争相努力着,去抢从高树间泄落的阳光。于是我心里便有了一份牵念。总是在不经意间,想起山坡上笼子里那株不知名的植物。再见它时,已是十多天后。夜里一场雨悄悄地路过,把山色濯洗得清亮无比。踩着一地的微滑与松软,来到那棵树下,一眼看去,竟然没有发现那个笼子。用目光细细地梳理过去,才在一丛绿色中发现那个笼子。它比原来高了许多。那棵植物已

15、经更高大粗壮,而且枝繁叶茂,像许多只臂膀,把笼子拖离了地面。笼子就像它腰间的一条短裙,被枝枝丫丫托举着,被密密层层的叶子遮掩着,身形完全被植物包裹住。枝丫间结了许多细小的花蕾,向着四面八方,自由而奔放。在风行雨过中,植物越发茁壮,而笼子却越发破败了。再次去的时候,那株植物的花儿已经竞相绽放,在林间斑斑点点的阳光下,花儿虽不十分鲜艳,但是攒攒簇簇,也很惹人注目。笼子依然可怜地吊在植物的身上,已经松松散散,仿佛是想拼命抓住那一缕芬芳。“笼里开花笼外香”,而此刻,花与香都在笼外。笼子破败无比,只是仗着一些细竹条勾挂在花枝上;一些花儿已经开败,可更多的花儿还在开放的过程中。淡香氤氲,让人几乎会忘了笼子的存在。此后,我仿佛放下了一份心事。那一株不知名的花儿,终是打破了牢笼,在无人的山间尽情地释放美丽与芳香。于是我便不再想起它。生活重复而匆匆,我的心刚刚伸出樊笼一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