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6231383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熟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常熟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常熟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常熟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常熟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熟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熟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常熟市第一中学期中试卷初一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会制造石器 会种植粟 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 B C D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建造房屋 B狩猎工具的改进 C农业生产的发展 D火的使用3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

2、 石斧 耒耜 A聚族而居 B原始农业 C贫富分化 D采集狩猎4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司母戊鼎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它是 A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B.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高的青铜器 C.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D.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精美的青铜器5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 B启继承父位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大一统6右下图是江苏镇江丹徒区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一宜侯矢簋(gui)。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西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并赏赐他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而宜侯应对周王承担的经济方

3、面的义务是A听从周王命令 B服从周王调兵C为周王镇守疆土 D向周王交纳贡品7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8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92014年5月17日,位于苏州阊门内下塘街的泰伯庙修复一新,对游人免费开放。商朝末年,为了完成父亲传位给弟弟季历的心愿,泰伯、促雍兄弟避居吴地,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但他们还不可能做到的是 A传

4、授铸造铁器的方法 B带来青铜礼器C带来精美的彩陶器具 D传播甲骨文字10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四处分别为 A燕、楚、齐、秦 B齐、秦、楚、燕C燕、齐、秦、楚 D楚、燕、齐、秦11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12春秋战国时期对民族融合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的是A兼并战争 B各国的变法活动 C铁器的使用 D商业兴盛13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A仁者

5、爱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温故知新14秦朝修建的长城,最东和最西分别到达。 A山海关 陇西郡 B辽东 临洮 C临洮 嘉峪关 D临洮 鸭绿江15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16“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 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C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17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

6、支持正义战争的是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18春秋墓葬蚌埠双墩1号墓是“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1是该墓出土的青铜编钟,编钟正面都刻有“惟王正月初吉丁亥”等19个字。这些字的字体应该是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楷书19成语“破釜沉舟”表现楚霸王项羽勇往直前,决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哪一战役A.涿鹿之战 B.巨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官渡之战20货币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大事。汉武帝时期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的货币是A.半两钱 B.开元通宝 C.五铢钱 D.货泉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1分,共6分,请

7、填涂在答题卡上。)21半坡人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他们和北京人都处于新石器时代。22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象形最为原始。23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一位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一毒”。他就是黄帝。24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的卿大夫是赵、魏、齐。25秦朝时开凿了人工运河灵渠,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26我国象棋上的“楚河”、“汉界”所对应的历史人物是刘邦、项羽。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7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我国历史

8、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28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以“ ”为号召扩充疆界。29秦朝在中央设立 掌管监察事务;汉武帝建立 制度,代表朝廷监视地方官吏和豪强,加强统治。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孔子总是引用尧和舜的话,因为他们不把帝国据为自己的世袭财产。虽然他们的政府名义上是君主专制的,但事实上却是民主的,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要赞誉他们的原因。 一一孙中山材料二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做君王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一一孔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子不

9、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一一孟子材料三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对当时和日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赞誉尧舜统治的原因。尧舜时期通过哪一制度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2分)(2)孔子和孟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1分)请概括材料二中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2分)(3)据材料三归纳百家争鸣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1分)31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

10、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材料二 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

11、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材料三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维基百科请回答:(1)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2分)(2)结合材料二,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2分)(3)材料三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实

12、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2分)32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材料二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

13、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1分)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1分)(2)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思想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2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2分)【答案】1-5 ACBCB 6-10 DBBAC 11-15 AACBC 16-20 BABBC21-26 BABBAA27、夏,秦朝 28、齐桓公、尊王攘夷 29、御史大夫、刺史 30、(1)原因:不把帝国据为自己的世袭财产(民主)。(1分)制度:禅让制(1分)(2) 学派:儒家学派(1分)共同点:都主张以民为本,都强调“仁”(1分)(3)意义: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动了社会发展。(任答一点得1分)31、(1)对“按军功授予爵位”这一措施最为不满。(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