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庆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开学验收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22小题,共150分,共5页。2考试时间:150分钟3.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卷及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数字经济是一种以新技术、新产业为支撑的经济。经济增长理论一般将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资本、劳动、技术等因素,与传统经济相比,影响数字经济增长的这些因素具有新的特点。 一是资本要素具有新的特性。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资本表现为物的被动的特性,是人
2、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第三次工业革命虽然带来了数字化制造和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为“物”的特性。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实现全过程、全领域的智能化。何谓智能化?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区别在于,前者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随着智能化的发展,资本会因而获得“生命”,因此在智能化时代,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就不仅取决于资本数量的多寡,更取决于资本具有何种类型的智能和何种质量的学习能力。 二是劳动者的地位出现新的变化。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不仅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还会表现为人力资本与智能机器人的竞争。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时人与机器的竟争,第四次工业革命使其竞争性质产生根本变化,其竞
3、争不仅体现在体力劳动上,而且还会出现在脑力劳动领域,机器不仅可以替代人的“手”,而且可以替代人的“脑”。 三是创新将呈现出多点、多处、多国、多层次的分布式创新特征。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具有全新的特点,即由过去的采摘果实类创新转向重组式创新,创新速度大幅度提高。在采摘果实类创新模式下,一项新的技术出现的初期,因为技术不成熟、应用范围有限,收益只能是涓涓细流,当这项技术得到提升、扩散后,其收益将变成滔滔洪流,随着技术扩散潜力的消亡,收益又将复归为涓涓细流。重组式创新就好比育种时将现有植物进行杂交,产生新的品种,这些品种将作为新的品种进入原有品种库中,如此循环往复,植物的品种将会越来越多,呈现出指数化
4、的增长。以重组式方式进行的创新,创新速度大幅度提高。数字技术的发展为重组式创新提供了极大便利,推动着创新范式从采摘果实类创新向重组式创新转变。 资本、劳动以及技术创新的上述新特性,决定了数字经济将是一种终身学习型经济,社会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将成为一个国家是否能在经济竞争中赢得优势的关键。影响这种能力的因素虽然复杂,但一个国家可利用或动员的知识资本存量无疑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好国际和国内两个知识资本源泉,是扩大一国可利用的知识资本存量的最有效的办法。因此,扩大开放是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摘编自张其仔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5、3分)()A第四次工业革命早已实现全过程、全领域的智能化,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为“物”的特性。B经济增长的理论认为,对于数字经济,影响其增长的源泉仍只是资本、劳动、技术三大因素。C采摘果实类创新中的技术一般会经历不成熟、提升并扩散、潜力消亡这样三个发展阶段。 D扩大开放能加快数字技术的发展,而数字技术的发展又为重组式创新提供了较大的便利。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为前提,论述了影响数字经济增长因素的新特点。B文章分析创新特征时,把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模式分成了采摘果实类和重组式创新两种。C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资本”“劳动者
6、”在数字经济时代与以往的差异。D文章通过论述资本、劳动及技术创新的新特性,证明应扩大开放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四次工业革命使人与机器的竞争性质发生根本改变,主要就在于智能机器人能替代人的“脑”。B重组式创新是可将新创新成果与原成果不断重组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故其成果呈指数化增长。C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好国际知识资本源泉,是扩大一国可利用的知识资本存量的最有效的办法。D智能化时代,一个国家资本所具有的智能类型和学习能力比拥有的资本数量更重要,更值得关注。(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2019年
7、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首次对部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优化调整了税率结构等,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个专项附加扣除。此次个税制度改革走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由分类征收向综合征收转换的关键一步,有助于解决分类征税方式下不同所得项目之间税负不平衡的问题;将大幅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更好地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实现从普惠制改革到定点减负的转变。财政部部长刘昆说,个税起征标准综合考虑了人民群众消费支出水平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并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 同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
8、除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办法是在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和充分凝聚各方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公开征求意见到办法公布后各方面的反映看,社会各界对办法的评价是积极的、正面的,大多认为专项附加扣除力度之大,超出预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减负政策。”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说,财政部将会同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做好信息系统优化和数据共享工作,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交换,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使纳税人能够充分、便捷地享受到扣除政策。(摘编自中国经济周刊经济日报)材料二:表一: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后不同收入水平的减税情况(单位:元)月收入年收入调整前年纳税额调整后年纳税额减税额降
9、幅5000600001400140100%1000012000038761001287574%15000180000129485484746458%2000024000024120101511396858%50000600000114036887802525622%800009600002315522053962615611%表二:赡养老人和子女教育扣除情况测算享有赡养老人扣除的纳税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兄弟姐妹数量(个)赡养老人平均扣除款(元/年)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纳税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子女教育平均扣除款(元/年)低收入人群331.882783384500中低收入人群622.294486
10、435172中高收入人群671.965463222595高收入人群721.696426182143平均值671.985397374402(摘自田志伟、田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可能的减税成效及完善方向) 注扣除款:指按照办法规定从享有该专项扣除政策的纳税人的应税收入中减除的款项。如王某扣除五险一金每月实发工资8000元,减除5000元免税额,其应税收入为3000元,现在其享有子女教育专项扣除每月再扣除2000元,那么这2000元即扣除款。材料三: 目前一个典型的城市家庭抚养一个小孩的成本每年大约是3万元,考虑到边际成本递减,抚养两个小孩的成本大概为5万元。如果夫妻两人年总收入为25万元,按目
11、前的抵扣方案,养育两孩每年抵扣额为2.4万元,在20%的税率下,这意味着家庭一年只能节省4800元,与年均5万元的养育成本相比微不足道。(摘自梁建章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应该按小孩人头抵税)材料四: 依据办法,夫妻双方只能在负责自己的父母养老时获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若夫妻双方仅有一方具有工作收入,实际上承担着夫妻双方父母共同的养老,但法律却只允许其在缴纳个税时抵扣自己父母的养老费用支出,不允许抵扣对方父母的养老费用支出,这不仅不合理,而且可能引发家庭内部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摘自田志伟、田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可能的减税成效及完善方向)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12、一项是(3分)( )A. 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后,纳税人的收入与纳税额、减税额成正比,但与降税幅度成反比,月薪2万元以下的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B. 收入高的群体纳税额高而降税幅度小,收入低的群体纳税额低而降税幅度大,体现税收调节个人收入的作用,低收入者是最大受益者。C. 高收入人群享有赡养老人扣除的人数多、扣除款多,中低收入人群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人数多、扣除款多,体现了专项附加扣除定点减负作用。D. 高收入人群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比例最小且其平均扣除费用最少,因此较赠养老人费用扣除,子女教育扣除会给高收入人群带来更大利益。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3、 )A. 新个人所得税法有创新性,实行部分劳动性所得综合征税、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是其突出亮点。B. 我国个人所得税从分类征收向综合征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社会各界都认为专项附加扣除力度超出预期,是实实在在的减负政策。C.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在制定时广泛听取了民意,在涉及民生的多个方面充分凝聚了各方共识,具有积极意义。D. 要使纳税人能充分、便捷地享受到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需要多部门协同工作,其中信息系统优化和数据共享工作成为重要的一环。6. 根据材料三、四内容,给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提一条修订建议并给出两点理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14、,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记 忆 像 铁 轨 一样 长舒 翼 “我深深怀念那个摩肩抵肘的时代。站在今日画了黄线的整洁月台上,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直到记起了从前那一声汽笛长啸。” 这是作家余光中先生在散文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中的一段话。 正值春节,汽笛送来亲情的召唤,迎回游子们归乡。在这场一年一度的中国人口大迁移中,火车是绝对的运输主力。在诸多交通工具中,人们乘坐最多的,还是火车。火车,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有人说,在空间上有两种东西永远让人类迷恋,一是故乡,一是远方。故乡安放着心灵的安宁,远方寄托着对未知的向往。火车正是一边驶向故乡,一边驶向远方。 坐过无数次火车
15、,但印象最深刻的,或许还是近乡那一趟车。那一列列返乡的火车停靠在站台边,熙攘的人流中,匆忙的脚步里,张望的目光下,涌动着的都是思乡的情绪。每一次看见近乡那趟火车,总觉得是那样可爱与亲切,仿佛看见了千里之外的故乡。在车轮与铁轨碰撞的“况且”声中,思乡的情绪便陡然在车厢里弥漫开来,它将驶向的,是你最熟悉也最温暖的故乡。 火车是故乡,火车也是远方。速度的提升,铁路的延伸,让人们通过火车实现了向远方自由流动的梦想。今天的中国人,坐着火车,可以去往祖国土地上的天南地北,来到祖国东部的平原,到达祖国南方的海边,走进祖国西部的沙漠,踏上祖国北方的草原,去观三山五岳,去看大江大河。火车的车窗仿佛一条长胶卷,让人们欣赏到一幅又一幅陌生而斑斓的画面。有了火车,远方已不再遥远。 火车与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时间的关